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短笛无腔]叶观澜读书笔记及人生感悟
作者:叶观澜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8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自古育人之道有二:一者读书,二者历练。读书之辈,可明事理,预知规律,能建章法,长于谋划,闻其一而知三,决胜于帷幄之内;历练之人,久在一线,多有经验,勇于执行,敢打死仗,虽万难而不惧,立功于千里之外。二者并重,不可偏废。多文少武,则议而不决,决而不行,难见事功,此大宋所以见欺于辽金也!反之武强文弱,则强攻硬取,少胜多败,缺少文滔,是故强秦一代即亡也。惜乎!今日读书之辈多失之不忠,用之不可轻信;历练之人多侍功自大,用之应多节制。
       □王安石说: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贵者因书而守成。此论极是!一个人怎可不读书?
       □一部优秀的史学著作,须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文学性于一体,并富有时代特色。如此,少不得要求作者具备思想家头颅,史学家的眼光,小说家的手笔,杂文家的锋芒,以及学问家的格调和品位。唯有如此,或可动人,使读者阅之不累,品之有味,买来即读,读罢愿藏。
       □一部优秀的史学著作,除了史料详实,还应力求做到:第一,立足当代,蹊径独辟;第二,重视细节,剖析事件;第三,结构紧严,情节起伏;第四,笔法简练,语言流畅;第五,注重学术品味,照顾读者口味。总之,要引得来人,读得下去,留得住心。
       □一个人没有才华而自觉无所依仗,并能埋头苦干,则没有才华未尝不是幸事;一个人太有才华而自视甚高,放不下身段,且刻意在人前卖弄才华,招人忌惮,则有才华未尝不是短处。
       □一个人能否成大器,首看此人格局大小,格局即人之胸襟抱负、胆识气度、学识人品等诸多要素的总和。格局大成就大,格局小,则平日易为小利虚名所累,淄珠必较,睚眦必报,全是小人之情,专为屑小琐事耗神!路远而行近,眼高而手低,纵是璞玉,亦同顽石!若此欲成大器,何其难也!是故大学所言:“清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为人之修炼大格局所备。其道也大!其路也直!吾辈岂可不依计循序而行?
       □磨剑斋处世信条:一、做人要方,处世宜圆;二、逆境正身,顺境助人;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四、谦冲自牧,雅俗共赏;五、百事从容,珠圆玉润。
       □知识结构和个性特征决定一个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正如法国谚语所言:当你的手中拎着把锤子,什么问题看起来都仿佛是钉子。所以,无论身为学者,还是其它,都不能不根据个人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进行知识结构的优化和个性特征的塑造。
       □人生八点感悟:一、父母给你姓名,自己打造品牌;二、欣赏别人优点,接受别人缺点,影响别人行为,帮助别人成长;三、成全别人就是成就自己;四、为人既要有几分农夫的朴实,还要有几分书生的意气;五、人要善于从俗,但要不失优雅;六、为人自去棱角,但决不要同时放弃尊严和志趣;七、父亲造就你的脾气禀性,母亲培养你的饮食习惯,爱人和孩子决定你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而童年则影响你一生的生活态度;八、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按特色定位。
       □凡一方领导者,无不以威信二字立身服众。威信之道,取之有二:或以威取信,或以信取威。以威取信者,威多生于权柄,权柄不再则扬扬千言而众不能服。而以信取威者,信多生于公,兼生于能。故以信取威者,异日纵无权柄,现身故旧,犹能如解甲布衣将军入营,不失部众敬意。何也?人纵不服我能,亦畏我公矣。
       □人之一生祸福难料,顺逆变更,犹如昼夜交替,四季轮回。才上高峰,又入低谷,乃人生平常事耳。大丈夫逢顺境则宜乘时而动,虎视天下,动如脱兔,鹰扬犬吠,尽展平生所学!彼时尤须自省,乐于助人,不可得意忘形而伤人和,种下异日落井而众皆下石之因;遇逆境则要安于守身,虎伏林莽,静如处子,读书自省,不作仗马之鸣。斯时唯须自砺,正气养身,不可颓废自伤而丧大志,以至他日登高却已懒作飞天之想。
       □皆说女人的年龄,看上去多大就是多大;男人的年龄,心里想着多大就是多大。单就后半句而论,此言果然不差。李鸿章当年高吟“男儿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候”的豪迈诗篇时,不过是位二十出头乳臭未干的无名小子而已。同样,读到“老夫冒冷披衣起,要听雄鸡第一声”时,谁人相信吟此诗者,清代史学家赵翼其时正在床上饱闻85岁除夕之夜的鞭炮声呢?
