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直面现实]群众的眼睛总是雪亮的吗
作者:郑连根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8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最近,贵州瓮安事件和陕西府谷事件备受关注,前者因一名女初中生溺水而引发群体事件,一些人冲击瓮安县公安局、县政府及县委,后者因一个司机跳河而引发群体事件,一些人与警方发生冲突,趁机打砸警车。在这两起事件中,都有“不明真相的群众”参与其中。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他们最熟知也最乐于接受的一个说法,可如今,“群众”的前面又加上了“不明真相”的定语,这就难免让一些人感到疑惑:既然“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那么他们又怎么会“不明真相”?这是不是很矛盾?针对群众,我们是相信“眼睛雪亮”说还是相信“不明真相”说?看来,这个问题实在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作为“群众”中的一员,我和很多的人一样,在情感上不愿意接受“不明真相”说——我们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怎么就会“不明真相”?这不是污蔑群众的智商吗?可是,只要平心静气地想一想,我们就必须承认,“不明真相”说并非虚妄,历史上就有“不明真相的群众”存在。而且,被“不明真相的群众”误解、冤枉的人物还大名鼎鼎——如果受冤的人是无名小辈,史书上不记载,那么我们也无从知晓。
       这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便是袁崇焕。袁崇焕(1584~1630)是晚明时期最著名的将领,他虽是文人出身,但有胆略,好谈兵。他于天启二年(1622年)单骑出关,考察关外地形地貌和敌我形势,还京后,自请守卫辽东。获准后,他守卫宁远(今辽宁兴城)。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统领6万大军进攻宁远。袁崇焕坚守孤城宁远(相关地区的明军纷纷撤退),以不到2万的兵力击退了努尔哈赤的进攻,取得了宁远之战的胜利,史称“宁远大捷”。第二年,袁崇焕又在宁远、锦州等地打败了前来进犯的皇太极,史称“宁锦大捷”。袁崇焕本人因军功卓著而升任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人称“袁督师”。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率军绕道古北口入长城,进围北京,袁崇焕闻讯后星夜驰援京师。不料,中了皇太极反间计的崇祯皇帝却以为袁崇焕与后金有密约,要出卖京城,就逮捕了袁崇焕,随后于1630年农历八月十六将其凌迟处死。
       值得一说的是,在袁崇焕被凌迟处死之际,京城的百姓不但不同情“袁督师”,反而“以钱争买其肉,生啖之”,“将银一钱,买肉一块,如手指大,啖之,食时必骂一声……崇焕肉悉卖尽”。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可以说是崇祯朝最大的冤案,当年的群众明白真相吗?显然不明白。不但不明白,而且他们还助纣为虐,觉得袁崇焕被活剐仍不解恨,还要生吃其肉。我常想,面对着“不明真相”的群众,临死之际的袁崇焕会作何感想?他当然知道,在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之时,对他感激涕零、心存爱戴的也是这些群众。转眼之间,“袁督师”忠心报国的一腔热血犹在,而曾经拥戴他的群众却因“不明真相”便由爱生恨,非要生啖其肉不可了。在这样的历史时刻,我们还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吗?当然不能。
       有此一例,便足以证明历史上确有“不明真相的群众”存在。既然“古已有之”,那么现在依然存在也就不足为怪了。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群众“眼睛雪亮”之说和“不明真相”之说呢?就这个问题,我觉得法国思想家古斯塔夫·勒庞(1840~1931)的观点值得重视。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指出,群众具有冲动、易变、偏执、极端等心理特点,他们总是倾向于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口号和激昂的情绪,因此,约束个人的道德和法律会在群情激奋之时失效,“孤立的个人很清楚,他不能焚烧宫殿、洗劫商店,但是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群体很容易做出刽子手的行动,同样也很容易慷慨赴义,成就英雄壮举”。所以,群众运动“兼有残忍和崇高两种截然不同的主旋律”,崇高的时候,能起到“道德净化”的作用,而残酷的时候,则“对强权俯首帖耳,却很少为仁慈心肠所动……对软弱可欺者冷酷无情,无所不用其极”。对照袁崇焕的遭遇,我觉得勒庞的这一理论很有道理,袁崇焕正是在成为弱者后被不明真相的群众残忍对待,“无所不用其极”。
       知晓了勒庞的学说后,我们就该明白,任何企图给“群众”作单一定性的说法都是不可靠的。群众是善变的,“眼睛雪亮”的是他们,“不明真相”的有时也是他们,两种说法都成立,关键就要看事件发生时的具体情况,正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明乎此,我们既不必为“眼睛雪亮”说而沾沾自喜,也不必为“不明真相”说而耿耿于怀。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构建一种好的制度,营造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从而促使群众运动更多地表现出“崇高”的一面,而不是展现其“残忍”的一面。■
       【杨孔翔荐自《济南时报》2008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