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直面现实]“人均”是“鸡肋”
作者:程学武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8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近来,翻开报纸,打开电视,发现“人均”一词频频进入我们的眼球。有国家公布的“权威”数字,有各地各部门照葫芦画瓢,推出的自己发展的“人均数”。一时间,有关居民人均收入标准、人均住房面积、人均消费指数等等关于“人均”的数字,如雨后春笋,闪亮登场,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人均到底是根啥样的骨头?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人均”就是把总数等分成许多份儿计算。这本是一件好事,值得赞扬。但对照时下屡屡见诸的文件资料、会议报告及媒体关于“人均”的论述,觉得“人均”大有泛滥和变味的嫌疑。一些地方和部门,不仅不结合实际,把“人均数”放卫星,还拉硬拽来,把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统统列入“人均”里,比如环境、绿化、城镇建设等,这些既违背科学依据,又混淆公众视听,有一种笑掉大牙的感觉。还有那些把持着国家公共资源的垄断行业,其收入之高,其福利之好,把他们的收入、福利与平常百姓的收入福利也进行平均,是不是有欺人之嫌呢?
       作为代表公众的大多数老百姓,肯定对“平均”一词给予希望。他们期望这些平均的数字,是真实的,是能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好处,而不是作秀的。而现实是,我们的“平均”让人如坠云雾。还是以居民收入为例,读者诸君均知道,在中国,贫富悬殊之大是举世公认的。据说百分之五六的有钱人,掌握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口财富。请问,在这样的贫富背景下,用“人均收入”来说事,那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我们有些地方之所以热衷玩“人均”的游戏,个中原因可能有三:一是片面强调某项工作重要。在他们看来,只有把某项工作采取“平均”来实施,才能引起各方面重视,从而确保工作任务顺利完成。二是热衷花样翻新。有些地方的领导者喜爱作秀,有哗众取宠之意,无实事求是之心,平时不深入实际,不作调查研究,对工作胸中无数。为了虚张声势,他们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能寄希望于搞一些“平均”,看似人人皆有份,实际不着边际,敷衍了事。三是从众心里作祟。看到这里搞一个什么平均数字出来,那里搞一个什么平均数字出来,自己不来个“平均”,就好像不时尚,不气派。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各种各样的“平均”数字应运而生。你搞民生就业平均数字,我搞下岗失业者收入平均数,你搞五个关于农业发展的平均数,我非来加速农村经济发展的十个平均数。一时间关于平均这个词纷纷登台亮相,呼朋引类,好不热闹。
       其实,“人均’一词的提出说明我们更重视人的个体了,但关于“人均”,我们还是要区别对待好,不要动不动眉毛胡子一把抓。关键要结合实际,合理、科学,便于操作。就一个地方和部门而言,所要做的工作恐怕难以计数,但真正需要投入巨大人力和物力的,也就那么几项。对真正需要投入巨大人力和物力的工作冠之以数字来证明,以期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那不仅是应当的而且也是必须的。现在问题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出于各种各样的考虑,动辄拿“人均”说事,其结果是相当危险的。首先,目标不明确。“人均”这个概念,对一个地方和部门来说,涉及地面很广,如果前置条件不具备,就盲目、强行地乱提,其说服力和可信度就不高,平均出来的平均也就必然遭到公众的质疑,到时候不知该怎样草草收场了。其次,助长了形式主义歪风。时下,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实施的人均主义,表面上是煞有介事,实质是跟风,摆摆阵势而已。“人均”提出后,要么虎头蛇尾,半途而废,要么朝三暮四,顾此失彼,到头来除了成为少数领导干部的“政绩工程”之外,积极的影响和作用恐怕就另当别论了。第三,损坏了群众利益。为应付各种平均数字的达标,基层必须倾注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样一来,不仅干扰和影响了基层工作,也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群众对此有微词也就不足为怪了。
       “人均”受热捧、被青睐,折射出一些地方和部门的作风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与加强。“人均”要提,但要慎重。关于“人均”这根骨头,里面的营养价值到底如何,要等到我们吃出味来,才能做出最终的评判。■
       【三三荐自《江淮晨报》2008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