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激浊扬清]卞和还有第三只脚吗?
作者:高 深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8年 第0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读过《韩非子》的人可能还记得那个很悲壮的故事: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在荆山得到一块玉璞,如获至宝,他恭恭敬敬地把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命玉匠鉴定,玉匠看了一眼说:“这不是玉,是一块石头。”厉王认为卞和欺骗他,就下令砍了他的左脚。
       厉王死了,楚武王继位。卞和又带上玉璞献给武王。武王命玉匠鉴定,玉匠仍然说:“这是一块石头。”武王也认为卞和欺骗他,就下令把他的右脚也砍掉了。
       武王死后,楚文王继位。卞和怀抱玉璞在荆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竟流出血来。文王得知后,派人去问卞和:“天下被砍掉脚的人成千上万,为什么唯独你哭得这样悲痛?”
       卞和回答说:“我不是痛心自己被砍掉了双脚,痛心的是宝玉被人误认为石头,忠贞之士被诬为骗子呀!”
       文王听了,命玉匠把玉璞加工了,果然得到一块稀世珍宝。文王大喜,给宝玉起个名字,叫“和氏璧”。
       从这个故事看,卞和是个有信仰的人。他坚定不移地认为他得到的玉璞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宝玉。为了坚守和维护自己的信念,忍受着莫大的污辱和巨大的牺牲。他对别人视而不见的美好事物痴爱不疑,对人们以为不可能存在的珍宝信赖始终。
       信仰是卞和生命的力量,是他心中最高的情感,也是他失去双脚仍充满希望生存下来的重要信念。信仰为卞和创造了生命奇迹。若是没有信仰,或是稍有动摇,恐怕他的精神早已崩溃了。
       卞和承载着自己的信仰,就像天宇承载着繁星,他把信仰作为终生的精神支柱,所以才满怀热情地永远保持自己的信仰。不像有些人把信仰只当做一种逢场作戏,或当做一种时髦,当做一个美丽的符号。人们从卞和的身上可以得到证实,一个有信仰的人,是不可战胜的人。
       可是卞和的信仰又多少近乎于愚忠。为什么宝玉非献给帝王不可?伯乐如果不识千里马,天下总还有有识之士,何必一定要吊死在“帝王”这棵树上?看来卞和还不仅仅是想证明他得到的确实是一块宝玉,是不是还想通过进贡王上,自己也捞一点什么?否则除了献给王上以外,还有许多可以得到证实的手段。若是楚文王也昏庸不识宝玉,卞和可还有第三只脚?
       这个故事也说明环境对一件事情成败的重要。一个国家也好,一个地区也好,如能有一位明君,有一位开明的领导者,那个地方的环境就好了一大半。虽说不能“巴望好皇帝”,但好皇帝总比坏皇帝于民有利。厉王武王使宝玉蒙尘,让卞和含冤,证明了英国人哈代说过的一句话:“身居要职的平庸者随便作出的决定,在某个关键时刻竟影响事态发展达一百年之久。”而谨言慎行的文王却能明察秋毫,拨云见日,使冤案大白于天下。所以不要简单地拒绝“好皇帝”。在没有太阳的沉夜里,你能拒绝月光与灯光吗?
       厉王与武王自己都不识玉,但是他们又何尝不想获得宝玉?他们的毛病出在太偏听偏信了。玉匠说什么,他们便信什么。那玉匠是否“货真价实”也未可知。他们不去作任何负责任的鉴定,只是看了看就断言:“这不是玉,是一块石头。”由于他们这一句不负责任的话,便砍掉了卞和的两只脚。
       这件事涉及到用人是否得当。厉王武王身边的玉匠,是真玉匠还是假玉匠?有真才实学吗?是经过严格考核上岗的,还是拉关系走后门混进来的?从两个玉匠那种信口开河,毫无责任感的态度看,没有一个属于兢兢业业、德高艺精的那类匠人。为君者用了这种人可能亡国,为长者用了这种人可能败家。这类历史教训并不鲜见,可是后人是不是都认真地吸取了教训?
       文王的做派与前者不同,他不是只让玉匠看一眼,而是“命玉匠将玉璞加工了”,去“玉衣”,真相大白,使宝玉见了天日。文王只不过是多说了一句话,玉匠只不过是动了一回手,整个世界和人生一下子都光明了。这件事给人的启迪是深刻的,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往往是只需要多说一句话,或多向前迈进一步,或仅仅是举手之劳,其结果便是天壤之别。多那么一点或少那么一点,决不是粗心与细心之别,而是有责任心与无责任心之别,是严肃认真与敷衍了事之别。领导者尤其如此。
       “一个不平凡的人对待平凡的人,要比对他自己及同他一样的人更温和,这不仅是出于礼貌,这简直是他的义务。”说这句话的是一位德国的哲学家和诗人,叫尼采。他有些观点我接受不了,或是不太赞成,但是这句要求上等人要对普通人“温和”的话,我非常欣赏。因为温和意味着尊重,亦意味着责任与和谐。■
       【王坤平荐自《四川文学》2008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