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第一卷:时间的喧器与宁静]都市众生态的审美感知
作者:干天全

《星星·诗歌》 2005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最能集中和代表现代文明的都市,生活着各阶层的人们,他们的生存状态标榜着时代文明的程度。面对商品社会和激烈的生存竞争,都市众生活得并不和谐轻松,更说不上诗意地栖居。但追求诗意生活和捍卫诗意的诗人无论处境如何,都在用心灵的眼睛对都市众生态进行审美感知,从不同的视角洞穿困扰生命的迷障,去发现生命自由的文明通道。
       谭延桐诗里的鱼,让我们联想到芸芸众生的生存空间和不幸命运。都市林立的高楼和琳琅满目的商品显示着它日益的繁华,但不是所有居住都市的人都能分享这样的繁华。尤其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他们付出了艰辛的代价,却衣食困难,身居狭小的陋室,他们的生命消失,就像小缸里的鱼一夜之间死得不明不白。鱼是自由的象征,自由是人的天性。而自由往往只是现代人的一种理想,没有宽松和谐的生存空间和必要的物质保障,自由只能幻灭。不知是“自杀”还是“他杀”的鱼表达了现实生活中的幻灭感,诗人“把它的身影葬在心里/把它的自由葬在血液和骨髓里/就觉得它仍在游动/仍在吐着透明的水泡/如同我的幻想的水泡”廿《又有一条鱼死了》卅水泡是会破灭的,时间和念头成为水泡自然也会破灭。人和鱼都需要足够的生命资源,“一缸水”不能维持生命更不能保障和实现生命的自由,因此,经过幻灭后诗人渴望“一池水/或一缸水,或更多的水”。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听到了困境中的人对宽松和谐,自由生存的强烈呼唤。
       都市生活里有另一种特殊的生存空间,那就是各行各业、级别高高低低、规模大大小小的“机关”,这里是权力、主宰的象征,也是安稳吃皇粮的地方,许多人羡慕向往这个空间,使尽浑身解数拼命地想往里挤。“机关”的生态真有这么大的魅力吗,孙建军撩开“机关”的面纱,让我们看到“所谓机关,就是纸的围城/一纸任命,一纸调令/总是让人唏嘘不已,抑或触目惊心 /刀尖上的舞蹈,薄冰上的行走/总丰富着那么多的表情”廿《命薄如纸》卅。体现权力的“纸”在左右机关人的关系和主宰机关人的命运;被权利的“纸”异化为纸的人“要学会低头的样子其实很不容易/要能任人涂鸦而不动声色 /要能翻来覆去且文质彬彬”。摧眉折腰,任人摆布,不少人的结局自然是命薄如纸。“纸”及“纸的围城”的意象新颖深刻,虽不能将机关族的生态一一揭示,却也让人为他们感到几分悲哀。与《命薄如纸》相映成趣的是王斯平的《黄河谣》。诗中描绘的伪君子嘴脸令人厌恶,“你想每一朵花都向着你开放/你想每个人的肩膀/都能为你抬轿/出人头地当然是件好事 /看你居高临下的样子 /你可可笑 /你装得像一个圣人/敲着木鱼传经布道/看着你贼一样的正经/你可可笑”。心术不正却道貌岸然,自以为是的伪君子确实滑稽可笑,这种人的伪装一旦被剥去,就露出了丑恶不堪的灵魂。
       拜金主义盛行与人欲横流的时代,都市必然开出形形色色的恶之花。波特莱尔写的恶之花表现的是已经远去的时代的社会病态,而欧阳美书写的恶之花却是眼下社会的病态,“在一座相信命运的城市里 /漂洋过海的酒 /堆砌在城南。“南门出富人”/妈咪和小姐,鼓手与歌声 /是它的特产……”廿《城南酒吧》卅宁静安详已被喧嚣淹没,靠酒精与肉欲刺激神经的人们空前的空虚和浮躁,灵与肉受到“大面积烧伤——醒来后也不觉得疼痛”。在贪图享乐的世风中,权钱交易,寻欢作乐,许多人对人性扭曲、灵魂堕落已麻木不仁,随时能看到的是“官府菜、海凌阁,红月居/信息在交流,感情在完成”廿《红照壁》卅。耿国彪在最现代最繁华的大都市里悲叹“那么多灯红酒绿的歌声 /那么多深爱夜色的人们……在黑暗的水光明的灯和落日的骨灰 /在冷漠的宫墙外和环行的孤岛中/我看到了欢笑褪去的颜色”廿《什刹海的傍晚》卅。而在城市阴暗的角落或人行天桥上,时时传来“城市之外的口音/防不胜防地乞求和叹息廿《红照壁》卅,那些生活无着,跪在地上伸手乞讨的人放弃做人的尊严,在人们不屑或怜悯的眼光中,“跪天地,跪父毋/也跪众生的双膝 /像一块坚硬的石头/硌在城市的软肋上”廿何志向《为生活长跪不起》卅令我们的胸腔“雨天痛晴天也痛”。面对城市的种种病态,还有良心良知的人就不得不时时地心痛。在颓唐沉沦光怪陆离的现实里,诗人的心灵忍受着沉重的痛苦去写社会的疼痛,以丑来反衬美的失落,或者说在为美被丑所代替的现实唱着哀歌。
       都市生活离不开写作的文人们,写作是一种高级的生态,但不要过分地追名逐利,争着去当“大师”。当代“大师”辈出的现象构成了都市的一种虚假文明。曹雪芹生前没有奢望建立“红学”,当个什么大师,而他死后至今掘他墓吃他肉啃他骨的“红学大师”层出不穷;钱钟书生前反对别人称他为大师,掀起“钱学热”的人们却有不少自以为是“大师ⅰ;褂惺摈值恼饷叛敲叛г诓欢嫌肯帧按笫Α薄R藕兜氖牵嗣侨闯3T凇按笫Α钡氖橹蟹⑾忠黄胺闲妗焙屠K谴笫Γ嗣切枰裁囱拇笫Γ费油┧荡笫κ乔鬃越ㄔ炀窕ㄔ暗娜耍安挥帽鹑艘淮缤恋兀膊挥帽鹑说囊豢樽┦?/从早到晚,他就那样挥汗如雨/几十年过去了,花园/终于有了规模……他的名字被许多的鸟儿衔着飞来飞去/一不小心,他的名字就落地 /开花了……他写下的文字/早已被有力气的人/搬进了肺腑里。”廿《大师》卅这样的大师不知会不会令那些靠吃死人养肥自己,靠剽窃他人成果,靠包装炒作自己成名的“大师”汗颜,也许不会,因为伪大师们的脸皮都很厚。时代不会产生很多的大师也不需要很多的大师,倒是需要文人们像大师那样辛勤劳动,乐于拓荒,能写出植入人们肺腑的各种鲜花,这样,人们就会拥有更多的精神花园。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都市的规模迅速扩大,人口剧烈增加,都市生活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都市诗应多角度、更丰富地表现众生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状态,视野开阔地对都市文明进行审视与批判,真实地传达诗人的爱憎和具有现代性的审美感知。这卷诗的篇幅有限,不可能全方位地展现出都市的众生态,但我们从不同的诗人的作品中,感受到了诗人与众生的困惑和希望。诗人发自心灵的无声倾诉,让我们从时间的喧嚣中走进宁静,不得不思索怎样面对美丑并存的现实,怎样去寻找和拓展适应生命自由生存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