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化]最好的地标: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
作者:俞孔坚

《新华月报(天下)》 2008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俞孔坚(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2007年“世界青年建筑师奖”获得者,其主持设计的秦皇岛汤河公园“绿荫里的红飘带”获得2008年世界建筑大奖。曾任淮安“中国南北分界线”设计师)
       给城市找一个地标实际上既很难、也不难,因为这样一个标志通过两个步骤来决定:一个是自然的地理生态环境条件,自然条件决定了人是怎样发展文化来跟自然相适应,这种特色被大家都认同了,就形成了城市的一种标志性的东西。第二个是历史形成的城市特色,有什么样的历史,他自然就慢慢积淀下来,最后形成了城市自己的特色。
       地标不见得是最昂贵、最巨大的东西,而应该是有特色的东西,同时这个特色要得到广大人的认可。原来我做的南北分界线就是一个破桥的利用,目的是人们都可以使用。桥正好在河的南北,我在桥的一侧用冷色调、一侧用暖色调的,就这么简单,可能几十万块就够了。我的方案里没有现在的这个球,当地强烈的意志是要加个球上去,加不加球我控制不了,中国的设计毕竟属于弱势的。
       地标一定要真实地反应这里的文化、这里的自然。
       当下,我认为有三种意识造成了地标文化的误区。
       第一种就是暴发户意识。兜里钱太多,就想搞个最大、最豪华的东西,他要彰显自己的身份,但这个身份彰显出来只有一个价值观:他是一个暴发户。第二个是长官意志。谁权大,谁说了算。这也是中国封建遗毒:不尊重平常的人、平常的事,把非常的东西看得很重。第三个价值观就是小农意识:攀比,比较。小农因为很穷,所以就特别向往华贵的、特别爱攀比,这就形成了城市之间的竞争、攀比。
       我有一个理论叫做“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你足下的文化是最真实的、最代表你们城市的,当地的野草是最代表这个城市的。如果每个城市都用自己的野草和他自己沉积的文化,而不是去外面搜珍猎奇、去装点自己,那么这个城市就显现了自己的特色。
       譬如说我家村头的那棵大樟树,这樟树是自然的,却被赋予了好多故事、好多精神,我就把它当作一个地标——但这个大樟树被砍掉了。每个村庄都有一棵风水树,这就是每个村的地标,它指引人在大地、空间和社会上有一种归属,有一种认同感。我最喜欢青藏高原茫茫荒原中突然看见的一片巾幡,巾幡底下是玛尼堆。这个地标是人民来建的,是乡土的,它在形成过程中包含了所有人的一种文化认同,这个地标是真的有价值的。
       地标一定是乡土的,是人跟土地的精神联系,是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所以说,村头的那棵风水树和青藏高原上的玛尼堆,那是最好的地标。
       (摘自《新周刊》2008年第20期,标题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