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生活随笔]真金终会闪光
作者:张鹤光

《含笑花》 2003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2002年12月,远在滇东南边陲的我收到了从首都北京寄来的一份编号为0501的获奖证书,证书上写着:“您的《典型宜多综合宜少之局限》一文在中国理论创新优秀学术成果评选中获壹等奖”,落款是“中国管理科学院人文科学研究所”。这个评选活动是中国管理科学院人文科学研究所为倡导创新精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活动,征集评选范围是改革开放以来公开发表、发布、交流的具有创新精神、创新特色的思想学术成果。
       捧着这极为庄重的烫金证书,禁不住思绪万千,十多年来的往事历历在目。
        那是不平常的1989年。年初,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与甘肃省新闻学会联合举办了“中国地市报总编辑论文大赛”征文活动。当时作为文山报社的副总编辑,我结合从事专业新闻工作六年的学习和实践,撰写了《略谈“典型宜多,综合宜少”之局限》这篇论文,作为参赛文章。
        文章认为,力戒新闻报道的片面性,是新闻工作经常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但过去从思想方法上讲得多,从具体报道方法上讲得很少,“典型宜多,综合宜少”,是我们新闻报道长期采用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在封闭的年代,可能是有效的,但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这个方法的局限性已日益显露出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作为国家的主人,广大人民群众不仅需要了解各条战线新近发生的变动着的情况,也关心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甚至军事、外交等方面和全世界比较全面的情况,以增强自己对国家大事的参与,更好地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可以说,社会越开放,人民越需要了解更多的信息;信息越灵通,人民越需要了解更全面更真实的情况。因此,老百姓越来越迫切地希望新闻媒介能完成这个任务。所以,向人民群众提供真实、全面的信息,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新闻媒体自身的重要功能。要充分发挥好这一功能,采用“典型宜多,综合宜少”的方法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典型只能给人以局部的、零散的印象,同类典型多了,会使人产生错觉,甚至产生片面性,把人的思想误导入歧途。只有把典型和全面的情况综合起来加以述评,才能给人以综合的认识,获得对某个方面情况的全面了解。
        文章列举了现实生活中被一些典型误导的事例来证明。比如对西方世界的认识,老百姓只能通过新闻媒介。在闭关锁国的年代,我们新闻媒体对西方世界的报道,大量的是压迫剥削、失业、精神空虚、凶杀、抢劫、卖淫、吸毒等反面典型,久而久之,老百姓就觉得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真的到了“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垂死阶段,工人农民生活极为悲惨。”作者本人就曾真诚地发誓“要为把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农民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而奋斗!”而在改革开放初的一个时期,老百姓从报刊上看到的西方世界却好像是一个富裕、文明的天堂,比社会主义还欣欣向荣的这种报道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再比如改革开放头几年,我们的新闻媒体对农村万元户的报道也是如此,一时之间,充斥版面和屏幕的尽是“万元户”、“彩电村”、“冰箱寨”、“农民买轿车”,使人们误认为农民真的富得流油了,从而使农民吃了不少苦头。其实,农村有万元户不假,农民买轿车也真,但毕竟这些人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农民只达到温饱型生活水平,连温饱都没解决的还为数不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多有一些像《莫把温饱当小康》这样使人清醒的综合性报道,人们的片面性可能会少得多。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文章认为,典型的真实不等于全局的真实。新闻报道中的一个个典型可能是真实的,但只有众多的典型而缺乏综合述评性报道,往往会使人们被一个个真实的典型所迷惑,而看不清全面的情况。用众多真实的典型把读者引入迷津,这绝非任何一家新闻媒体的本意,也绝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指导性和服务性。
        文章的结论是:要避免新闻报道的片面性,除思想方法要正确外,报道方法也应改进,“典型宜多,综合宜少”应改为“典型不宜少,综合要增多”。
       论文于5月份获得了“中国地市报总编辑论文大赛论文佳作奖”。征文办同时发来通知,该文将同其他获奖论文一道结集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接下来,就发生了“六四”风波。
        我认为我的论文与“六四”没有什么关系,我将它寄给了《中国记者》。《中国记者》在1990年第二期的“探讨与争鸣”专栏刊登了这篇文章,并改名为《典型宜多,综合宜少之局限》。这是我在《中国记者》这个新闻界的权威刊物上发表的第三篇文章。在这偏僻的边疆地区,学术文章能上这样的刊物,无疑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正当我和同事们都还沉浸在欢欣鼓舞中时,后来的《中国记者》便发表了批评我的观点的文章。我也很注意研究这些批评文章,但我只感到这些文章讲不出新意,完全是出于维护一种传统的方法而写出来的,其中一位我认识的地市报老总的文章则说明“典型宜多、综合宜少”是谁谁谁提出来的,必须坚决维护。这倒使我长了知识。毕竟我读大学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而非新闻专业,从事新闻工作是“半路出家”,对新闻理论知之不多,全靠在实践中学习,因此,从他的文章里,我总算知道了倡导这个方法的鼻祖是中国极其显赫的人物,我的文章闯入了一个禁区。
        但是,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来看,我感到我的观点是经得起检验的。同时,我认为一篇学术论文能够引起争论,这无疑是好事,说明文章产生了影响。真理越辨越明,即便是闯入禁区,也没有什么可怕的。
        后来,在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那本书里没有了我这篇文章。再后来,我知道为发表我那篇文章,《中国记者》编辑部的有关责任人受到了领导的批评,领导认为在“六四”风波后不应该发表这样的文章。再后来,从《交锋》这本书里,我看到了当时中国上层的许多背景材料,对本人的文章受到那种待遇也就释然了,但因为发我的文章而使《中国记者》编辑部的有关责任人受到批评,却使我至今仍感内疚。
        十多年来,我通过学习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学习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文件,思想不断有新的认识和提高,对《典型宜多,综合宜少之局限》观点的正确和论证的清楚却是越来越坚定不移。在近几年给州委党校学员讲干部写作课中,我把这篇文章作为我近20年从事宣传和新闻工作的四大得意作品之一加以介绍,尤其是在讲新闻写作时,我除了把课本上仍然提倡的“典型宜多综合宜少”讲明白而外,我也把我对此方法研究的成果告诉学员,由他们自己去作取舍,因为他们都是在职的基层领导干部,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实际上,他们对我的研究成果也是持赞赏的态度,使我得到了更多的知音。
       在中国理论创新优秀学术成果评选中获奖,这是对《典型宜多,综合宜少之局限》的正式的最高的褒奖。
       没有创新,社会就会停滞不前,没有理论的创新,人们的思想就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甚至会阻碍社会的进步。但是创新又实属不易。它不仅需要个人的勤奋学习、思考和不迷信权威,更需要社会有对各种意见都能发表的大度和包容。我对这篇文章的创新,只不过是对前人某项成果的一点小小的补充和修正,尚且遭受如此的波折,在十多年后才有了一个明确的定论,人生能有几个十多年?但这也毕竟说明我们思维和创新的环境越来越宽松。我决心以此次获奖为新的动力,努力学习理论,与时俱进,以真理标准为武器,不断研究和探索新问题,在创新的道路上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