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独家特稿]时代的三棱镜
作者:赵文广

《长篇小说选刊》 2008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折腾》汇聚了一批在商海中起伏的人物,王家瑜在其中担当了叙述者。王所讲述的各色人物大都有过辉煌。然而最终败的败、死的死、逃亡的逃亡,或者心理扭曲,或者继续折腾。王家瑜家族和家庭的兴衰起伏,又从侧面反射出乡村的衰落和知识分子的迷惘,其背后则是文革隐约的影子和改革开放的背景。呈现出国人在这个喧嚣时代中的生存状态。
       整体上看,小说并无环环相扣的情节主线,而是以主人公王家瑜十数年商海沉浮后的人生感悟,或曰以“思”为基点,放射状地将众多人物和他们的命运聚拢到他的“思”上来,因此而引出许多人物的故事和命运。这些人要么在他的心史历程中留下早年的深刻痕迹,无意中成为推动他改变命运的动力;要么是他踏入商海后所遇,由他“折腾”的生活而构成的人际环境。
       小说真实的记录多于知性的虚构,由“思”而选择的真实记忆,尽管带着明显的个人主观判断,但还是与中国人的公共经验产生了密切衔接,正如作家出版社社长何建明所说:“它像一面镜子,每个人从中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是王家瑜的个人精神史、奋斗史,也是个人精神现象所展示出的社会生活史,社会发展史。而对于具体的真实。读者可以见仁见智。
       小说以主人公的结局开篇,开篇就宣告他的商业帝国梦的失败。9·11倒塌的双子座,把这个中国商人刚刚实现的走向世界的辉煌梦想击得粉碎。这可以说是偶然,是一个意外,但用这样的笔法开篇,作者是藏着心机的,这心机便是他要以此开始挖掏这一偶然中的必然。
       于是,话从十九世纪末江西铜鼓县黄陂王家诞生的男孩讲起,交代出了王家瑜这悲情的半生。随即逆流而上,呈现了父辈广阔的家庭和社会悲剧,因此王家瑜孤胆英雄的宿命似乎成了必然的传承。其实不然,不只王家瑜和他的家族,书中的一批商海精英,乃至政治精英,都有着与王家瑜差不多的精神背景,和欲望与报负难以界定的意志冲动。他们的结局在小说叙述者——王家瑜的眼里也无一不笼上了一层黯淡的光辉。从中。我们看到这个折腾的年代里一批折腾的人物。他们追随欲望与抱负的人生交叉起来,造成一片狼烟四起。最后留下一地鸡毛。似乎谁也无法摆脱风尘仆仆的状态,而前路在何方,其实最后连他们自己在兴奋状态时也明显地感觉到了这是一个悬念。
       在王家瑜的“思”中,粉墨登场的各色人物,各自执着地扮演着自己被安排的角色,在所属的空间里走来走去。他们之间原本并无关联,因王家瑜的“思”而偶然产生了碰撞。作者在每个角色甫一登场时便将他们各自的结局告知观众,这样的手法也是为了他的“思”的需要。当我们猜测这些人物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绝境的,在随后的阅读中,我们便跟随每一个角色走进我们已知的那不可调头的死胡同。幸运的是,我们可以回头,回头发现这条路我们并不陌生。
       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因果代替了环环相扣的情节,小说以悲剧的风格呈现了王家瑜等人失败的必经之路。好比七彩斑斓的世界终究是由七色光组合而成,《折腾》作为一个三棱镜,透过它,商海中散射出了这个时代的种种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