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现场]对话,打开了我们身体里的孤山
作者:沈 健

《诗歌月刊》 2006年 第0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主持人语
       在有如此悠久诗歌历史的中国,诗画本就同源。不消说王维、苏轼等等古代文人墨客的双管齐下,即便在上个世纪的中国,也曾有着现代诗歌和绘画互为营养、彼此慰籍的一段日子。而在现代诗歌发源地的法兰西,自象征主义始,在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等等艺术风潮中,诗歌与绘画更是同进退艺术伙伴。而在以上这些时期,几乎又同时都是诗歌和绘画的黄金年代。在“杭州不完整世界”这个大规模、高规格的诗画同辉的活动举办之时,让我们不能不又一次期盼下一个诗歌的黄金年代的来临,而那一时刻,也许不会遥远。
       5月19日~21日。杭州,华北饭店,梅家坞茶场,印象画廊。
       岳庙赭红的院墙和青灰的瓦顶,并没有压住五月旅游热潮带来的喧嚣。
       栖霞岭、孤山、西泠印社、杨公堤……文化的风雅与历史的沉厚并没有丝毫减缓行色匆匆的金钱脚步与名利车流。一切都似乎还浸淫在刚刚落幕的休博会的醉意之中,休闲、观光、消费依然是这座江南都会的主潮。
       然而,一场潜流正在悄悄涌起。三尚艺术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杭州“不完整的世界”之“2006诗画·印刷”活动已经开场。陈子劲,皙白的脸上架了一幅金丝眼镜,透露出一种徐志摩式的儒雅。他的殷勤和智慧如同一根银针,娴熟地罗织着整个场面。百位个性迥异的画家正在荟翠浙江,百名性情峥嵘诗人将要云聚江南,这是一场文化奥运,一场天才角力,一场美学竞技,但整个场面井然有序,热情周到。从中可以见出三尚艺术非凡的组织能力与高超的运作经验。
       “子劲,三尚执行经理;周国平,大学者。”活动总策划、诗人潘维的一句介绍,让哲学家的手和艺术经营活动家的手紧紧地握成了一个定格:对话的时代已经开始。
       油画大师许江、丁方、何多苓来了;诗界巨头食指、梁晓斌、韩东、欧阳江河也来了。王家新,北京诗人,到来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欢迎晚宴已经醉眼朦胧了。接着,是西湖边的狂欢,是交流、碰撞、错杂,用先锋小说家黄石的话来说,是“一场诗和画的合法通奸!”一如罗伯特·勃莱的诗所写:“对话,使我们如此接近,打开了身体里的碎浪。”三尚艺术提供的平台,让那远去了的“激情燃烧的岁月”重现在了商业狂潮之中。诗人、画家严力眼中浮现出的1980年代北京星星画展的场面,他掏出手机,将喜悦传导给了流浪在外的游子。
       的确,对话,尤其是诗与画的对话的场景已经失踪得太久太久。这是一种仪式,一种符号,一种生活与艺术的象征。诗人食指朗诵了一首近作,表达了内心对这种风雅久远的渴望:“远离红尘中人头攒动的场合/免得引发扰乱心境的浮躁/既挣脱名缰利索的精神羁绊/也摆脱尘世无休止的牵挂与操劳//放开则让心在空气清新的郊外/小马驹似的由着性子撒欢野跑/静下来则如一潭深不见底的湖水/风吹过,只几轮涟漪,不起波涛。”
       诗画一家,诗画一家。无论古今,抑或中外,都是童叟皆知的共识。然而,近代工业文明以来,这一传统被残酷地中断了。在诗界,一些精英们忙于华而不实的语言拼接,柔弱苍白的意象游戏,良知缺席,批判失语,精神探索的闪电被屏蔽在物欲深处。在画界,商业体制的驱役,导致了一大批艺术精英放弃着个人趣味,趋同于物欲的涡流损耗。无论诗歌,还是绘画,在个人风格不断确立的前提下,却日益丧失了对话与批判能力,一种老死不相往来的隔阂与肤浅苍白的孤傲,将诗画分割成咫尺天涯的路人。人们埋头在各自的庭园,整理着脚尖下的篱笆,在自说自话的符号游戏中,演绎着各自的浮躁,从而留下了一个令人心酸的标记:这是一个破碎的时代。
       让语言与色彩合媾,让线条与意象溶汇!对话与沟通,才是人类心灵完整的不二门径,诠注与命名,方为灵魂世界完整的惟一通道。三尚艺术总监张健像一出尘的高人,慢吞吞地的声音传达出的却是一种超人的自信。让诗歌走向绘画,让绘画拥抱诗歌,让我们再现二十世纪法国超现实主义诗画合一的场景。张健极其朴实,甚至有些木纳,如果和他一对话,你就会感到他那博大于无形的睿智与脱俗。诗人沈苇悄悄地对我说,“老沈,你看,张健他的身上有一种无形的磁力”。
       是的,正是王拮、张健、陈子劲、潘维、黄石这样的精英人物,通过他们的精心创意,推动了当代中国的诗画互动架构的形成,促成了诗人与画家心灵的双向打开。诗人伊甸最用功,子夜了,大家都已精疲力竭七倒八歪,他还扒在桌上完成活动布置的作业:“对话,打开了我们身体里的孤山”。这仿写的诗句,有点像手机短消息改写,然而“孤山”一语却意味深远。是的,对话,敞开了人们灵魂深处的孤山。
       请允许我来勾勒几个身体里的“孤山”被打开的镜头吧!
