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政法风采]老庭长的背影
作者:林文云

《含笑花》 2007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我们再送你一程吧,敬爱的老庭长。在你退休这一天,在你工作已快满四十个年头,在你发丝过早雪白之际,在我们泪眼模糊视线之时,你转身时背影已显佝偻,我们送送你。
       背后是你已坚守一生的工作岗位,是老法庭默默无言对你的敬礼。说起来老法庭的建成时间还没你的工龄长呢。那时你风华正茂,从学校毕业后就成了父母乡邻引以为荣的国家干部,你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到家乡,你认定工作就是要到基层服务人民群众,根在哪就在哪长成树木福荫桑梓。法庭建立时你又毫不犹豫地服从组织安排到法庭工作。那时法庭可是“一张桌子两条凳,一块牌子两个人”。工作不久,你便被这工作深深吸引,条件简陋你毫无怨言,买来各种法律书籍学习充电。渐渐地,老百姓有什么事都知道到乡里找你“论理”、“给个说法”,你总会给他们合法合理的答复。再后来都叫你“庭长”,你脸上依然是憨厚诚恳的笑容,起来让座倒水泡茶。
       时光荏苒,才几年你已走遍了乡里的村村寨寨。不论是山林地界纠纷案件,还是邻里不和引发的争执,你都会到实地调查了解,做工作,疏通思想,化解
       政法风采老庭长的背影矛盾。在你眼里从来不曾有“大案”、“小案”之分,事关人民群众、每个当事人的案件都是大事,比天还大,都以百倍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工作。你审理过一件赡养纠纷案件,案情非常简单。一个70多岁的老人把四个不孝之子告上法庭。儿子不孝的原因,竟缘于他们结婚时,老人为他们提供的房子太小有别。在半天的庭审中,你都是在说理和调解,不仅分析了儿子们各自结婚时的经济水平与老人投入的比例,还讲了《墙头记》和《补瓢》这两个有关孝道的戏剧故事。最终,案件不仅调解成功,并出现了儿子们相拥着搀扶老人回家的动人场面。一次成功的调解,居然激发了亲情的复苏。法律的条文是简约和平实的,而你理解、运用这些条文,却始终带着一种人文的关怀。
       多少年来,你最欣慰满意的是,凡是法庭审理的案件,当事人没有在背后戳你的脊梁骨,没有议论不公。国徽之下,天平没有摆动倾斜,那守护天平的是你公正的背影。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畏吾能而畏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就在你退休之前的这个春节,一位当事人因案件审结兑现,手提两兜礼品来到法庭,要当面感谢你。你严肃而又诚恳地对他说:“公正办案是人民法院应尽之责,你真要感谢,就应支持人民法院廉洁办案,你送礼品。不仅是不支持人民法院廉洁办案,而且还会害了法院的同志”。你的一席话让这位当事人自知做错了事,赶快拿起礼品走了。这么多年以来,找你请客送礼的人不少,但你都一一谢绝。法庭的廉洁,法院的廉洁。是你清廉的背影撑起的。
       你常说,你是农民的儿子,是广大人民群众当中的一员。必须时时刻刻心系百姓。你对群众充满深厚感情,作为一名法官,你总是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群众的切身利益时刻挂在心上。无论是老百姓打官司;还是求助,你都尽力去帮助。乡亲们从你身上看到的。是人民法官、共产党员和群众的心相连、情相通的和谐关系。
       你还记得吗,那年有位老大娘来到了法庭,她说她来“告状”,但现在身上一分钱都没有,法庭管不管。原来老人早年守寡,好不容易将丈夫前妻留下的两个儿子拉扯成人,但没想到两个儿子都不尽赡养义务。老人吃了上顿没下顿,小病挺着大病硬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来到法庭讨个公道。老大娘从家里到法庭走了一天,没吃一点东西,听着她的倾诉,你赶忙跑到街上。买来包子端到老人面前。你说:“放心吧大娘,有法庭作主,您不会没人管的!”大娘愣住了。颤抖的手拿起包子还没吃,眼泪就吧嗒吧嗒往下掉。随后,你搀着大娘来到街头,自己掏钱把她送上回家的车。
       第二天一大早,你就和同事赶到大娘居住的村子现场审案。起初,两个儿子躲着不露面,好不容易把他们叫来后,又异口同声推说生活困难,说老人自己不愿意跟他们过日子。你看出他们的心思,认真讲解法律、讲道理,使他们明白了对继母同样有赡养义务,并当场认了错。赡养协议达成后,考虑到老人的两个儿子生活确实比较困难,你又主动找到民政部门,帮助老人申请了—些救济。
       “司法为民”,这简短的四个字很好说、很容易记得。——你躬身实践了一辈子。你做到了,你踏踏实实地立足岗位,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满腔热情为民办好事,尽心竭力为民解难事,不但急群众所急、忧群众所优,还了解他们“急”在何处,“忧”为何事,通过自己辛勤的工作,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我们看见你亲民爱民的背影在引领着我们前进。
       有个小小的细节将使我们难以忘记。你把《汉书·晁错传》里的一段话工工整整地写了压在玻璃砖下:
        “察身而不敢诬,奉法令不容私,尽心力不敢矜。遭患难不避死,见贤不居其上,受禄不过其量,不以无能居尊显之位。自行若此,可谓方正之士矣。”
       “方正之士”,你足以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