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政法风采]镇守第一道防线
作者:李国宏

《含笑花》 2006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在全国闻名的辣椒之乡,在山水如画的普者黑。有一位农民身份的司法助理员,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一干就是16年,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人民调解第一线做出无私奉献,他就是丘北县戈寒乡调委会主任、司法所长、共产党员赵云华。—个被云南省司法厅授予“百佳司法员”、荣立二等功的司法干警。
       一
       1974年,出身农民家庭的赵云华,高中毕业后。一直在家务农,眼看同窗好友,有的被推荐到大、中专学校读书,有的应征入伍,赵云华焦急地在家务农,大字不识的母亲看出了儿子的心思,安慰赵云华说:“只要堂堂正正做人,无论干什么工作都有出息”,“是金子,放在哪里都会发光……”。母亲的话稳定了赵云华波动的情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他的家乡凤尾村也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小日子越过越火红,赵云华被村民选举为小组长。1988年他又被推选为平龙村民委文书,这位有高中学历且善于钻研的壮家汉子,在村民委干部中很快成为佼佼者,乡党委政府领导研究决定,把这个能言善辩、办事公道的同志调戈寒乡司法所工作,担任乡调委会主任一职。
       升官发财。但赵云华升官并没有发财,在担任调委会主任、司法所长职务后,他的身份没有变,一直是农民司法员。刚调到乡上工作,其他同志的工资每月几百元、上千元,可赵云华每月仅有200元的补贴,父母、妻子、儿女一家6口的生活还得靠赵云华维持。一方面是自己执著追求、全心热爱的工作,一方面是低廉微薄的补贴和沉重的家庭负担,但这些矛盾并没有影响他的工作情绪,他仍忘我地工作。
       二
       戈寒乡是丘北县的边远山区乡,是曲靖、文山两州市交界处,全乡5个村民委均是山区和河谷地区。这里是丘北县盛产黄金的地方,也是生姜的主产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部分村民受经济利益的趋动,盲目开荒种植生姜,非法开矿淘金等等,一段时间里,山林纠纷、土地纠纷、婚姻纠纷和债务纠纷等不断发生,这里成了社会治安热点地区,赵云华走马上任后,走村串寨了解社情民意,认真排查各种矛盾纠纷,仅用一个月的时间,他走遍了全乡辖区的村村寨寨,厚厚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走访日记,“亮山村金矿开采引发土地纠纷……”、“矣则村因买生姜与老板发生械斗……”“石台村法制意识淡薄”,“平坦村王某与张某家婚姻纠纷……”老书记听完赵云华的汇报,仔细翻阅他的笔记后拍着赵云华的肩膀说:“小赵,你是我们壮家人的骄傲,干工作就得像你这样……”领导的表扬和鼓励,更加坚定了他干好本职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他很快向乡党委拟写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做好矛盾纠纷调处的意见。提出了组建调处机构,抓好法制宣传,加大调解力度的思路,得到了党委的大力支持。每年乡党委都挤出经费对村组干部进行法律法规和调解知识的培训。各套组织逐步健全和完善。截至2005年,全乡共组建了拥有7个调委会,46个调解小组,210名调解员的调解队伍,做到小纠纷不出村,大纠纷不出乡,全乡16年来无群体性上访案件发生,当地群众安居乐业,生产生活秩序井然,人民调解工作充分发挥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三