       □中国单位大抵总有两类人:一类官气较重,一类性格较重。前者好做样子,好论资格。虽无脾气,亦无朝气。说话烂泥吧糊墙,办事脚踩西瓜皮。无一事肯放下身段,亲历亲为,尤不能心眼手口俱到,乃至马虎难分,糊弄度日。后者不循事理,喜弄花样;罔顾人情,好出风头;持论尖刻,睨睥权威;行事自专,无视他人。一议待决,风雨满城;一事未成,怨声四起。总不肯于无声处作为,在平常处用力。
       □稻梁之事,可谋于人;青史之功,实赖于天。故人之欲有所成,须昼夜尽智,旦夕内省。知其雄,守其雌;乐天命,尽人事。存孔孟之仁,养佛禅之性,从黄老之说。身寄青牛,心系天下,立身于天地之间,穿梭在苦乐之际,不觉周游六国之劳顿,倒有梦蝶观鱼之逍遥!其悲何有?其乐融融!似此元神或可自安,大事庶几可期矣。
       □今遍观当世之成功者,无一不是“事谋于精,人用其当。”精出自于才智和学识,当则出自于知人与气度。
       □做官无凝重之气,则失庄严之意蕴也,有碍大局,不利政事;为人无率真之气,则失生活之趣味也,有违人情,无益身心。二气兼修,巧为变化,可得行楷亦庄亦谐之味也。
       □余生两大梦想:45岁前尽吾所能,搏击商场,创业立身,使我不再为衣食所累;45岁后从吾所好,归隐田园,著书立说,教我亦能开一家生面。
       □蒋介石兵败大陆前,特地电告新任台湾省主席陈诚:一要处事稳重,不要操之过急;二要少订计划,脚踏实地;三要多做事实,少发议论;四、要特别注意各种制度的建立,注意用人标准和做事方法,不可光凭热情;五、要多听意见,切忌主观自大;六、要勤求己过,用人自辅。七、一方领导者,贤明与否,不在于做过多少正确的决策,而在于能否避免做出错误的决策。陈诚听罢,十分惊讶蒋遭遇失败后的变化。
       □人生可分为三个时期:学业期——35岁前,要读书万卷,行路万里,阅尽万人;事业期——35岁后,要立定脚跟,从一而终,誓死无悔;德业期——60岁后。要言有所立,功有所成,德有所树。非如此,于人而言即为庸,于业而言即为平,于圣贤而言即为禽兽。
       □学问境界,大抵可分六重:其一博学消钝也;其二审问释疑也;其三多思解惑也;其四明辨析理也;其五力行养气也;其六独开生面也。博学在勤,饱览群册;审问在疑,敢掀棺盖;多思在悟,闻道可死;明辨在察,烛照幽微;力行在恒,滋养闳识;开面在阔,独步学林。六重境界,由易而难,循序渐进,各有征兆:一重木呐少言;二重眉有重色,三重好发宏议,四重持论有故,五重体透书香,六重行之于文。
       □为人当有三趣:俗趣、雅趣、情趣。俗趣养身,雅趣养志,情趣养心。三趣兼而有之,不可多亦不可少。俗趣多则害心,轻染恶习,为人所厌,少则苛人虐己,从游必寡;雅趣多则背俗,虚妄清高,为人所嫉,少则久居坊间,市井气重;情趣多则损志,耽于游猎,为人轻浮,少则面目可憎,言语无味。
       □古今成大事者,不可少三气:锐气、底气及和气。人有锐气,即可免于庸常;再有底气,可成一时之人物;再有和气,可成盖世之英杰。如仅具锐气底气或二者仅具其一,而无和气,则虽可得一时之风头,终难免人情之跌挫。所谓“歼敌一万自损八千”是也。伤敌自伤,胜算实在不多。
       □胸有锐气,心有底气,骨有正气,面有和气。日有静气,夜无闲气。则何愁大事不成。
       □人生有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多无成就,亦无烦恼;功利境界,主观为己,客观利人;道德境界,主观为人,客观立己;天地境界,敬天爱人,普渡众生。
       □人之一生,可分五段,每段自有情趣:童年烂漫,少年轻狂,青年博大,中年简练,老年淡远。
       □领导对下属的尊重,谦和为下,激赏为上。故善驭下者,唯须懂得用欣慰的眼光看到部属的一技之长,微末寸功,点滴进步。■
       【若璇荐自《磨剑斋哲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