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情怀]爱的方式
作者:潘伟涛
《含笑花》 2006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为了救她不慎从高楼上跌下的孩子的生命,在极短的时间里,跑了一段在人们看来根本不可能完成的距离,成功拯救了孩子的生命,事后却再也做不到了。这个母爱所创造的奇迹故事被人们广为传诵。每次我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也总会激动不已,深感母爱之伟大!同时,自己年少不懂事时的一些点点滴滴的回忆,也勾起了我对母亲的深深愧意。
出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我,在别人看来,绝对应该是幸福的:首先,家中父母健康勤劳,可以说是衣食无忧;还有一个妹妹陪伴着我一起长大,这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国家人口刚刚实行计划生育的背景下,不知引来多少独生子女们羡慕的目光呢?按理说,我应该是幸福的。可是我却从未感到过幸福!原因很简单:我的性格天生叛逆,顽固不化,且好奇心强。别人想让我干的事,我却偏不爱干,而母亲呢,偏偏又是极严厉的主儿,再加上她的不善表达,于是生活中矛盾百出便不稀罕了。记得小学时候的一天,由于好奇心强,刚刚识了几个字的我,便对着一本破说明书把家里那台最值钱的黑白电视机给拆了。这还了得?要知道,在那个物资匮乏年代,一台电视机对一个农民家庭来说是一个什么概念呀!于是,一顿暴打便降临在我的身上……从此家里的电器是不敢再拆了,可我心里却埋下了不满的种子,总盘算着自己快快长大就好了,长成大人就不会有人管了嘛。我单纯而固执的这样认为。可打了我之后,母亲自己也哭的很伤心,这在当时,我是根本无法理解的。相信同龄的人们很多都有过这样的感受。
时间在时钟嘀嘀嗒嗒声音里飞快的流逝,我的小学、中学生活就在不经意间结束了,之后我也顺利地考上县重点高中。但在我看来,这些都没什么值得庆幸的,而由此开始的住校生活却让我感到万分高兴,因为从此不必再每天看到母亲的脸色了,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了!我的脸上也因此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可也就是从那时起,每个周六的中午12点钟,我家到学校的路上总会准时出现母亲那骑着单车略显单薄的身影,寒来暑往,下雨刮风,从不间断!也许路人永远不会注意,更不会知道这个风雨兼程的中年妇人是谁,要干什么去?但我知道:母亲是给我送菜来了:六至七条煎好的鱼,一些水果,一饭盒子冒着热气的饺子,还有50元钱,每次都是这样。可是母亲这样做,非但我没领情,甚至还很反感。原因很简单:母亲那一副农村妇女的打扮让我感到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太寒碜了!也许因为我们每次见面的时间都很短的缘故,我的不满也从未发泄过,只是每次都催着她放下东西快回去。“知子莫若母”,我想当时母亲肯定知道我的“小九九”,只是没有说罢了。日子就这样还算平静的过着。终于有一天,和宿舍的同学们看见还没有走出我的视线的母亲从地上捡起了一个别人无意间漏掉的肉夹馍的一幕时,我的脸顿时红到了耳根,满肚子的不满顿时如火山一样暴发了……
又是一个周六来临了,菜吃光了,钱也花完了,可是母亲却还没有如期而至。此时的我,就如一个刚断奶的孩子,感觉竟还有些不适应了。同时,一种不祥的预感在心头时时挥之不去。可就是这样,我也不打算原谅母亲!要不是因为还有别的事,以后的日子,宁可借钱我也不想回家去一趟的。
正如我所预感的,母亲病了,就是那次回来的路上淋了雨的缘故。看到母亲憔悴的样子,我心中的怨气不禁去了一半,而接下来妹妹的哭诉,却又把我置于了无地自容的境地!原来,母亲之所以每周去给我送一次生活费,除了是因为我们兄妹俩读书使得家里无法一下子给足我—个月的生活费外,更重要的是母亲想见我,哪怕是一周一次,只要看到我的平安,再苦她也不觉得;母亲每次去看我,给我带的鱼,是想让我每天吃一条,来代替别的同学每天吃的昂贵的鱼油所补充的营养,水果和饺子则是给我改善改善伙食,解解馋(我最爱吃的食物是饺子);为了能让我吃上热饺子,母亲每次去之前,为争取时间她都不吃饭;上一次的那个肉夹馍的事,是因为她干了一天农活,实在是太饿了……
平生以来第一次因为母爱而流泪,也第一次悟出了“天下父母心”的道理。母爱,原本就这样无私的,哪怕她有着千万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却种种都值得我们感动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