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颠覆]盈袖访谈:一个人的醉生梦死
作者:佚名

《诗歌月刊》 2007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主持人语:
       面对世界,我们无从逃避。寒流袭来,我们惟有保证内心深处的生命之芽依然充满生机。每个人的存在都是时间洪流中一个小小的存在,哪怕被湮没。诗歌之于我们,是更长久的存在。感谢诗歌。
       本期访谈的对象是女诗人冷盈袖,网络见证着她几乎不为人知的写作。时间在这里体现出它冷酷然而宽厚的力量 个人的存在因文字而被铭记。更深处的东西依然存在,在等待挖掘:体察、关注,经历、体验,阅读、思考……当这些积累在内心慢慢沉淀下来,诗歌才会体现出它最大的可能性。
       ——曹五木
       阿翔:咱们这个访谈,就以聊天方式说说家常话吧。
       冷盈袖:嗯,可以,我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阿翔:那就好,先从轻松的话题开始,说说你这两个名字“骨与朵”和“冷盈袖”,它们是何意?
       冷盈袖:我曾用过一个签名:骨朵,骨朵,坚硬而芬芳,果敢而妩媚。骨是根本,朵是展开的形式,这两者的结合我想应该是一种完美。冷盈袖来源于李清照的那首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阿翔:呵呵,这两个名字很好听。看得出来,你对古典诗词挺了解的嘛。对了,你是哪年出生的?
       冷盈袖:谢谢。对古诗词我说不上多了解,只是从小比较偏爱,喜欢其中的意境,特别是词,意境韵律俱佳,读之口齿噙香。呵呵,我是70后的。
       阿翔:你小时候怎么比较偏爱的?从哪里学到的?家里?还是老师?
       冷盈袖:从书上。从小爱看书,但那时我并没有真正看到系统的诗词方面的书,只是偶尔从其他书籍上看到一些诗词便暗自心惊,或心喜。说起来你一定会惊讶,我小时候看得最多的竟是武侠小说。
       阿翔:我小时候也像你一样看武侠小说,乱七八糟的书,这个话题我们在后面谈。那时候你在哪个老家来着?
       冷盈袖:我的老家在浙江金华下属的一个小县:武义县。说起义乌大家都很熟悉,但是武义基本上没人知道。每当在外地别人问我哪儿人,我说武义人时,人家总会说:义乌啊,知道知道,中国小商品城,很不错的地方啊。每次都让我郁闷半天。呵呵。武义是个小山城,山青水秀,景色优美,民风古朴,有俞源太极星象村,有郭洞古宅,有……欢迎各位朋友来武义游玩。呵呵顺便为武义打个广告。我小时候在一个小山村长大,我非常喜欢那个小小的村落,常常在黄昏的山道上边走边大声地唱歌,那样的生活温柔清新,我的童年、少年时光都在那儿度过,真是美好。
       阿翔:我不知道你是在小山村长大的,你童年时光很幸福对吧?其实童年那些刻骨铭心的,或者美好的,在往后,会慢慢淡忘,即使记得,也会变得越来越模糊,只有淡淡的感觉吧。
       冷盈袖:嗯,那样美好的时光是一辈子都无法淡忘的。还记得我写的那首《温柔生活》吗?那是我对童年的回忆。现在身居城市,更加怀念山村清新的风景:落日,青山,飞鸟,归禽……可以低吟浅唱,可以慢步徐行,相看两不厌,唯有俺老家的小青山。那样的生活对于今天的我还是有无限的吸引力的。
       阿翔:叫人羡慕啊,你这么一说真有诗意。作为诗人,无论是快乐的还是不幸福的,童年经历对你来说是一笔精神财富。
       冷盈袖:我想快乐的童年对一个人的一生至关重要。也许正是因为那样的生活培养了我对美的感受力吧。夏夜的蛙鼓,秋日的虫鸣,都是我生命中最美的记忆之一。记得我小时候睡觉喜欢把窗户打开,让山野的清风充满整个屋子,我喜欢让月光晒在脚上。那样的感觉非常美妙。
       阿翔:说得真好啊。那你什么时候开始写作的?有过手写时代吗?我知道这个问题老生常谈了,但不得不谈。
       冷盈袖:说起写作我其实比较早。记得小时候看古龙小说,就被里面的人物深深吸引。古龙小说里的人物都有着极致的个性,他们都非常规里的普通人,这十分符合我当时叛逆的心情。他通常给小说里的人物冠以极为诗意的名字,如:西门吹雪、楚留香、花满楼、叶孤城、萧别离等。年少的我第一次发现,原来这么枯燥单调的汉字,一经组合,居然会如此美丽别致,居然会产生如此惊心动魄的效果,便觉得当个作家实在是件很美丽的事。我中学时就开始自觉性地写作并参加文学社,当过校文学社的社长之类的。但我生性懒散,喜欢自在,对这些事并不热衷。那时都是手写的,但我写的是散文之类的小文章,也看现代诗歌,古代的诗词,但是从没想过自己会去写诗。写诗歌最初开始应该是2004年夏天时的事吧,但那时只是初步接触,真正开始投入诗歌写作,是2005年7、8月。
       阿翔:最初的冲动和激情是从何而来?