       镜头一:19日23:15分,华北饭店六楼平台,西湖夜景尽收眼底。自由酒会兴味酣然,三尚书市热闹非凡。活动主办的诗集《2006诗画·印刷》、林莽的《林莽诗选》、王自亮的《狂暴的边界》、杨子的《黑眼睛》、黄礼孩主编的《彭燕郊诗文选》、柯健君主编的《九龙》诗刊、江离等主持的《野外》诗刊、沈健的《浙江先锋诗人14家》、王音洁创作画传《李青萍》……这样一些资料、书籍,人们争相传阅、收藏。
       镜头二:20日20:00分,朗诵会的高潮之一,授予食指、芒克“中国诗歌贡献奖”。李少君和树才代表主办方向两位诗人宣读颁奖词。许江、王喆向两位诗人颁发证书、奖金各2万元。全场掌声如潮,经久不息。颁奖后,许江先生的即兴讲话声如洪钟,深刻警策,不断被掌声打断。“我们所处的这个年代,是缺少诗人盛产歌星的年代,这歌把诗的思想和疾愤给失去了,把那浮华与漂亮夸张了,我们所处的年代是将一切都插上电的年代,诗言志的本色消失在世界图化和碟化的那个殉难之中,诗人纯朴和明澈蒙上了媒体独裁和技术优先的双重黑衣,我们可以容忍没有诗,但是不能容忍没有诗性的生活,我们可以容忍没有诗,但不能容忍把一切假象当作诗性,所以我们今天聚在一起来寻找真正的诗性,来寻找真正的诗人的灵魂。”这种发言出自中国美院院长之口,在其它场合是绝对听不到的。环视着全场300余名诗人、诗歌爱好者的热烈鼓掌,诗会主持人、浙江卫视著名主持人李楠不禁也有些热泪盈眶了,她紧紧地握住许江的手,连连说着“谢谢、谢谢”!
       镜头三:20日21:10分,朗读会的又一高潮。诗人林莽公务缠身,他的贺信由文化部中国文化管理学会卢继平副秘书长带到会场,郁文女士用抑扬顿挫的普通话宣读了这一来信,激发了阵阵掌声。老诗人沈泽宜的长诗《倾诉:献给我两重家园》,一口气背了下来,感情充沛,气度非凡。印象画廊女主人、诗人歆菊朗诵优雅、朴素,涌动着一种母性的温婉与博大:“夜晚的夜是海/肌肤是丝绸/睡着和睡着的人/都是孩子//夜晚的夜是记忆/记忆是街道/母亲排成队/纺织纱布//男人是温和的事物/是陶器/土制的碎片
       //女人是可能/可能的美和秘密/来自时间。”
       镜头四:21日10:20分,关于画传与诗集出版的讨论会。是单纯地出版文字性为主的诗集,还是出版图文并茂的诗集?在场的画家如李磊、刘彦、毛旭辉等纷纷表示愿意为诗人画插图,作装帧。然而,也有诗人不领情,始终坚持诗集应该以文字为主,单纯,简洁,靠语言说话。为此,主持人之一潘维几乎与庞培争了起来。近年来,潘维一直沉溺在汉语的高贵与精美之中,为了“向美作一个交待”,他从沃尔库特、布罗茨基回到了汉语的源头,回到了何其芳、李贺、牵商隐,回到了他的汉语中心位置。重建汉语现代尊严,焕发汉语的当代光辉,似乎已经成为一代诗人使命。其实,他们两人说的是同一回事,诗,应该单纯些,因为汉字本身就是一幅幅图画。但由于庞培的表述有些疙瘩,结果闹了个无效争论,大家哈哈大笑。
       镜头五:21日,下午,西湖画舫。经过近两天的酝酿,画家与诗人眉来眼去已经混得很熟。车前子夫妇和于彭、梁晓斌与许江、祝风鸣和洪凌、王家新和曹力、沈苇和史新骥……窃窃私语,情投意合。如果不是远处的高楼大厦,在这水光潋滟的湖面,人们恍兮惚兮,岂不生出宋朝的错觉?
