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纪念邓小平诞辰百年征文]谷拉的感动
作者:王 勇

《含笑花》 2004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谷拉是个壮族人口占92%以上的苦寒山区;谷拉又是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红色圣地。
        走进谷拉,我感受到了什么叫艰苦;认识谷拉,我体会到了什么叫感动。
        从谷拉归来后,我的梦境里不知多少次出现过谷拉。
        谷拉出现在我的梦境里时,我的梦充满了感动。醒来时,感动还在延续着。这是因为在谷拉的日子,我在感动中解读谷拉吗,还是我根本没有理由忘记谷拉呢?
        谷拉最初给我留下的感动,来自于书本。2004年8月,正值纪念伟人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之际,我参加云南富宁县委、县政府组织的重走红军路采访活动,在当地读到富宁县编写的革命史料《富州烽火》,从书中了解到:1929年12月11日,共产党人邓小平、张云逸等在广西右江地区领导百色起义,开辟了右江革命根据地,建立了红七军。1932年秋,红七军二十一师师长韦拔群被叛徒杀害。二十一师部分红军转入富宁县境内与百色山水相连的谷拉一带,建立革命根据地,谷拉成为右江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读着《富州烽火》中有关红军在谷拉开展革命斗争的记载,我的脑海里闪现一个个波澜壮阔的画面:半个多世纪以前的谷拉,红旗飘扬,革命先辈出深山,入密林,把革命的火炬点燃。
        合上书本,我随重走红军路采访组去了谷拉。从国道323线富宁归朝段公路右侧的一条坑坑洼洼的山路进发,,在崇山峻岭中穿行50公里以后,深山峡谷中出现了两排不起眼的楼房和砖瓦房,下排房屋靠在汹涌澎湃的谷拉河岸上,上排房屋立在连绵起伏的大山脚下,两排房屋中间不宽敞的街道上,摆着几个小货摊。这个集市不像集市,村庄不像村庄的地方,就是如今的谷拉乡政府所在地谷拉街。
        站在谷拉乡政府办公楼道上四望,目光总是被大山阻挡。要在谷拉极目一片开阔地,是非常困难的,直到眼睛有些困了,才看到乡政府斜对面的学校门前有一片做篮球场的平地,整块平地仅容得下一个篮球场,打球时要是不小心让球滚下河,多半要被河水卷走。收回目光时,热风已把身上的汗蒸出来。难怪人们说,闷热是深山河谷里的谷拉的主要气候特征。
        这就是进入谷拉后,谷拉给我的感受。这种感受使我意识到,如今的谷拉,依然是艰苦的。初识谷拉的艰苦,我又有了感动:如今的谷拉,生存环境竟是这般的艰苦,当年红军在这里播撒红色火种,开展革命斗争,其艰苦卓绝可想而知。我们的先辈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走农村包围城市之路,最终把胜利的旗帜插遍全国。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代后来人,能不为之而感动?尽管现在的谷拉人依然生活在艰苦和贫困中,但他们为建设家园而辛勤地重复着的劳动,能说不是红军精神的延续?
        我就是在这种感动中在谷拉进行采访的。在谷拉的高山岭上,有一个当年红军活动过的瑶族寨子,当我们爬完九曲十八弯的石头小路走进寨子时,在寨子前面发现了方圆十里惟一的一块稻田。谷拉的山寨里,目光所及之处,几乎都是石头,人们说这里的群众缺钱花,我觉得最缺的还是泥土和水。因此,当这块篮球场那么大的稻田出现在我眼里时,我不得不赞叹是个奇迹。这块田是年迈的老村长花3年时间在乱石堆里造出来的。这个饱经沧桑的老村长,为了能吃上自己种的大米,把门前一块石旮旯地里的石头搬出去,用水泥浇灌成3米高的田埂,挑土把搬走石头的地方填平。造出这块田后,为解决稻田用水问题,他把自家的土库房顶浇灌成一个水池,下雨时"存"下雨水,栽种时把雨水引到田里栽稻谷。他如此这般种出来的稻谷,其造价都可以买得大米了。然而,他这样造田种稻,是想在艰苦环境里创造奇迹。第一年种出稻谷时,他给全村每户人家都送了几斤,让大家分享他的喜悦:“我们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稻谷!”虽然,他这种高投入低收获的做法我不赞同,但他的精神却使我联想到当年红军闹革命没有枪炮自己造的情景。
        在红色火种燃烧过的谷桃村里,生活着1933年1月参加红军,1935年1月与队伍失去联系的老红军马长登,今年已90岁高龄。谷桃村同谷拉乡的很多村寨一样,地处大山深处,自然条件相当恶劣,大部分人家种一年只够吃半年。马长登丧子多年,现在与孙子一起生活,家里无经济来源,多数年份吃救济粮,他家的主要“经济收入”,就是政府给他每月170元的生活定补。7年前,他去拉马,被栓马绳勒伤肩膀,到富宁县城求医,因无力支付医药费就回家了,至今伤口未好。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也没有向政府申请医药费治伤,他怕给政府添麻烦。这不正是红军光荣传统的写照?