       1995年7月的一天,赵云华带领一名司法助理员徒步赶往30里外的家乡凤尾村调解一起婚姻纠纷,行至半路,天空突然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倾盆大雨瓢泼般向他们袭来,把他们全身浇透,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阵雨过后一道彩虹挂在天空,赵云华脱下衣服,拧干雨水,继续赶路。
       泥水沾满了裤子,就在即将到达目的地时,赵云华不慎摔倒,造成小腿骨折,他强忍着剧痛,在同志的搀扶下终于到达凤尾村,妻子看着脸色苍白的丈夫,心如刀绞,连忙找来民间草药医生,帮助治疗。上好夹板包好药,赵云华第一件事就是要同事和村干部将发生纠纷的双方叫到自己家中进行调解,理由是司法所事务太多,完成调解后让同事尽快返回单位,双方当事人看着赵云华肿胀的小腿,带伤势还帮助他们调解,就都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很快达成了协议。赵云华因伤情较重,只能留在家中继续治疗,老书记从乡上徒步赶到家中看望慰问他们全家,这使赵云华十分感动。
       夜深人静,赵云华躺在床上,枕着妻子的手臂,心里百感交集,自己虽然参加工作多年,但在职不在编的自己没有给这个家带来多少收入,反而将整个家庭负担甩给妻子一人。妻子疼爱地说:“他爹,我看你的伤不轻,还是到县城大医院请较好的骨科医生看一看吧!”赵云华也清楚自己的伤情不轻,但刚初中毕业的儿子在外乡上中学,就给这个家带来两千多元的外债,自己每月三百多元的补贴,以至于常常要到财务室预支生活费,况且在职不在编的临时工,医疗费不能报销,哪有钱到县城看医生,于是安慰妻子说:“不要紧,村里赵大爷的草药很得力,伤情很快就会好的……”
       妻子看出了赵云华的心思,“钱是可以挣的,可身子骨是一辈子的事”她接着说:“春生家种桉树,每年卖桉树叶就两千多元,实在不行,伤好后就别干司法员了,回家种桉树,收入也比你现在强”。“你说什么话,干司法工作怎能与种按树比,即便没有补贴,我也会努力干好本职工作……”赵云华带有几分恼火大声对妻子说。妻子知道伤了丈夫的自尊心,不再说什么。就这样,赵云华在家里一躺就是三个月,由于经济困难,放弃了去医院治疗的机会,伤口化浓溃烂,最终留下残疾,至今赵云华走路还是一瘸一拐的。
       四
       干一行爱一行,赵云华走上司法助理员工作岗位以后,他找来《宪法》,又到派出所去找《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依据,到新华书店购买各种法律书籍,只要一有空,就认真地阅读,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在乡下工作,抓中心工作是一项大任务,无论到哪里,他的挎包里总要揣着一本法律书,夜深人静,他还躺在被窝里啃那些法律条文,时而还在笔记本上做记录,《人民调解》是县局为提高司法干警业务水平而专为各司法所订阅的刊物,赵云华每期必读,一个个案例分析,一桩桩调解技巧,使赵云华如鱼得水。
       2000年秋季刚开学,同事小李的儿子要找报纸包新课本,孩子看着图案精美的《人民调解》封面,随手将刊物拆开,用来包课本,此事被赵云华知道后,硬是逼着小李将那本拆散的刊物找回,将一张张被拆散的散页装订好放回赵云华的办公桌上时,他才露出一丝笑容。事后,赵云华觉得对不起孩子,利用到县城开会的机会,到新华书店购买了十五个塑料书壳,送到小李的儿子手中……
       加大法制宣传教育,是预防各种犯罪的有效途径,作为所长,赵云华要求司法所的同志,走到哪里,法制宣传工作就开展到哪里,要求别人做到的,他首先自觉做到,在他的帆布挎包里,除法律书籍外,还经常有几支长短不一的粉笔,每到一个村,他都要将《计划生育法》、《土地法》、《森林法》、《税法》等与老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或与政府近期开