       镜头六:21日,夜,梅家坞,农家乐,典型的农业文明语境,充溢与诗画完全吻合的氛围。酒、茶、诗、画、唐装、汉语,这些要素组成了中国文化经典画面。柏桦,一个深得汉语精髓的诗人,已经写好了罗发辉的画传《重庆的玫瑰》初稿,他的稿子再次被拿出来讨论。张健拿着一套预想中的画传样本,深情地发言,“一定要将画传写好,出好,要写得像霍金《时间简史》那样,让外行人就能懂,很容易进入;一定要把诗集出好,做成一个影响包括诗歌与绘画在内的艺术史的经典文献”。张健的话,像农家的米酒,把在场的心再一次浇沸了,甚至发出吱吱的肉香……
       镜头七:22日,一太早,华北饭店门口,《诗歌月刊》主编王明韵和一大帮文朋诗友一一惜别:《红岩》的冉冉、《南方周末》的马莉、王寅、《南方人物周刊》的杨子、《撒娇》的默默,共同留下了灿烂一笑,大家相约着下一届的聚会,相约着诗画丛书的全部出版庆典。
       作为“20口4纪念诗歌”之后又一盛会,“诗画·印刷”弥合了诗画分割的鸿沟,推动现代艺术的交互,释放了诗画之间的现代性张力。这一活动的全部动机,在于恢复诗画合一的悠久传统,让汉语不再缺席当代中国绘画艺术,让绘画不再自外于当代中国先锋诗歌写作。举办这一活动的全部目的在于,重返人类完美无瑕的奥林匹斯峰顶。是的,用李少君的话来说,“仪式重复三次,便成传统!”
       三尚艺术是一家以收藏、研究、传播中国当代艺术为己任的专业艺术机构,成立以来,致力于推介中国当代极具艺术潜力与个性的艺术家。2005年以来,成功地创办了“中国意象油画——江浙沪三地画家作品展”、“意象武夷——中德两国艺术家首次面对面互动创作”大型国际交流会、“巴山夜雨时——罗中立小型油画展”等具有国际影响的艺术推介与策划活动,在中国美术界树立起一个江南团队形象,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与美学影响。
       “2006诗画·印刷”活动的直接结果,是《三尚文化诗画传》系列丛书的编辑与出版。丛书号称“双百金字塔工程”,用三尚董事长王喆的话来说,这是一项“具有艺术奥运性质的艺术工程”。所谓“双百金字塔工程”,即一百名当代诗歌写手,写一百位当代油画巨鳄传主,花数年时间亲密接触、长期了解,陆续推出一百部诗画一体的评传,一百部当代诗人的诗文图传。“画传”,以诗学的视角、客观的立场、先锋的姿态,个性化地诠注油画文本,评点油画大家,解读诗画人生。“诗传”,以读图的理念、绘画的亮点、古典的风雅,全方位地演绎诗歌作品,圈点诗歌高手,拷问诗人灵魂。尤为可喜的是,丛书的资金全部由三尚筹措,运作全部由三尚承担。这在出版已经完全商业化了今天是一次空前的纯艺术盛宴。
       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诗歌与油画的撞击,是一次九星联珠式艺术奇观,是一次独出心裁的现代交响。丛书首批将推出20名画家与诗人的作品,以图为主导,以文为辅佐,图文辉耀,文图并茂。丛书每册1-1.5万字,图片150-300幅,既有学术性、文献性,又有通俗性、消遣性,将如午夜的满天繁星,高悬东方大地之上,并以其划时代的造型逼入世界美术视野。
       《三尚诗画传》由北岛、许江任主编、陈军任艺术总顾问,由潘维、陈子劲、黄石任总策划兼执行主编,由中国美术出版社陆续编辑出版,首批丛书将于2006年8月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