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直面现实]代课教师“血淋淋”的生活
作者:三季稻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8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怀集县城距广州不过180公里,代课教师的生存现状,让人有隔世之感。治下的桥头镇六竹小学的教师龙剑,一天的生活费4元,早上吃白粥,不要菜,中午和晚餐由老师轮流从家里带米,自己做饭,每顿饭大约花2元钱。他的月工资是450元,不及肇庆市的最低工资标准。汪洋书记从奥一网上了解到以龙剑为代表的代课教师的艰难生活,发出了“血淋淋”之慨。
       龙剑老师通过网络反映情况,并接受了《南方都市报》的专访,农村代课教师的惨状跃然纸上。不料,龙老师被指不该“越级上访”,理所当然,他担心受到刁难,往后的转正受到影响。怀集县相关领导明确告诉记者,龙剑没必要担心校方或者政府会给他施加压力,并表示:县政府正在筹划出台文件,让这些代课老师通过考试转正;并会严格执行省里有关代课老师的相关政策。
       乡村教师的苦日子、对转正的渴望、学校苦苦支撑,这情状,是中国代课教师和农村学校的缩影,几乎就是电影《凤凰琴》的又一课。乡村教师,面对的不是田园牧歌,而是无奈悲情。前年,在甘肃,当了21年的民办老师的惠志敏被辞退,为了生存,进城搬石头,也是生动的一例。这样看来,怀集县政府所说的“这样的情况也不是只有在怀集存在,在全省都有”,也不全是辩解之辞,又岂止是全省的事。
       校长把龙老师训一通,斥为“越级上访”,是没有道理的。《国务院信访条例》的第二条说得很清楚,公民有权利“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并未限制信访人上访的“级别”,“越级上访”一说,其实就是各地政府捂盖子、内部消化的托词。真正能做到《信访条例》规定的“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能实际解决问题,没事谁会跟自己过不去,往上捅。龙老师这一回的网络信访,还是有效果的。从怀集县人民政府公众网的编排看,“心系教育携手共建教育强县”已是红字鲜艳地高挂头条了。代课教师,上课又上访;生活困窘,无助又无望,龙老师的“御状”,如果能为全省5.2万代课教师要回些生存的尊严,则是件大善事。
       话又说回来,这校长也有校长的难处。属下的员工反映问题,必然牵扯到上级领导的颜面,给政绩抹黑,六竹小学是否会上黑名单,以后的款项拨付、政策扶持是否会泡汤,当家的校长自然会有所顾虑。当领导的也会说,县里面也有难处,县乡财政困难是普遍存在的现实,左支右绌,难以兑现。近来,不断放出国力大增的佳讯:去年发布的消息,我国的经济总量跃居第四;今年上半年,税收也是丰厚喜人。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代课教师,有份吗?■
       【炎冰荐自《南方都市报》2008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