       展中心工作相关的规定条文写在村务公开栏或学校的学习园地黑板上。
       村头的小学教室里,村民们正在开会,老支书讲完话,赵云华就放下水烟筒,开设他的法律讲堂。“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在国家已经立法一不赡养老人的子女就是违法、犯法……”原来,赵云华通过走访调查发现,村里有三户村民有虐待老人行为,此时他专讲《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敲山震虎,事出有因,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为赵云华的演讲拍手叫绝。
       学校是文化教育的阵地,也是普及法律知识的阵地,赵云华下村开展各项工作,只要有空,他都要与学校联系,给学生上法制课,把《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禁毒条例》、《防治艾滋病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向广大师生进行宣讲。无论在开采黄金的矿山,还是在辖区村寨,无论是在乡政府所在地,还是在边远山区,只要有人提起赵云华,人们都会亲切地叫他“赵司法”、“赵调解”。
       五
       2005年5月2日,全国各地都在欢庆“五一国际劳动节”,喜度黄金周,可赵云华与乡里其他干部一道,却战斗在烤烟生产第一线。久旱不雨的山乡,太阳炙烤着大地,地处半山区的戈寒村壮族农民,为发展烤烟生产不停地赶着牛车,将一车车水运到半山腰的烟地抗旱栽烟,作为工作组组长的赵云华,挽起裤腿,戴着草帽,不停地帮烟农浇水,“哗一”一瓢水浇到苗塘里,只听一阵吸水声,水顿时被干枯的土块全部吸收,为鼓励烟农发展烤烟生产,赵云华忘记了疲劳,有说有笑与烟农谈天说地,从党的好政策谈到农村的生产生活变化,从张家娶个漂亮媳妇说到李家生了个胖娃娃,大家都说和老赵在一起干活就是不知道累。
       人不是铁打的,哪有不累的身子骨,四十有五的老赵其实早已累极了,中午,烟农为感谢工作组的同志帮助自己家栽烟,女主人背着一包冷饭,手提一桶甜白酒,到烟地请大家吃饷午,赵云华坐在地边的油桐树下,挑一团冷饭放到嘴里,又喝一口甜白酒汤,感觉疲倦的筋骨舒畅些,他便站起来,拍拍腰杆又开始忙着栽烟浇水。
       夕阳西下,老赵又带着工作组回乡政府食堂就餐,主人一再挽留,请大家一起喝酒吃饭,老赵却推说晚上要开会,必须赶回乡政府。
       赵云华工作在外,家里的庄稼被洪水淹的时候,他却在其他村寨指挥抗洪抢险,家里忙着烤烟大田移栽的黄金时节,他却带着工作组在别人的烟地里奋战,家里重担都扔给妻子不说,七老八十的父母双亲也需要妻子的照顾。
       赵云华的两亩雷响田就在凤尾村前的半山腰上,他多次劝妻子改种玉米,妻子却说,周围的田都种水稻,咱们家却种玉米,我可丢不起这个脸。
       2002年,稻秧早已到了该栽插的时候,可老天就是不下雨,以至那雷响田无法栽插。—个漆黑的夜晚十点多钟。忽然雷声大作,突降大雨,妻子叫醒熟睡的不满十五岁的儿子,扛着犁耙赶着牛,来到雷响田里,儿子拿着手电筒在田头堵水,妻子在田里吆喝着耕牛整田关水,等关满田水,已是黎明时分,儿子靠在田埂上早已熟睡,妻子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她看到在田埂上的雨伞下熟睡的儿子,心疼地流下泪水,自言自语地说,别人的孩子在热乎乎的被窝里做梦,自己不懂事的孩子却睡在雨水中,要是丈夫在家,哪有这等事,她叫醒儿子,赶着牛走在回家的路上。
       黑天摸地,泥滑路烂的夜路别提有多难走,再加上通宵的劳作,疲惫不堪的妻子不慎滑倒,耙齿在她的手臂上划了一道伤口,儿子拧着电筒到处找蒿枝帮母亲止血,娘俩回到家中时,天已大亮。