        虽然,奔腾的谷拉河一泻千里,但生活在谷拉河两岸高山坡上的2万多壮、瑶等民族,大多数都惜水如油。在这些地方,最富余的是遍布人们生存之地的每一个角落的石头,最金贵的是万山沟壑中难以找寻的水,多数人靠有限的小水窖解决吃水问题。我们在谷桃村委会支书家煮饭吃,同行的一位女同志拿起瓜叶要打水洗时,主人连忙解释说:"不用洗了,瓜叶是长在石头上的,是干净的,我们都不洗的!"这位女同志这才反应过来,这里缺水,能节省的地方就尽量省着用水。从这件事,我联想到了两位小学教师。他们是夫妻,男的是土生土长的谷桃村人,女的是丘北县人。男的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本可以随女友到环境比家乡好的丘北工作,但他坚定不移地回到条件艰苦的家乡教书育人,女的便随男的走进了这里的大山之中,和男的一起拿起了教鞭。在谷桃小学,我们走进了这对夫妻的家。这是一间10来平方米的小屋,已很有些年头,一台电视机算是家里显眼的摆设。因为是假期,男的外出了,女的守在学校里。我们问这位年轻的女教师:"你的家乡条件比这里好多了,来到这样艰苦的地方工作,你后悔不?"面对我们的提问,女教师脸上的表情很坦然:“习惯了!”女教师的回答,使我们在这样的艰苦环境里为一种精神而感动,那就是奉献。
        在谷拉的几天时间里,我时时体味着一种叫真情的感动。当我们在那个挖石造田的瑶族老村长家采访结束要离开时,老村长一家硬把我们拉到屋里,摆出一桌的酒菜,我们不吃就不准我们走。我们没有想到,老村长一家不声不响地备下这桌酒菜,我们更没想到,再过两天,就是当地隆重的农历七月半(祭祖节),摆上桌的猪肉、鸡肉本来是老村长家从谷拉街买回来过节的,因为我们的到来,这桌酒菜提前摆出来招待我们。我们实在不忍心吃下老村长一家准备过节的这桌酒菜,但面对老村长一家的真情,我们能不端起摆上桌的土酒吗?在后来的采访中,每到一户人家,主人都把准备过节的酒菜摆了出来,这家吃罢,那家又请,我们曾创下一天在8户群众家吃饭的“纪录”。这就是贫困中的谷拉人,这就是情浓于血的情怀。当年,红军能在残酷的斗争环境里取得革命的胜利,不正是有这样的人民做靠山吗?
        是的,在谷拉采访的日子里,无论是在谷拉街上,还是村寨里,我们所到之处,都感觉在艰苦中穿行。但我们也感觉到,有这样的老区人民,艰苦也成了一种振奋。
        艰苦是客观的,感动也是实在的。我的又一种感动来自外界对老区的关注。在谷拉河上游,几家外来企业投资1.8亿元兴建电站,电站建成后,谷拉乡的财政税收将会大幅度上升。文山州的几个部门在谷拉挂钩扶贫,已修通了一条条公路,实施了一个个经济发展项目。在各级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下,谷拉老区的贫困现状正一天天得到改变。谷拉老区需要更多这样的关注。
       我们在感动中离开了谷拉,我心里一直想着为谷拉做点什么。可是,我不过是一介书生,最大的能力,不过是把谷拉在我心里积淀的感动情结形成文字,告诉人们一个真实的谷拉。我想,会有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向谷拉。
        祝福您,谷拉!若干年后我们再走近您时,定会有更加欣慰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