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负暄琐话]向“路乞”先生致敬
作者:沈 栖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8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除了《新闻联播》,我平时很少看电视。这回,却被一位法国老人捡拾垃圾的故事所感动。片头已过,只见画面上这位老人正带领着上百名志愿者在南方的一座城市沿路捡拾垃圾。志愿者中有教师、警察、官员、学生。在他和志愿者们的感召下,不少路人也自觉加入了捡拾垃圾的行列。一路走来一路整洁。
       报道介绍,这位法国老人是法学博士,曾于上世纪80年代第一次来到中国讲学,对中国文化颇感兴趣,退休后定居中国,还和一位中国妇女喜结连理。身在中国,他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字“路乞”——“路边的乞丐”。名字起得并不文雅,但他的行为却极为高尚。路乞很喜欢这座南方小城,历史建筑和淳朴之风,让他每每陶醉。但是,不敢恭维的是这座城市的卫生太差,路乞常为街头随处可见的垃圾蹙眉不已。路乞刚开始捡拾垃圾时,包括他夫人在内的熟悉他的人都不能理解,旁人更是对这个老外的“另类”行为侧目,但路乞乐此不疲,持之以恒,他说:“我重视我的‘环境’。我只希望我生活的城市更干净,更美好。”
       社会学常识告诉人们,“社会”是一个集成概念,它是由无数个个体组成的。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生存环境,除了家庭、工作、学习之类的固定场所之外,他的生存环境是流动的。路乞所重视的“我的‘环境’”正是这种流动的生存环境。这种环境需要靠每个个体来保护,而且需要像路乞那样,从我做起。虽说他受到了自己夫人的质疑(这样的行为对于城市环境的改善究竟能起多大作用?),受到了众多行人的鄙夷。但路乞的可贵之在于,义无返顾,一以贯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路乞的行为感召下,这个城市形成了一支捡拾垃圾的志愿者队伍。路乞优化了自己的生存环境,同时也在更大范围内美化了众人的生存环境,提升了这个城市的环境质量。
       毋庸讳言,中国一些城市街头垃圾比比皆是,废纸屑、烟蒂、易拉罐、果壳瓜皮等等,随处可见。何以故?倘说中国人不讲卫生,看来也未必。就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范围内的“爱国卫生运动”不知搞了多少回,改革开放以来,包括“五讲四美”在内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也整整30年了。将乱扔垃圾之类的陋习仅仅归之于“不讲卫生”似有隔靴搔痒之虞。作为一个中国通,路乞在中国有许多朋友,也去过很多家庭。他很坦率地批评道:“一些中国人的家里是非常干净的,可是一出家门几步远就很脏了。”很显然,这不是卫生习惯的问题。那么,是什么问题呢?窃以为是公德私德的问题。恰如谭嗣同所说:“中国人有一个弱点,注意私德,但是不注意公德。”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缺乏讲公德的生活习惯,尤其体现在公共环境卫生问题上。“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正是这种只讲私德、缺乏公德的心态特征。在这种唯“小天地”为重的自私自利卑劣心理驱使下,置“大天地”于不顾的粗俗的非公共卫生行为自然产生。还是路乞说得深刻:“我要捡拾的不只是路面的垃圾,还有人们心里的‘垃圾’。”自私自利、缺乏公德,正是一部分中国人心里留存的“垃圾”!
       人们常将讲究公共卫生与文明联系在一起。这自然很有道理。何以文明?以“文”而“明”。文,就是人的教养,人的精神性,就是人追求真善美,追求自我完善的同时也完善他者的气度和抱负。今人眼中文明的含义越来越肤浅,越来越被制度器用这些表面文章所遮蔽,似乎经济规模之大小、摩天楼群之高矮成了决断文明与野蛮的标准。其实,在一个城市,生存环境如何折射出那里人群的教养,大而言之,它还凸现着文化的水准和丈量着文明的程度。道路再宽,楼宇再高,商品再多,人流再涌,一片繁荣,但在公共卫生上“缺一只角”,那么,它离现代文明还将会有一段不小的差距。路乞的行为在告示世人:如何缩短这一差距,与现代文明同步。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要虔诚地向这位老外致敬。■
       【逸人荐自《上海法治报》2008年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