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诗版图]巴中的诗人群落和诗性空间
作者:阳 云

《诗歌月刊》 2007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巴中诗歌写作呈现的欣欣向荣之态,在中国的诗歌版图上,置于有着浓厚诗书根基的四川来说,也许只是相对而言的繁荣。但众多诗歌爱好者、写作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共同将巴中的诗性空间拓展,烹饪出巴中的诗歌盛宴。我感受到了诗性的氛围愈来愈浓稠,大家热情为诗,其表征更加明显:诗人群体形成,涌现出杨通、王志国、鲜圣、周书浩、饶松柏、李杰、李常青、米黎明、岳鹏、罗凤鸣、黄定中、谷继文、谢艳阳、李清荷、杨永忠、李琢成、潘尔华、周延奎、蓝梦、陈杰、何城、王国荣等大批活跃于本土的诗人,还有散落在全国各地为数不少的巴中籍诗人,如蒋登科、李祖星、曹琨、唐亚平、颜广明、马嘶、邓文国、廖忆林、马忠等,行走诗坛。更有一批未入所列名单“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诗歌爱好者,不断添列方阵中。不论巴中内外,这特定地域养育的诗人们,同怀诗歌情结,在诗坛耕耘,不断壮大巴中的诗人群落。
       观照和审视巴中诗人群的诗歌创作,本辑所选十二位诗人作品,虽不能全部代表巴中诗人创作水平,但可以管窥豹,从一个侧面掂量到巴中诗歌创作的分量。总体来说,巴中诗人诗歌创作不在苦干,而是凭性情、凭才气、凭骨子里游弋的诗思,浸润出诗歌的异彩。评介巴中的诗人和作品不是这一篇短文所能承担的,从题材选择、写作技巧、表现手法、传达方式、风格形成等方面来认识,每位作者都各有特色,这里我只能说些诗歌评介之外的话。
       杨通是巴中诗坛的领军人物之一,这位长发飘逸的诗人,外表现代时尚,生命之根却植于深厚的传统土壤。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一度时间曾是朦胧诗(现代诗)的实践者,先锋人物,有过“风生水起”的“短暂”历史,后来却自觉地回归于“惟美而忧伤的抒情”路线。虽诗书画均具功力,但二十多年来舍其它,而于诗歌写作痴心不变,坚持不辍。他的写作心态平和、冷静,执著于对诗歌的意境、意象和修词造句的诗意打造,谦卑而自省,唯美、内敛,神韵空灵,情感细腻,善于从普通的物象中传达出人生的哲思情怀。在二十余年的创作中,且能不断摒陈纳新,力求突破,始终保持前倾的姿态。《黛微》、《晨》、《八月十七日的夜》三首可以说是他潇洒风格的一惯呈现。他如今的写作离现实更近一些,有不少与现实社会生活相关的佳作问世。
       周书浩从学校毕业后有一段较长时间的乡村生活。沉稳朴质、低调谦和的他,对故土小山村的情怀更重,烙下的印记更深,所写小说、散文、诗歌更多乡间意象,专注于对乡村多样文体的诗意表达。他的诗歌写作手法朴实,简洁明快,流畅自然,清新隽永,意味深远。同样以乡土作品见长的鲜圣,其作品与周书浩有许多相似之处,朴素是其基本内核,乡土风情的展示则带有原汁原味的诗性。近年来他的散文诗创作更是如火如荼、激情喷涌、成绩斐然、彪赫醒人,其作品几乎年年都能入年选,有着广泛影响的《民间》是其最具实力的代表作。他的诗歌写作看似平实,字面不华,无雕饰,不曲折,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却常常有意想不到的结果。较之周书浩,他的写作路径更宽,题材拓展得更广,常常在乡村与城市之间摇曳多姿。然而,从《搬运工的消息》等更可以证明,乡村情结仍是他写作的不变动因。
       王志国,这位正在诗坛崭露风华、恣意进取、创作激情旺盛的藏族青年诗人,因为爱情从川西高原落地巴中,给巴中诗歌带来另外一种迷人的风情。转经筒、哈达、经幡、藏红花、山林、村庄、糌粑、酥油茶等等雪域意象,远离后的观照,回望里的审视,对于故土,既近且远,透出旷野里的苍茫,神秘而庄严,原始而深邃。他像在草尖上摇曳的格桑花,在露水里晃动的白月亮,在原野里驰骋的黑骏马,让巴中诗坛更加鲜明亮丽、唯美抒情、异声突起。他无疑给巴中诗坛带来了新的希望。
       张学文这位银行副行长,不知是否长期与金钱打交道的缘故,总是惜墨如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他几乎全力致于短诗写作,其诗不论写人写事写景写物,常是短短数行,精美、纯粹、简约、哲理。寄深邃旷远的思想于屈指可数的文字,异常宁静地在字里行间蕴藏着他的“思想的风暴”,让人掩卷难释怀,回味韵无穷。读他的诗,有一种“快意江湖”的感觉,爽!而长期在党政机关任职的饶松柏,则以政治抒情诗见长,与魁梧的个头相匹配,激情无羁,姿情豪放,像瀑布般一泻千里,宏阔而壮美!他的视野广辽,其积极昂扬的意象像淬满阳刚之气的刀剑,极具穿透力,直达人胸襟,令人沸腾。读饶松柏,能强烈地感受到他诗歌中的雄性符号。张万林之诗则显随心随意,入诗之题顺手拈来,承诗之境顺手铺开,但人生之悟厚重,诗意的想象之翅宽阔,笔墨沉稳而跳跃,思想深广而高远。他的诗里有足够的空间,空间里有迷人的亮度。
       罗凤鸣曾为全国十佳少年诗人,因诗而遭遇生活的跌荡与磨练,有过长时间在外飘泊的经历,对诗的理解趋向平易、轻淡,其诗短小,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撷取诗意,亲切、随和、明朗。他的诗歌产量不多,但写得极其认真、严谨,一字一词一句一行,都似在呕心沥血,从不马虎、草率,写诗的态度令人钦佩。其诗歌富含巧思、哲思与情思。学美术、喜欢文学的岳鹏,其诗里燃烧着一种激情,暗藏着一种力量,有尖刺感,内敛但有锋芒,属于新秀中的新锐。谢艳阳和罗黎明的诗更多的是乡村记忆,是对乡人乡事乡亲乡情的真挚抒怀,其诗在浓浓的乡恋情结里泛着宁静的月光与青草的气息。前者更多沉郁,更多对不定命运的慨叹。李代全的文学之梦炽热,人过中年拾笔写作,仅两三年时间,多有收获,其诗清晰晓畅,直抒胸臆。
       李清荷,巴中诗坛美眉诗人的娇娇者、目前最“出得众”的女性诗歌写作者,以其女性的细腻笔触,传递着对生活与爱情的理解,内省、期冀且惯于幻想,专注、痴情而又“左顾右盼”。对情感的表述感伤而繁复,对诗艺的知觉单纯而矜持。她浸润在诗意里的心时而在高处飞翔时而在低处漫步,把诗歌写得张驰不紊、挫折有度、静谧斑斓、浪漫恣肆、意乱情迷。不过,她的人却像她的诗歌一样,率性而真诚!
       关于巴中诗人之诗,点评至此,其实多有画蛇添足之嫌,作品要靠自己去读,诗需要细品,好诗实际上是不能言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