       冷盈袖:应该是心中的美好需要一个出口,需要一种方式把它更加完美自在地表达出来吧。于我写着文字是快乐的,欢喜的,我把它当作一种享受,一种需要。以前一直写小散文,后来发现了诗歌,它更短小,更容易完成。当然写一首好的诗歌非常不容易。后来我发现因为自己体质弱,易倦,更适合诗歌这样的文体。
       阿翔:你的身上洋溢着诗人的气质,比如敏感、细腻、深邃,骨子里的抑郁,这些气质是属于诗歌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你觉得自己很另类吗?
       冷盈袖:我应该是低调的另类。我喜欢自己享受自己的精彩,快乐、悲伤都是很个人的东西。对待事情周围的人,我一向很低调,但是我会用自己的方式做自己的事情。
       阿翔:最初写诗的时候,你有没有这种情况读到过谁的诗以后,也想成为他(她)那样的诗人?
       冷盈袖:2004年的时候在论坛里看了一些诗人的诗后,可以用“惊艳”两个字形容自己的感觉。当时就想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写出这样的诗来呢?心里很气馁,因为我根本就不知道要怎么写。呵呵,但是没想过要成为诗人。诗人是个很神圣的称号,我觉得自己与之距离遥远,所以不去想这个问题,只想着能写出好诗来是多么幸福的事啊!当时就是羡慕,然后气馁,觉得自己无法写诗。 但后来在朋友的鼓励下慢慢地又找到了自己的写作感觉,觉得只要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诗歌,照样能给自己或者他人以慰藉。
       阿翔:我去年早就注意到你的作品。虽然,有部分觉得不过硬,也有部分觉得很出彩。你有这么一首《逍遥调》很好:
       你来,风来,蝴蝶来
       白云飘呀飘,绿水摇呀摇
       高山有陡壁,江中有暗礁
       人生繁华一瞬间啊
       且歌,且舞,且开怀
       坐小船,喝小酒,纵飞马
       看美人笑语盈盈,河山万里任我行
       这个有古意且辽远壮阔,像女性诗歌那种小情小调啊、那种以西方文学为资源的写作啊什么的,在你身上很少见到,这一点实为难得。
       冷盈袖:可能是我从小看的都是比较中国的东西吧!比如说古典诗词,比如说武侠小说……西方文学我涉猎很少。我是那种浅尝辄止,读书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人。古诗词,还有武侠都有很开阔的意境和胸怀。
       阿翔:这回咱们谈谈阅读吧,你已经不止一次提到武侠小说了,你怎样养成这样一个阅读趣味和取向?
