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走四方]夕阳下的圆明园
作者:王卫斌

《含笑花》 2003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残墙、断柱、砖砾、废墟……
        在一个夕阳西下的黄昏,我终于来到圆明园。近在咫尺的焚烧之前的圆明园鸟瞰图与眼前的大水法遗址形成巨大的反差,令我头晕目眩,如果把颐和园喻为一个绝代佳人的话,那么全盛时期的圆明园就具有绝色美人的秀丽和北方大汉的剽悍,它太美了。假如世界上所有著名园林建筑家有幸观赏到它的原貌的话,那对它绝对是赞不绝口的。
        据史书记载,圆明园从康熙年间开始兴建,一直到焚毁前的一百五十多年间,历朝历代都在扩建,增修,这座世界园林的奇葩“万园之园”,它的修建不知花费了多少人力、财力和物力。
        望着这残垣断壁的圆明园,我的心沉甸甸的,夕晖把圆明园染得红彤彤的,我眼前仿佛出现了那场烈焰冲天的大火,英法联军入侵,来到这里抢劫国宝,在他们的马背上,帐篷里全部装满了丝绸、刺绣及各种奇珍异宝,面对被掠一空的精美建筑,灭绝人性的强盗们仍不肯放过,放了一把火,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一九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又一次洗劫了圆明园,将这里的上等石料及宫门铜狮拆下拍卖,使这座万园之园变为一片废墟。
        当余晖慢慢隐退,我抚摸着断柱,感慨万千。圆明园,我不愿追溯你往昔的繁华,只愿意睁开眼看看这繁华的残迹和民族的伤痕。感谢一百多年来的风风雨雨没有卷走这伤痕和残迹,着意留下这万园之园的悲剧。在游览过程中,听管理人员介绍说:曾有人提议,根据原貌,再建一个全新的圆明园。我听后却不敢苟同,的确,经过现代高科技手段和建筑家的努力,圆明园是不难重建的,也许还可以建设得比以前更繁华,更美丽,更壮观,导游也可以骄傲和自豪地对前来观光的世界各地的游客这样说:这座康熙年间开始兴建的万园之园,经八国联军的洗劫,变成了残垣断壁,看!现在我们又把它修复起来了,多漂亮啊!但面对这种做过高级美容的园林,它的历史风貌早已荡然无存了,我们该怎样想?关键是以后怎样来教育我们的子孙后代?当他们看到眼前的景象,他们还会相信中华民族曾蒙受的那段屈辱史吗?几十年,百年之后没有现在“兽蹄鸟迹走青苔”的样子,他们甚至还会认为焚烧圆明园是杜撰的呢。留住这一片废墟,几堆残石,回味我们民族耻辱史,苦难史,不是更能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吗?
        夕阳已退至地平线后,夜幕降临,高大残缺的“远瀛观”汉白玉大门昂首挺立,那玲珑剔透,分别刻有军旗、甲骨、刀剑火炮的图案仍在这芳草萋萋的土地上向后人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残迹并不美,它只是美的灰烬,然而灰烬却保留着美在受难时的苦味,圆明园的繁华死了,但是缔造繁华的民族还充满生机活力,它在世界民族之林里,已挺立起雄伟的躯干,并且正在创造再也不会衰败的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