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社会]职场裁员,谁是下一个?
作者:邢少文

《新华月报(天下)》 2008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覆巢之下无完卵,当美国华尔街成群的金融精英抱着纸箱从办公室走上街头时,在中国,一场从金融到实业的职场变动也已在所难免。
       金融、地产、IT、航空、电力等等行业,昨日看起来还风光无限的精英和白领,如今面临的却是一个很油盐酱醋的问题:裁员潮会不会来临?明天谁将有可能失去饭碗?
       金融职场辟谣忙
       10月13日,互联网上刊出的一幅几名华尔街金融从业人员在街头卖艺的图片,在中国金融从业人员中到处传阅。
       自雷曼破产清算的消息传出之后,在中国的金融行业,那些一年前还利润丰厚得令人眼红的企业便开始忙着对减薪和裁员的消息进行辟谣。从投行到券商,从基金到银行,中金、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广发证券,汇丰(中国),无不深陷减薪和裁员传言漩涡。
       市场的敏感神经最先为中信证券所挑拨,10月14日股市收盘时,中信、海通、国金等龙头股均以跌停报收。而对其形成“垂直打击”的是关于中信证券降薪20%的传言。紧随其后是关于中金公司投行部门将裁员1/6的消息。
       虽然这两家公司的对外发言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否认了降薪和裁员的消息,但这并不能说服行业内正在日益明显的感观。
       在众多的降薪裁员消息中,投行部门被认为是最有可能首先波及的部门,这些部门人员在市场好的时候,人员多,收入高,年薪百万之上者比比皆是。而随着上市、再融资项目的停滞,这个部门是“最闲的”。
       今年以来,受房地产泡沫危机的影响,多家大型地产商在香港的IPO以及公司债发行已经暂停,同时,近期A股的IPO已经变相暂停。据统计,截至目前共有34家公司的IPO方案经发审委审议通过但尚未发行,此外还有300余家公司在排队等候过会。
       而根据汤森路透统计,截至10月13日,券商行业来自内地IPO和再融资的佣金收入分别为26.75亿元和11.92亿元,同比下降了60.9%和68.8%。
       在降薪和裁员的忧虑中,被认为最“坚挺”的,大概就是基金公司了,在熊市里,大基金的日子一般比券商好过,工资也比较高。
       与并未普遍到来的降薪和裁员相比,目前,比较明确的是,金融行业的就业通道已经变得非常狭窄。根据跨国人力资源公司翰德公司最新发布的2008年第四季度的中国地区招聘意向报告,银行及金融服务业的招聘意向已从第三季度的64%下降到第四季度的50%。
       “这是比较早一点的调研结果,根据我们最新从客户处获得的信息,大部分的银行及金融服务业的近期招聘计划都已经冻结,就是不再新招人了,而在外资银行和一些内地投行中,已经开始出现了裁员的举动。”翰德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刘倩对记者说。
       国内招聘网站智联招聘的数据分析也显示,金融行业招聘信息中,客户经理/主管、保险精算/产品研发、储备经理人,这三类职位的人才需求呈现出明显减少的趋势,9月份与8月份相比分别减少了3.88%、4.44%和12.96% 。由于上海、北京两地机构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这三类职位需求减少更为明显,储备经理人职位需求减少幅度都超过了15%。
       地产就业的窄门
       除了银行和金融业,房地产行业估计是今年以来景气度下滑最厉害的行业之一。伴随着“地产寒冬”的到来,这个同样曾经风光无限的行业从业人员,也过起了打算盘的日子。
       万科员工因被解聘和对离职金不满而自焚的事件被业内看成是这个行业近10年难得一遇的“寒冬”中之冰山一角。而中原地产的裁员消息,则被认为是多米诺骨牌即将展开的一个先兆。
       中原地产董事局主席施永青于10月22日公开说,目前中原在香港有200多家分行,每月有5至6家分行关门,而公司对每个员工都分有一个任务额度,如果做不到就自动淘汰,在这个过程中就出现了所谓的裁员。现在香港中原营业部的人员减少了10%左右,每月都有100多人离开,3个月就有500多人,而且目前中原不再进新人。
       而眼下,裁员和降薪风潮已从中介向开发商波及,“地产经纪、物管经纪的流动性正在降低,而销售、业务人员的流动率正在增高,被动离职率(被裁)在增高,而主动离职率正在下降。裁员和合并岗位的举动正在出现,裁的主要是是行政、客服、财务、人力资源等职位的人员,还有开发人员转岗,长期休假。”
       降薪则是一种普遍现象,早在8月底,中海地产便已向各区域公司和地区公司下发了将在下半年把管理费用指标下浮 20%的通知。
       王知白判断,房地产职场整体的影响正在朝着三个方向走:一是薪酬预期降低,高薪挖角的现象减少。二是对人员素质的要求提高。三是需求量出现倒置,不再像以往一样供不应求。
       