       冷盈袖:这算是无奈的选择吧。我小时候在那样的小山村里书籍是少得可怜的,那时候正是金庸古龙的小说大行其道的时候。大凡女孩,都很少看武侠小说,而我却昏天暗地一本接着一本看。那时,我即便想看名家名作也没有来源,反而这些消遣性的小说,随手就可以借一大堆来。我看得最多的是金庸和古龙的作品。金庸的《白马啸西风》,在某本书评里看到一些片段,觉得哀伤流丽,非常喜欢。后来买了他俩的全集,终于看到了《白马啸西风》,算是了却了一个心愿。那时朋友说有古龙他们的书,我拿来一瞧,便能辨出真伪,我太熟悉他们的写作风格和文笔,稍微眼生一点的描写,便会使我起鸡皮疙瘩。现在回想起来那样的阅读经验终生难忘。不过已经好久没去温习他俩的书了。当然并不是说我的小学时代看的全都是武侠。武侠是从三年级就开始看的,五年级的时候开始浏览名著,如《红楼梦》《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巴黎圣母院》《红与黑》《乱世佳人》等等,但老实说我并没有看懂。呵呵。当时最喜欢的是《红楼梦》,《乱世佳人》印象也很深,后来费雯丽和克拉克·盖博演的同名电影更是深深吸引了我,百看不厌。
       
       阿翔:《白马啸西风》我小时看过的,理由是“这部小说忧伤动人,好看得叫人想哭。而且这是给女孩子看的一部武侠。”呵呵,但是,我还是喜欢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想当年我上初中时,因为看这《射雕英雄传》,还被老师没收过的。
       冷盈袖:《白马啸西风》完全从女性的视角出发,写得这样的女孩子味也是金庸小说里绝无仅有的一部吧。呵呵。《射雕英雄传》主要是男人故事。《神雕侠侣》虽然有了杨过、小龙女的爱恨情仇,但归根结底描绘的还是男人的世界。金庸和古龙的小说,我偏向于喜欢古龙的,虽然金庸的更显博大精深,对中国的传统承接得更好。
       阿翔:很少有诗人像你那样公开阅读趣味,大部分诗人的阅读往往动不动开列西方文学大师著作啊什么什么的,呵呵。话说回来,实际上,除了金庸是经典大家,还有几个,比如梁羽生、古龙、温瑞安、黄易等,但是我不太喜欢梁羽生,比较喜欢的还是古龙、温瑞安。
       冷盈袖:他们的阅读更广更深,我的阅读面相对来说比较窄,这是我以后要注意的问题,尽量要向他们靠拢。呵呵。梁羽生的我也不大喜欢,但是那部《萍踪侠影》印象不错,拍的电视剧也挺好,记得好像是米雪演云蕾的,男主角谁演的忘了,晕,只记得小说的男主角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张丹枫。温瑞安的我也喜欢,他是诗意武侠吧,曾经在网上搜索来看了好多。
       阿翔:最近出现了像青春武侠、奇幻武侠比如萧鼎、凤歌、沧月、步非烟、九把刀等等,还有什么我记不住了,但是我读得断断续续,印象不深,可能因为我年龄大了吧。那你读过他们吗?
       冷盈袖:我读过沧月的一部分。嗯,她是奇幻武侠,我挺喜欢的,大气,玄幻,印象比较深的。其他的没看过,呵呵。
       阿翔:看来你对武侠陷得太深了,那么,你一定对武侠电影……嘿嘿,还用我问吗?
       冷盈袖:我喜欢接触轻松点的东西,算是放松自己吧。好像现在的武侠电影有向动漫方向靠近的倾向,比如徐克的《蜀山传》,(呵呵,也是好几年前的老片子了,不好意思现在电影看得少了,不像以前老泡碟。)没有真正地把侠味很好地体现出来。
       阿翔:你看了多少碟啊?王家卫的《东邪西毒》看过吧?这部经过这十几年了还是值得耐看。我喜欢张艺谋的电影《英雄》,除了故事结构不理想外,他几乎拍得太完美了。你对他这部电影最深的印象肯定就是色彩视觉冲击力强。
       冷盈袖:不记得看过多少碟了。《东邪西毒》第一次看到就被那样的叙事结构迷住了,那是我从来没有过的经验。(事实上我也是偏爱王家卫的电影。)我看了N多遍了,它本身就是一部诗。嗯,张艺谋的电影色彩是非常重要的,《英雄》我还是很认真地看过的。我很喜欢梁朝伟和张曼玉两位演员。
       阿翔:那么,回到你的一组作品《侠客行》,我曾在《突围》网刊评价为“我个人推崇冷盈袖的四首《侠客行》为本栏最佳,其理由是诗中侠气栩栩如生,曲折的戏剧化细节让人拍案击节,此为优势也。”实际上,在你写作中,增加了武侠作为元素,在这样的语境下,往往写得放开了。
       冷盈袖:武侠本身就是成人童话,可以天马行空,恣意发挥,因为那样的世界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想象是一个非常广阔的世界,它没有止境。那样一个刀光剑影的江湖,是令所有的人心向往之的。想起了一句经典台词:“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呵呵。写这组《侠客行》时,我开始温习以前看过的武侠电影,如《新龙门客栈》、《笑傲江湖系列》,特别认真地看了《东邪西毒》,给我很多新的感觉。
       阿翔:有江湖必有诗歌。你这个应该有个转化的过程吧?
