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大学生诗派]卡尔·马克思 等
作者:尚仲敏

《诗歌月刊》 2006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大学生诗派宣言
       1984年底—1985年初,不偏不倚就在这个时候!就在那:重庆!我们宣布:
       A. 大学生诗派本身仅仅作为一股势力的代号被提出。它具有不确定意义。
       B. 当朦胧诗以咄咄逼人之势覆盖中国诗坛的时候,捣碎这一切!——这便是它动用的全部手段。它的目的也不过如此:捣碎!打破!砸烂!它绝不负责收拾破裂后的局面。
       C. 它所有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粗暴、肤浅和胡说八道。它要反击的是:博学和高深。但它实际上只存在了八个月:比我们设想的时间长多了!作为一枚炸弹,它只追求那美丽的一瞬——轰响一声!时至今日,仍有人在捡拾它的碎片,仍有人在诅咒它、挖苦它,那不关我们的事儿!我们尽管朝前走了。
       D. 它的艺术主张:a.反崇高。它着眼于人的奴性意识,它把凡人——那些流落街头、卖苦力、被勒令退学、无所作为的小人物一股脑地用一杆笔抓住,狠狠地抹在纸上,唱他们的赞歌或打击他们。b.对语言的再处理——消灭意象!它直通通地说出它想说的,它不在乎语言的变形,而只追求语言的硬度。c.它无所谓结构,它的总体情绪只有两个字:冷酷!冷得使人发烫!说他是黑色幽默也未尝不可。
       E.它最初出现于由燕晓冬和尚仲敏主编的《大学生诗报》(1986年6月出版)。可参考尚仲敏和燕晓冬《对现存诗歌审美观念的毁灭性突破——读大学生诗歌》一文。
       (尚仲敏执笔)
       卡尔·马克思
       犹太人卡尔·马克思
       叼着雪茄
       用鹅毛笔写字
       字迹非常潦草
       他太忙
       满脸的大胡子
       刮也不刮
       犹太人卡尔·马克思
       他写诗
       燕妮读了他的诗
       感动得哭了
       而后便成为
       最多情的女人
       犹太人卡尔·马克思
       没有职业到处流浪
       西伯利亚的寒流
       弄得他摇晃了一下
       但很快就站稳了
       犹太人卡尔·马克思
       穿行在欧洲人之间
       显得很矮小
       他指指点点
       他拥有整个欧洲
       乃至东方大陆
       犹太人卡尔·马克思
       一生穷困
       答《诗歌月刊》问
       1986年夏天,我接到《当代文艺思潮》杂志的邀请,去兰州参加全国诗歌理论点研讨会,这个会对后来的新诗的发展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这是一个老中青相结合的会议。老一辈有洪子诚、袁中岳、杨子敏、谢昌余等,中间一辈的有杨炼、徐敬亚、王小妮、唐晓渡、曲有源、余丝燕、耿占春等,年轻一点的就是我了,我当时只有22岁,所谓年少气盛。当时我们那个年龄段在全国有很多优秀诗人,像韩东于坚杨黎李亚伟万夏张小波等,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偏偏选择了我,我记得上火车前,杨黎等几个成都诗友在火车站旁的一个小酒馆为我送行,我喝得大醉,大有一付“单刀赴会”的架势。
       最重要的一点是,我在会上认识了徐敬亚。我们进行了几次推心置腹、严肃认真的交谈和探讨。现在我仍然认为,徐敬亚是我非常尊敬的极少数的几个人之一。他身上闪耀着一种人格和学术的光芒。
       我在大会上作了关于“第三代”诗歌的发言。我还散发了由我主办的“大学生诗报”。可以这样说,由于我的发言,与会的老一辈诗歌理论家第一次惊讶地发现,原来诗歌还可以这样写,我介绍了很多“第三代”诗人及作品,使所谓的官方诗坛不得不面对和接受“第三代”这样一个风起云涌的诗歌江湖。
       在我和徐敬亚发言之后,整个大会变成了“第三代”诗歌研讨会。当然,起了重要作用的还有唐晓渡、曲有源、耿占春、姜诗元等,而杨炼在我当时的印象里像一个“退休诗人干部”,气数已尽。
       我认为徐敬亚回深圳后紧接着发起的“现代诗大展”与这个会有很大关系,或者,换句话说,这个会直接使徐敬亚下决心搞“大展”。
       “大展”在诗歌史上的作用自然不用我多说,而时光飞逝,至今我与徐敬亚已失去联系,也不知他近况如何,他在90年代曾来过成都,我好像还和翟永明陪他去过刘文彩的地主庄园。
       对目前诗坛我仍在时常关注,又有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在写诗,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但要形成整体,像80年代那样,几乎已不可能。一是年代变了,大势不在;二是缺乏真正的领袖人物,像徐敬亚那样,可以为诗歌去“战斗”。或者,反过来说,诗歌已回到“诗歌本身”。因为真正的写作毕竟是纯粹的“个人”行为,与“运动”和“喧嚷”无关。
       至于我的现状,可以说在忙碌与繁杂中度过一天又一天。我于90年代初期下海,目前经营着两家公司,以通信设备和通信网络建设为主。离诗歌很远,倒是离我当年在重庆大学学的专业很近。偶尔也写诗,也经常在成都接待各地的诗友,见到诗友总是很亲切,难免喝上几杯。
       近作二首
       我对你说
       要是你感到孤单
       就站在大门口
       听远处的汽笛声
       要是收不到我的信
       你就设想
       我突然敲响你的门
       对你微笑
       这一瞬间简直就象
       一朵花开了
       要是我没有去看你
       那我准是到乡下去了
       乡下空气好
       我可以把河水弄得
       哗哗的响
       比你的声音更动听
       要是我还没有去看你
       那我准是要变成鸽子了
       在你的头顶飞来飞去
       过去的朋友
       过去的朋友
       像过去的日子一样
       纷纷远去
       我走到街上
       在人群里
       一眼就认出
       是你
       头发很长
       还是那件衣服
       颜色已经发白
       而我们没有点头
       就这么擦肩而过
       连一句话
       也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