       赵云华的父母看着儿媳奔波劳作,看着儿媳手上血淋淋的伤口,责怪儿子不该干那每月两三百元工资的工作,妻子却理解地说,只要他能为全乡人民做点事,自己再苦再累也值……
       赵云华在司法战线上一千就是十六个春秋,今年才转为合同制员工,妻子一直在家务农,论家庭,他经济并不宽裕,乡政府每年都要开展扶贫济困献爱心活动,同事看着他的情况,劝他不要再捐款捐物,可他却说,既然在这个岗位工作,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困,我有责任和义务。于是,他每年都积极参加扶贫济困献爱心活动。
       六
       2002年5月15日,烤烟大田移栽结束,乡政府决-定给乡机关干部补“五一”假期,就在赵云华准备收拾东西回凤尾老家时,分管政法的副书记来到老赵住处,“刚接到电话,平坦村的金某与长马山的殷某两家,因婚姻纠纷发生争吵,殷家带领三十多人,手提木棒、砍刀等凶器,冲进金家将一匹骡子一头耕牛强行拉走,金家也正组织人马半路拦截……”案情就是命令,赵云华立即组织在家的两名司法员,前往事发地点阻止事态、调解纠纷。
       当时的戈寒乡,仅有乡政府所在地通车,到其他村民委工作都要徒步而行。从戈寒到平坦村十八里山路,并且山高坡陡、山路崎岖,太阳炙烤着大地,汗水早已湿透了衣服,赵云华干脆把外衣脱下扛在肩上,挽起裤腿小跑着急速赶路,他和两名司法员仅用-+小时就赶到事发地点。
       刚到村口,正与赶着牲口出村的殷家相遇,赵云华一边抹着额头上的大把汗水,一边大声叫道“我们是司法所的……”在司法所工作多年,大家都知道赵云华,人群中站出一个彪形大汉指着赵云华说:“你小子知不知道事情的真相,收了彩礼不嫁人,我拉她家的牲口抵债有什么错,再说,你们赵家与我们殷家还是亲戚关系,我看你的胳膊肘往哪里拐?…‘我是司法员,我的胳膊肘当然往法律一边拐,你们的行为已经构成抢劫他人财物,牲口必须马上还给人家,有事坐下来商量。”还没等赵云华把话说完,一个小伙子站出来,舞弄着大刀说:“要想退还牲口,要问我手中的砍刀答不答应,”赵云华一步跨到一个大石头上,义正辞严地指出他们的违法行为:“如果谁想以身试法,监狱的大门永远为他敞开着……”
       在赵云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之以法的耐心开导下,殷家一位年长的人终于站出来说话,同意由司法所调解;金家组织的人群,听说司法所的已经赶到,也立即收兵。一场即将发生的流血事件终于得到及时有效的制止。经过调解,女方如数退还了礼金,男方不但归还了牲口,还向金家赔礼道歉。当我们到戈寒乡采访时,殷家的人说,如果不是赵司法及时制止和调解,也许家里今天还有几个呆在监狱里,真要感谢他,感谢司法所的同志。
       2005年元月30日,下午六点多,毗邻的师宗县高粱乡小水井村村民王某哥弟俩到戈寒乡大箐村秦家坟山上砍柴,秦家组织20多人将王某哥俩拉到大箐村做人质,通知小水井王家拉大猪到坟山上杀猪祭祖,还扬言要罚款多少多少;小水井王家也不示弱,组织一帮人马,屑扛木棒、手提砍刀,准备到大箐村大动干戈。
       接到报案后,赵云华立即组织司法员连夜赶往现场调查解决。赵云华的小腿因工伤致残,此时正因天气变化剧烈疼痛,但为了人民的安危和社会稳定,为了司法员这一神圣使命,他强忍着剧痛,爬高山、下河谷,步行三个多小时赶到大箐村,此时已经是夜
       间十二点;他顾不了疲劳和伤痛,立即投入解救人质、调查取证工作,向当事人宣传法律法规,指出他们的过错行为。
       未满十八岁的王家哥俩见到赵云华如此认真对待工作,便“扑通”一声,双双跪在赵云华面前千恩万谢。赵云华连忙扶起哥弟俩,向他们讲解党的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当晚,赵云华就和小哥俩睡在一起。