       冷盈袖:有生活必有诗歌,生活即是江湖。但是江湖好像给人感觉显得更为波澜壮阔,给人以极大的空间遐想,因为它是生活的一个再创造。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江湖。像李白一向被我们称为诗仙,我觉得把他称为诗侠也未尝不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侠气浩浩荡荡啊。
       阿翔:是的。我想说,你的诗歌不是没有缺点,这个缺点是你没有把现实感融进去。但是在你诗中有好的句子,比如:
       桃花很快就要开了,我知道每年这个
        时候
       有个叫冷盈袖的人都要来找我。不过不
       知为什么
       我们一直没见着。我住的地方叫掷杯
        山庄
       喝完酒,我就把杯子扔在地上,碎裂的
       声音
       错落有致,就像是谁在叹着气轻轻地叫
       嚷:骨朵,骨朵
       你这些,扎实、开阔,不造作、不伪饰,都有着强烈的情怀蕴涵。
       冷盈袖:我一直觉得自己比较沉湎于自己的感觉世界里,和现实保持着一种疏离的态度,这也许和自己本身的生活态度有关吧,在自己的世界里醉生梦死,不知今夕何夕,呵呵。
       阿翔:在你的这些诗中,我把《一个人的醉生梦死》这首找出来,那么“醉生梦死”应该是指精神上的状态,有时它甚至是虚无的,合适于低吟浅唱:“仿佛一直是夜晚/短暂的雨水,适时打开了出口/世界安宁而微醺/天涯很远,檀香很重,四只角的小兽很近/屋檐压得低低。旧日亭台,旧日天气/那些甜,那些软,会逐渐将你遮蔽/直至,你微微泛绿,无止境地慢下来”。还有在《侠客行》有这样的句子:“如果让我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活法/我希望是醉生梦死。就像现在这样/没事杀杀人,跳跳舞,喝喝酒/如此而已”。如果说,有一种酒让你喝了之后,可以叫你忘记以前做过的任何事情,这种酒叫“醉生梦死”。哎呀瞧我这张嘴,一不留神引用了王家卫的句子。
       阿翔:说到你的那些短诗,几乎没有一首超过14、15行的,你把精华集中到短诗里了,当我对诗歌阅读产生疲劳时,读到你的这些短诗使我眼前一亮。
       冷盈袖:嗯,个人感觉一首好的短诗所要消耗的时间并不少,所谓诗人是语言的炼金术,还是很有道理的,要在一首短短几行的诗歌里呈现巨大的空间和张力,对于作者提出的要求是相当高的。比如,相对于我个人而言,有些诗灵感一来立马而就,而有些诗反复修改还是自我感觉不好,甚至整首扔掉呵呵。不少人希望诗篇惟美或决绝,但生活在瓦解这一切。至于阅读疲劳,可能是和现在的阅读习惯有关,现在人们生活节奏都很快,不可能静下心来看太长的东西。我们需要在最短的时间能获得最大的阅读量。而且我们现在一般阅读都是在电脑前完成,太长的东西引起疲劳这是正常现象。
       阿翔:现在网络诗歌新陈代谢加快,诗人诗龄缩短,迅速加快时间是十分明显的。你是那种越写越好的并给人预期较多的一个,这都得益于哪些方面,比如才华,内心生活,还是与生活保持距离?
       冷盈袖:有点晕。我觉得自己写得还非常不够,希望会更加好吧。我觉得内心生活非常重要,也许每个人的内心是最为绚烂的世界,我们需要强大的内心支撑,但是有时它容易掏空。
       阿翔:如果不写作,你将选择何种生活?诗意江湖?
       冷盈袖:没想过以后不写作的问题,我觉得写作和选择何种生活没有冲突啊。如果让我选择,如果真有这么一个想象中的江湖,那么我愿意和我心爱的人骑快马,喝烈酒,踏歌行,仗剑游江湖。呵呵这是一个人的最高梦想吧。
       阿翔:除了写诗之外,你业余时间还做些什么?
       冷盈袖:非常简单,看看书,听听音乐,上上网,和朋友一起逛逛街,购购物,喝喝茶,有着一般女子都该有的爱好。
       阿翔:如果你要出一部诗集,你会取什么书名?不要告诉我是《一个人的醉生梦死》哦。
       冷盈袖:哈哈,还没有想过出诗集的事。如果要出也是若干年之后的事。叫《一个人的醉生梦死》有啥不好呢?多么令人向往的生活状态啊。
       阿翔:又让我猜中了吧,呵呵,跟你说这么多话,大致上让我了解你的情况。我只是希望,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要轻易放弃写作,因为我们大家对你有着很高的期望。
       冷盈袖:非常感谢大家的鼓励。对所有的朋友我都心存感激,感谢你们一直鼓励我,使我有勇气在诗歌的道路上磕磕碰碰地走到今天。
       阿翔:谢谢你接受我的访谈,和你谈话很轻松和愉快。
       冷盈袖:我也是,感谢《诗歌月刊》,这是非常快乐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