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直面现实]从布莱尔“走穴”说到“某寺CEO”
作者:刘绍楹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8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布莱尔,是那位大名鼎鼎的英国前首相吗?没错。11月6日下午5时,这位卸任不久的大人物来到东莞市松山湖顶级别墅区“锦绣山河”,应某开发商之邀出席商业活动,以他那极具亲和力的微笑作秀、演讲,前后不到两个半小时,就把50万美元装入自家腰包(《广州日报》11月7日、8日)。对此,连远在英国的《金融时报》都有些不解,在一篇文章中发问:为什么人均收入远远低于西方富裕国家的中国,却成了布莱尔、克林顿等离任政要们淘金的金矿?
       接着这个发问作一下思考,我想能找到的原因不外乎两个。其一,从好听的方面说,中国人好客,也说明中国经济确实发展了。穷的时候还讲究“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现在比过去富裕了,闲钱也多了,向外大撒手的气魄自然也大了。其二,是从不怎么好听的方面说,也算研究国民性吧,那就是国人似乎具有一种名人崇拜心理,对洋名人、政坛名人尤甚,总觉得对方有超乎寻常的魔力,有一种神秘感,见庙烧香、跪倒磕头,崇拜得几乎要五体投地。受这样的不良心理支配,种种令人不解的怪现象,也就接二连三地出现了。
       现在人们都喜欢谈论文化。对这个事件换个角度作分析,反映的是一些人内心深处的文化自卑。与外界交流当然是好事,但交流应该是平等的,相互的。如果只看到人家的名气大、“先前阔”,就认为对方一定各方面都高明,所以要秃子跟着月亮走,想办法沾一点光,给自己的脸上贴一点金,自己的企业也能沾上“仙气”而发达起来,所以,哪怕要付出金钱的巨大代价也在所不惜。这就是典型的自卑,不自信,也是一厢情愿的幻想。名气再大的洋人,来两三个小时、作个演讲,就真能够对自己、对企业的发展起作用?不能不令人怀疑,这钱花得的确有点冤。
       至此又想到不久前看到的一则新闻:某寺方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出语惊人,说为了便于和西方交流,“方丈”可改叫“CEO”,自己则是“某寺的CEO”(中国新闻网10月30日)。如果是外人开玩笑也就罢了,佛门弟子一本正经地论述这个问题,反映了什么呢?也是内心深处的文化自卑。佛教传入中国有千年历史,早已与本土融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方丈”这一称呼在内。而“CEO”意为企业首席执行官,与佛教根本沾不上边,所谓“某寺的CEO”云云,看似形象、实际是漠视传统,不讲文化。至于“方丈”称“CEO”便于与西方交流,究竟怎么不便,语焉不详,不好揣测,但佛教的对外交往史说明,这个使用了千百年的称呼,对于宗教交流并没有什么不便。挂上“CEO”的名头,寺庙的性质隐去了,看上去更像是个经营性、营利性单位,在市场营销方面无疑会有利得多。如果单纯从获得物质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反映的也是文化的自卑,即对传统文化的不自信,对西方物质利益的顶礼膜拜。
       有一句常挂在人们嘴边的话,叫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人在大步走向世界,融入“地球村”这个大家庭。而世界的组成是丰富多彩的,越是有自己的特点,才越会为世界增色;向外学习很必要,但不能只是想“借光”扬名,或学两个新名词赶时髦,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创新、发展能力。把心思放在这上面,把钱花在这上面,才是正路。■
       【冰雪荐自《民主》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