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世象杂记]送还是不送,这是个问题
作者:江曾培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8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哈姆莱特有一句著名的自白:“生还是死,这是个问题。”
       哈姆莱特生活在“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他的父王被害,母后被占,王权被窃,国内一片乌烟瘴气,“像一座监狱”。他有意报仇雪恨,重振乾坤,但又优柔寡断,踌蹰莫决。如果他选择“生”,可以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苦难,但将“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若选择“死”,默然忍受命运暴烈的毒箭,那么,一切都会“睡着了”,心头的创痛可以从此消失,但这样,将无法扫清人世的苦难。因此,他心里不断地矛盾着:生还是死?
       在犹疑不决中,哈姆莱特最后与他要消灭的恶人同归于尽,造就了一曲经典的性格悲剧。
       如今时代不同了,要考虑“生还是死”的问题不多了。然而,令人左右为难的矛盾,还是不断碰到的。在社会交往中,“送还是不送”,就是一个恼人的突出问题。所谓“送还是不送”,是指要不要送红包。有位求职者张先生,为了赶在民工返潮前把工作定下来,他大年初一就回上海,付300元给一家中介公司,希望找一份酒吧侍应的工作。随后到一家酒吧应试,中介公司暗示他要准备几个红包送给“关键人物”。张先生在这方面花过冤枉钱,送出的红包往往打了水漂。这时,“送还是不送”,又成了一个问题。不送,面试十有九成会被刷;送了,也可能是蚀本生意,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为此,张先生辗转反侧,费尽了脑筯。
       这种送不送红包的矛盾,表现在病人住院时就更加突出。一个朋友住院开刀,在受病魔折磨的同时,也为送不送红包而苦恼。不送吧,在当今红包成风的情况下,自己成为“另类”,可能会影响治疗;送吧,只送主刀医生一人,反而会得罪其他医务人员;全送吧,不仅负担不起,而且会弄得风声很大,有损医务人员形象。他也为此在病床上辗转反侧,一时难以定夺。
       红包,在本来的意义上,是亲友间的一种礼尚往来。它是一种情谊的表现,是无功利的,是有来有往的。如今求职求医要送红包,则是一种交易,一种不正之风,一种商业性贿赂,是原有红包的异化。尽管社会主流意识是反对这样的红包的,但红包现象却一直在泛滥,成了许多行业的潜规则。这样,也就使不少人明知其不对,在遇到自己有所“求”时,也不得不考虑:送还是不送?
       这也许可视为送红包者的“性格悲剧”。尽管清除送红包之风,首先要打破行业中的有关潜规则,使有关职能人员不能受红包,不敢受红包,不愿受红包;送红包者大多是被动的,是不得已而为之,不宜把板子打在他们身上。但是,一切求职求医以及其他方面有所“求”的人,都按法规办事,只信前门,不走后门,根本不考虑红包的送与不送问题,则也会成为抵制红包风行的强大力量。
       有一首名叫“左右为难”的歌,说“一边是友谊,一边是爱情,左右都不是,为难了自己”。而送不送红包,则最好不要“左右为难”。因为,它的“左右”并不是“爱情”“友谊”等,而是一边是正气,一边是邪气,人们无疑应当扶正抑邪,不作“送与不送”的犹猭,而坚决“一边倒”,如此也可省却在送红包上的内心痛苦了。■
       【廖伟荐自《文汇报》2008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