       第二天,调解工作组实地查看现场,分头向双方村民和当事人做工作,宣传党的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秦家终于知道限制人身自由的过错行为。既没杀猪,也没罚款,一场即将暴发的群体性械斗就得到及时有效制止,通过三天的努力,事态终于平息。赵云华在做好双方当事人思想稳定工作回到家中时,已是大年除夕夜。
       七
       赵云华十六年如一日,用自己的辛勤工作,换来了社会稳定和人民平安和谐,他也因成绩突出,多次受到县委政府、省司法厅的表彰奖励,2005年被云南省司法厅记个人二等功一次。
       手捧勋章,赵云华百感交集,表彰大会一结束,他就急急忙忙赶回家,他要把这一喜讯带回生他养他的小山村,告诉呕心沥血支持他干好司法工作的妻子和家人,与他们一道分享这来之不易的荣誉。
       坐上开往故乡的公交车,赵云华打开精制的盒子,一遍又一遍仔细端详那枚金光闪闪的勋章,万般喜悦的心情使这位性格内向的壮家汉子情不自禁地哼起那久唱不衰的《十五的月亮》,“……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赵云华轻声地哼着,时而换成口哨,他第一次感受到这首唱响祖国大江南北的歌曲是那样亲切、那样动人,感到这是艺术家们为自己专门创作的一首歌。
       早已有人把赵云华立功受奖和他回家的消息告诉了村民,乡亲们砍来松树枝,为迎接他们心中的英雄搭好了迎宾门,赵云华还没有进村,老村长就在喇叭里喊道:“咱们的英雄回来了!请大家做好准备”。顿时,整个小山村不是过年,胜似过年,村民们放下手中的活计拥到村头,学校的师生敲锣打鼓、扭着秧歌到村口迎接,七十多岁的赵爷爷亲手给赵云华戴上大红花……
       热闹的场面反而使赵云华不自在,他把村长拉到一边说:“你们这是怎么了,我不是回家吗?怎么像迎接大领导一样”,“我们的山林纠纷是你调解的,许多家庭纠纷是你化解的,今天你立功受奖,我们大家热闹热闹有什么不好。”刚才给赵云华戴大红花的老人走过来说:“大孙子,你给我们壮家人争了光,给我们赵家祖上添了彩,今天为你热闹,值得!”
       山村小学校里,一口大铁锅煮着满满一锅羊汤锅,羊肉的香味溢满整个校园。开饭了,村民们把赵云华安排与村干部和长老一块就餐,几位壮家妇女轮流着给赵云华敬酒,“祝你……”“祝你……”“祝你……”各种难以谢绝的敬酒理由,各种真诚的祝愿,使赵云华把一杯接一杯的酒水喝下肚,羊肉没吃几块,他就有几分醉意,酒不醉人人自醉,这样的纯朴与真诚,赵云华能不醉吗,他捧起大碗向大家一一回敬。
       当晚,赵云华是妻子和儿子搀扶着回到家中的,一觉醒来,已是太阳高照,赵云华看到床边那杯妻子早已为他泡好的浓茶,端起来咕噜咕噜喝光,他似乎从没喝过这样的好茶,从没有像现在这样的舒坦。他来到厨房,见妻子正在灶前仔细欣赏着那枚勋章,脸上露出难以言表的喜悦。
       见到赵云华,妻子的脸“刷”的一下红到耳根,不好意思地说。我看看它到底是什么样的。赵云华一把搂住妻子,一股热流涌上心头,这么多年,为了工作,家里种庄稼、收稻谷、侍奉老人,全扔给妻子一人,没有妻子的支持,哪有立功受奖的今天。
       他把勋章戴在妻子的胸前,拿出照相机,“来,我们一起照张相吧!”,妻子高兴地说“结婚时照过一张,许多年没有照过双人相了,要得。”赵云华调好相机自动快门,和妻子站到一块,“咔嚓”一声,摄下了与结婚时一样的兴奋。
       八
       赵云华十六年如一日战斗在人民调解的第一道防线,用自己的辛勤工作,换来了社会稳定和人民平安和谐。几年来,经他调解的各类民间纠纷达628件,调解成功率99.5%,防止民转刑案件18~31人,化解群体性械斗9件530余人次,2006年6月,丘北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赵云华多年无私奉献和取得的优异成绩,作出了将赵云华转为合同制工人的决定。
       本栏责编 平 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