       从IT到制造
       当下游的制造业被金融危机、出口退税、新劳动法、原材料上涨等一系列的负面因素搅得鸡犬不宁的时候,上游的I T行业不可避免地也被拖累,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正在变得越来越“I am tired”(我很累,简称IT)。
       联想集团计划在全球裁员50人的消息中虽然没有包括中国大陆,但仍如一颗深水炸弹投入国内IT业界。而境况更为惨淡的,是景气度早已下降的软件服务业,关于用友、金蝶裁员的消息也在业内流传。同样不可避免的还有互联网企业,包括酷6、土豆网、阿里巴巴、博客网也纷纷传出裁员的消息。
       “去年广州分公司签了800多万的单,回款400多万,今年到现在一共才签了96万,回款不到30万。”在一家总部位于北京的软件公司广州分公司任职的钟辉(化名)告诉记者。
       钟辉所在的这家企业主要做ERP软件,客户大部分是大中型制造企业,一年之前,他还在激情高昂地与珠江啤酒、珠江钢琴、广西玉柴等大客户频频接触,今年则是“一点希望也没有,小企业就更不用说了,几十万块钱的单十万八万送出去,人家都不做。”他说。
       年景好的时候,一荣俱荣,年景不好的时候,一损俱损。如今,除却银行、金融、地产这些以往被称为高利润高收入行业的职场正在产生地震之外,一些以往也同样被列为高利润高收入的实体经济领域(如电力行业、航空公司、钢铁行业等)也刮起了裁员风。
       3月,国电重庆恒泰发电有限公司万盛电厂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已经开始减薪30%,基层减薪20%;湖南华电长沙发电厂减薪也是从3月起,幅度是20%;武汉青山热电厂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减薪30%,基层员工减薪10%;在电力行业,领导的降幅高于基层员工,而火电厂又是减薪重灾区。
       7月,南方航空公司高调宣称下半年减薪10%,涉及对象包括基层以上全体管理人员,减薪是该公司13亿元运营成本压缩的一部分。
       8月,另一个高调宣称减薪的是国电集团,这家公司的领导人说,因为经营亏损,公司领导要带头减薪30%。而在电力行业,一些没有宣布减薪的公司也在降低奖金标准。
       10月,国内钢铁三强之一的武钢集团声称正在酝酿公司内部的降薪事宜,普通工人降薪20%,而处级及处级以上干部降薪幅度则将达到50%。
       当这场危机如瘟疫般从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扩散的时候,零散的、此起彼伏的裁员消息,似乎在昭示着暗潮的涌动。
       职场规划走向
       随着宏观经济的持续降温,危机影响的进一步扩大,面对可能更为困难的2009年,失业潮会不会到来,是一大考验。
       在金融和地产行业,翰德公司的刘倩和太和顾问的王知白都表示,明年裁员和降薪的情况将会加剧。
       “在危机之后,大家也开始考虑金融体系中的‘道德标准’。华尔街,包括欧洲的金融市场都在考虑金融机构需要怎么样的高级管理人、CEO、CFO,如何防范和控制风险变成现在更多金融机构的话题。怎么样的金融机构文化是值得推崇的?以往的激进、激情、冒险等等都是银行家的最好体现,现在还会是这样吗?也许银行会设置更多的风险控制部门,招募更多的审计和内部控制人员。”Eliot-Elixir Associates-PE/VC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合伙人张璐认为。
       有部分企业则趁着这个时候,逆势储备人才。据称,由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市人事局牵头的“海外金融人才招聘团”将相继前往美国纽约华尔街、英国伦敦金融城招聘包括风险管理和控制、资产管理、产品研发、基金经理、行业研究、金融工程、衍生品产品、养老金受托业务等15类上海市紧缺的中高端金融人才。至今已有15家中央在沪金融机构和上海市属金融机构,涉及银行、证券、基金、资产管理等共推出了110余个需求岗位。
       “中投、中金这样的大投行可能会有这方面的需求,目标一般瞄准的是在大型金融机构任职的中国人,要求是要有中国经验,懂得中国的游戏规则。”刘倩说。
       在他看来,年景不好的时候,职业规划的走向要么是去读书,继续深造,要么就找一个差一点的公司。事实上,在一些券商内部,正在趁着这个相对空闲期间对核心员工进行培训,加强员工的忠诚度。
       选择继续深造是很多人的想法,来自中山大学管理学院EMBA招生办的消息称,今年的招生不降反增。“这个影响是周期性的,这个时候无论是企业,还是职员,都要做好自己的职业培训和规划,再过几年,行业景气度一提升,供需又会旺盛起来,提高自己本身的技能,是应对之策。”王知白认为。(邢少文)
       (摘自《南风窗》2008年第23期,作者为该刊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