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直面现实]一次罕见的灰色收入标本
作者:王石川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8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许道明是合肥市委原副书记,江黎是合肥市商务局原局长,他们是安徽有史以来第一对“厅+处”同堂受审的贪官夫妻。为了说明“无法说明”来源的巨额家庭财产,他们都表示“我们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大曝起了官场“潜规则”。(9月1日《民主法制时报》)
       这是一则让人啼笑皆非的消息。贪官夫妻在量刑面前,斯文扫地,夫唱妇随——“你辩解时我倾听,我回答后你补充”。在最后陈述时,许道明不忘痛说“革命家史”,而江黎甚至认为自己是贤妻,希望法律能给她一个公正的判决。还有一个让人错愕的细节是,当江黎大曝种种灰色收入时,审判长及时喝止。为何不让江黎畅所欲言?审判长忌惮什么,答案不言而喻。
       感谢许道明夫妇,正是两人的“自我解剖”,才让像笔者这样的体制外人,明白了一些官员的收入渠道原来是如此丰富,简直眼界大开,叹为观止。尤其值得咀嚼的是,许氏夫妇边揭曝边强调:“很多单位都这样”,“大家都有的,但不在统计表上显示”,“给大家发福利,都是不会说的,账上也查不到,工资条上也不显示”……世界真奇妙,不看不知道。如果说灰色收入名目繁多已让人有雷到之感,那么如此神不知鬼不觉地暗自发钱,技术含量之高,之无所不用其极,则分明把人雷倒了,而所谓的“很多单位都这样”,则让人艳羡不已了。
       《中国青年报》曾有报道说,我国有的地区和单位自行发放的津贴、补贴超过基本工资。如今看来,津贴补贴超过基本工资绝非虚言,岂止超过,简直是数倍、数十倍于工资,这也直接佐证了“抽烟基本靠送,喝酒基本靠供,工资基本不动,老婆基本不用”这首打油诗里描述的贪官生活确实存在。正如许氏夫妇所自称的,工资外的收入远大于工资收入,过去是计划经济年代,靠工资吃饭,现在隐性收入要远高于工资收入。
       细览许氏夫妇的灰色收入,看起来的确名正言顺,既不是权力求租,也不是收受贿赂,完全就是部门福利,是潜规则。窥一斑而知全豹,有多少公务员像许氏夫妇一样旱涝保收呢?
       专门研究过中国公务员薪酬问题的复旦大学博士孙琳表示,据不完全统计,各地擅自发放的名目达到300多项。从公务员擅自发放的名目达到300多项到“工资外的收入远大于工资收入”,许氏夫妇的“现身说法”,又一次证明了整饬公务员津贴补贴是多么有必要。据学者李成言研究,中国预算外资金与国家预算收入,多年来一直保持“并驾齐驱”的态势,2006年全国预算外收入总量与3.9万亿元的国家财政收入不相上下。预算外收入跑到哪里去了?成了部门的“小金库”,成了公务员利益均沾的来源,也即是像许氏之流获取大量灰色收入的主要渠道。
       垄断企业的收入有多高?垄断外的人很难获悉,但2006年杭州市审理的一场由劳动纠纷引起的索赔案时,意外爆出烟草行业的惊人收入:杭州烟草中层干部年收入30万元。公务员的灰色收入有多高?体制外的人也很难获悉,这一次同样是因法院审案时才意外曝光。除了曝光的,究竟还有多少“潜规则”,多少名目繁多的工资外收入有待发现?无论如何,许氏的自我揭曝都是一次难得的标本,相关职能部门别轻易放过这一标本,而应该以此为线索,掀起一场真正的公务员薪酬改革,如此方不辜负许氏夫妇的“苦心”和国人的期待,也才能降低民怨。■
       【炎冰荐自《华商报》2008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