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只眼观人]张释之的眼光
作者:李恩柱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8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张释之是汉文帝时代的名士,字季,南阳堵阳人,因德才兼备,汉文帝任命他做了谒者仆射,史书有传。《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云,有一次,张释之跟随汉文帝出行,登临虎圈,皇帝询问登记册上的禽兽情况,上林尉全都不能回答。看管虎圈的啬夫从旁代上林尉回答了皇帝提出的问题,全面而详细。于是文帝命令张释之让啬夫做上林尉。张释之过了一会儿上前说:“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审也。”汉文帝不愧为不错的封建帝王,称张释之的意见为“善”。
       如果把张释之的意见归纳起来,他谈论的其实只是一个影响问题。他担心啬夫成功后,“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用白话讲,就是怕如此一来群起效尤,都去注重口头表达是否流畅,却不愿意做实际的事,摆花架子之风因此大盛,务实之风衰落颓靡。张释之的这个见地是切合实际的,人们常说的“学样儿”指的就是这种情况。《战国策·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中郭隗给燕昭王讲述的那个“千金市骨”的故事,从这个角度讲,其实就是利用人们心理上的这种趋向。故事说,一个人替国王去买千里马,结果花五百金买了死千里马的马头。国王自然怒气冲天,那个买马人却说:“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这个情节与张释之在虎圈之事上的经历虽然一点也不相同,两人所言的实质则惊人的一致,都是利用一次实际行动影响人们的心理判断进而招募他人的事。郭隗距今已有两千余年,剖析政事的智慧却如此伟大,你没有理由不相信中国文化是早熟文化。
       张释之的观点取自古人也好,独创也罢,能看到“影响”,说明他不是一个任何事都“惟上”的臣子。古往今来,不管上面的话是对是错,一味执行的做法很流行,至今市场仍大。“影响”所及,常常是铺天盖地,一万条理论也抵不上一次行动。《书经·大禹谟》说,按照事情的道理去做,就会吉庆;逆着道理而行,灾难就会降临。话是不错,不过仍旧是道理,只有当道理与结果相一致时,人们才会对道理顶礼膜拜。人,不都是依理而行的,更多的是照前例做事。
       有时人们不是不知道事物发展的基本道理,比如说前秦的苻坚听到下面的报告说,蝗灾之年上田亩收七十石(合现在的1400斤),下田亩收三十石(合现在的600斤)就深信不疑,不是他不明事理,而是他根本不想听真话,结果认认真真听假话,对国情的所有判断都建立在假语村言基础之上,结果招致更多的虚言假语。一个又一个的不利因素叠加起来之后,最后就会招致失败。苻坚成为后来的苻坚,原因当然在于他没有汉文帝的胸怀,自取灭亡。不是前秦所有的臣子都没有张季的深远目光,实在是苻坚喜假言恶真语的行为已经造成影响,流风所及,只有假话的市场了。既然讲真话会遭贬谪,会掉脑袋,臣子们索性学个乖,装聋作哑,什么事也不言语了。到这个份儿上,失败就是必然的了。■
       【舒晴荐自《湘声报》2008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