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激浊扬清]“不知道”——领导层的优秀品质
作者:沈敏特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8年 第0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我们希望一个领导干部有宽广的见闻、深厚的学养。但,他的见闻与学养永远是有限的。因为,他面对一个无法用个人的本领去替代的庞大的群体的力量,他面对一个永远处于变动不居状态的客观世界;他的永恒的危机是无知。
       一个缺乏倾听的风度,别人刚开口就打断,自以为“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领导,只能加深这个危机,而无法缓解更无法消除。我喜欢那个达摩克利之剑的寓言;而这危机就是悬在每个领导头顶上的那柄随时可能落下的达摩克利之剑。
       对策只有一条,时刻警觉这危机的意识和自觉。所以,一个领导干部能够常常坦然承认自己“不知道”,是一种难能可贵而又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
       当然,“不知道”不是领导干部的弱智低能,恰是手眼通天的本领。
       你看,刘邦和项羽,如果一对一的开打拼杀,刘邦决不是项羽的对手,只能是手下败将。但,楚汉之争,结果是刘胜项败,从此建立了大汉王朝。为什么?刘邦自身有种种的“不知道”,但他能接纳和利用张良运筹帷幄的天才,他能接纳和利用萧何管理支派的章法,他能接纳和利用韩信调兵遣将的智勇。他因为“不知道”而获得了“能知道”的效果。
       据说,有的国家首脑的决策程序很有意思。首脑可以先拿出一个决策的初步方案,交由智囊团讨论。一般说来,会有三种意见:一是反对,二是赞成,三是有所反对有所赞成。发表完毕,休会。然后,赞成的退出,反对和有所反对的留下继续讨论。为什么这样做?因为赞成者的信息在数量和质量上和首脑基本相等相同,不再具有补充或纠偏的功能。在此,最没有价值的是一味地赞成,一味地歌颂如何如何的“英明”、“正确”、“全面”,仿佛首脑“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当前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新现象:我们很多新的领导干部不但年轻化了,更重要的是知识化了。他们受过高等教育,甚至还有硕士、博士的学位,有出国留洋的经历。这当然是进步,是大进步。但其中部分,也隐隐约约地有了一种潜意识:我们不再是当年的“大老粗”、“土八路”,我们不再是“外行”而是“内行”。这种潜意识排斥“不知道”的优秀品质,和他们交往的一个突出感觉是难以沟通的心累:你刚开口陈述,他就迫不及待地打断,然后滔滔不绝;言下之意:“你说的,我都懂,而且懂得比你还多。”其实,滔滔言说,与你原想陈述的风马牛不相及;让你哭笑不得、无可奈何。他们真的“不知道”,有很多新情况、新知识,正在发生,需要永不停息地再调查、再学习,必须终生保持“不知道”的优秀品质。恕我直言,他们的危险性绝不亚于当年的“大老粗”;大老粗承认自已“粗”,还有进言让他倾听的可能;如今不“粗”了,说什么都无须倾听了。于是在他们的滔滔不绝中,我看到一种新的主观主义正在和新的权力结合,向着新的灾难奔去。
       这里特别要说的是,“不知道”是优秀品质。但是,人非圣贤,谁能无过,优秀品质不是绝对可靠的。首脑人物也是如此。历史上固然有很多贤君如何如何虚怀若谷、听劝纳谏的故事,但,谏官遭谴被杀之记载,更是枚不胜举。要知道,刚愎自用有着更肥沃的土壤,这就是皇权专制的政治制度。
       我们有过“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让大家说话,天蹋不下来”的让人感动的许诺,眼睛一眨,又变成了“引蛇出洞”的高明的谋略;而长期以来,还是“洞察一切”成了大家深信不疑、奉为神明的戒律。说到底,关键还是有待改革的政治制度。只有制度才能保证众人的发言权,才能强制领导干部养成必须倾听的习惯。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他们才能尝到了“不知道”的甜头。
       于是,转了一大圈,我们最要说的话只能是:民主是个好东西!
       【小林荐自《老玩童》2008年5月6日/本刊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