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本内外]学习写作
作者:殷常青

《星星·诗歌》 2007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我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始写作已经记不大清楚了,如果从我第一次正式在官方报刊发表作品算起,我已经持续写作十多年了。那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的两首诗歌发在四川成都的((青年作家》杂志上,当时的诗歌编辑是刘滨先生。那会儿,我十八九岁,是一家石油中专学校的学生,但我的写作生涯就从此开始了。
       十余年的写作,在2000多首诗歌和20多万字其他文本的发表,以及9本诗歌、散文随笔出版以后,我问自己:我成为一个真正的作家、诗人了吗?想说是,但还是难免心虚。
       作为一个顽固的写作者,我一直把写作当过程作一个重新学习、思考、认识和寻找的过程,因为在每一首诗歌、每一篇散文、随笔或者小说完成之后,似乎还有一个要找而没有找到的东西,要表达却无法表达清楚的东西,这不免令人困惑,只好再继续下一个写作过程。学习写作,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每一个真正的写作者都会对这个过程乐此不疲。
       我曾在一个诗集的后记里提到过学习写作这个话题,在那本书里,我是针对有关石油题材的诗歌形成的那种写作“套路”有感而发的。其实,对于所有题材的写作都是一样的,学习写作,就是作为一个写作者要走出教条,重新感受那种难能可贵的陌生而又熟悉的东西,把生活的碎片经过想象和思考的整合,让所写出的作品承载的思想在生活中发出第二次光芒。
       我现在还在写作,就像我还在生活一样。我现在的写作还是在学习写作,就像我现在逃避生活也是在生活一样。也许这种学习写作会让人感到厌倦,感到了身心疲惫,但是,我还在写,还在写中学习,一个原因仅仅是因为我已经写了十多年,在这人生的中途到来的时候,连“迷茫”的机会都没有了,是该庆幸还是悲哀?二是十多年的写作让我对写作的崇拜无言可以表达,它让我内心一片宁静。
       我们需要诗意的栖居。学习写作,就是在现实的黑暗中找到一点儿亮,在生活的寒冷中找到一点儿暖。在纤尘未染的书桌上,铺开纸张,写下一个词,一个词组,用呼吸使它们相连,然后集体飞翔。我迷恋这样的状态,它不让我的内心荒芜。
       这里,我还要反复提到,一个人的写作不仅仅来自他个人的才能和经历,更有赖于对真正文学的理解和进入,有赖于他对写作的理想的认识和思考,这些靠的不是一相情愿的热望,它需要时间的过滤和吸收。我非常讨厌一些人夸张式的语调,什么“天才”、什么“才子”,与其说他是在夸奖一个写作者,还不如说是在掩盖他内心的自卑和懒惰。对于写作,我根本不相信有“白手起家”这么一回事,要形成写作的大气象,必须深入到“文学的内
       部”去工作,去锻造和建设,这种深入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写作是一种精神的劳作,这就决定了它虽然需要技术但却不是工艺,它的技艺不可以复制,但可以推广,因为它出自个体的生命。当然,一个真正的写作者是不可以仅仅依靠技艺来决定自己的命运的,还必须在更重要的方面准备好自己。否则,就会像我上面所说的那样,成为一个“套路”的、失去了鲜活和生机的机械性写作,那将是有损于尊严的、还没有脱离低级趣味的写作。因此,学习写作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诗人,不是一次性的,是能够写下去的保证。
       学习写作,对我来说是件永远的事情。
       20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