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时政]我来了就是成功
作者:佚名

《新华月报(天下)》 2008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鲁胡拉·尼帕伊:为阿富汗赢得奥运首枚奖牌
       “我们国家多年来饱受战争之苦,我希望这块铜牌给我的国家送去和平的信息,给我的同胞带来快乐。”鲁胡拉·尼帕伊在男子58公斤级跆拳道比赛结束后坚定地说。
       在北京奥运会跆拳道男子58公斤级铜牌争夺战中,阿富汗选手尼帕伊以4∶1战胜世界冠军拉莫斯,为自己的祖国赢得了荣誉,从此在奥运会奖牌榜上又增添了阿富汗的名字。此前阿富汗在奥运会的最好成绩是由穆罕默德·易卜拉欣在1964年创造的,他在自由式摔跤中获得第5名。本次阿富汗代表团共派出4人参加北京奥运会。
       阿富汗饱经多年战乱,奥运会可谓变成全国国民的节日。不过由于资金缺乏,仅有一家名为“黎明”的私人电视台号称能进行“较全面”的现场直播,但尼帕伊比赛的录像后来在地方电视台反复播出,市民获知喜讯后击掌相庆祖国的第一枚奥运奖牌。
       10岁时,小尼帕伊看到哥哥练习跆拳道,他也开始迷上这项运动,一练就是11年。在家人和其他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去年和今年,他两次来华参加世界和亚洲锦标赛。去年,他还夺得在越南胡志明市举行的奥运会资格赛亚军。
       但在局势不稳的阿富汗,总体训练条件并不好,他说,“我们没有一个大的地方训练。我们的训练场不能洗澡,但是我坚持下来了,因为我喜欢这项运动。有时,我白天给别人理发挣钱,晚上训练。”(记者叶慧、实习生许咏怡)
       (摘自8月22日《新快报》)
       
       残疾姑娘创造“奥运神话”
       在奥运会这样的顶级赛事上,身体健全的人都很难取得参赛资格,何况是残疾人。然而就有这么两位身有残疾的姑娘,硬是在北京创造了“神话”。
       “单腿美人鱼”,这是人们对24岁的南非游泳选手纳塔利的昵称。作为首名取得北京奥运会入场券的残疾运动员,纳塔利甚至获得了比金牌选手更多的关注。在南非,她被誉为传奇式的英雄,年轻人心中的勇士。保加利亚《索菲亚回声报》报道说,16岁时,她差一点就获得悉尼奥运会的参赛资格。2001年,一场摩托车车祸导致纳塔利左腿膝盖以下被截肢。仅仅几个月后,她就咬着牙回到游泳池。南非独立在线透露说,纳塔利平时训练非常刻苦,每天要游16公里。2003年亚非运动会上,她与身体健全的运动员一同比赛,获得1银1铜;一年后又在雅典残奥会上夺取5枚金牌和1枚银牌。德新社对纳塔利在北京奥运会上的表现也颇为看好,认为她在号称“游泳马拉松”的女子10公里公开水域赛中有希望摘得奖牌,可惜未能如愿。
       事实上,这次作为南非代表队旗手出现在开幕式上的纳塔利,已经成为万人瞩目的明星。8月20日,10公里马拉松游泳比赛将正式开始,接下去将是属于纳塔利的战斗。虽然她只有一条腿,但按照比赛规则并不会受到特别关照。“所有你能做的就是走出去,把你最好的能力表现出来。我的目标是前5名。”
       素有“乒坛维纳斯”之称的波兰独臂乒乓球选手纳塔莉亚·帕蒂卡,今年只有19岁。在北京奥运会乒乓球的女团比赛中,纳塔莉亚让世界排名第10的香港选手帖雅娜赢得很惊险。5局苦战后,纳塔莉亚仅以微弱的差距落败。据法新社说,纳塔莉亚一出生就有残疾,右臂没有前臂,只到肘部。7岁时她跟着姐姐学打乒乓球,后来姐姐放弃了这一运动,她却坚持下来。2004年,15岁的纳塔莉亚在雅典残奥会上获得乒乓球女单冠军。今年2月的世乒赛女团比赛中,这位世界排名147的残疾姑娘居然击败了排名第6的新加坡名将李佳薇,一时引起轰动。法新社分析说,在奥运会女团比赛中,波兰夺牌的机会很小,但对纳塔莉亚来说,能参加比赛就是梦想成真。而且她很有可能在随后的残奥会上卫冕。
       加拿大《蒙特利尔公报》8月13日评论说,两个残疾姑娘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与身体健全的运动员同台竞技,靠的是她们的信心和勇气。纳塔莉亚的平衡能力肯定因为右臂残缺而较差,但她的腿部力量很强,强有力的奔跑可以弥补上身的不足。至于纳塔利,由于左腿没有小腿帮助推进身体,就好像一只船只有单桨划水一样,但是纳塔利并不抱怨什么。她在接受采访时说:“游泳是我喜欢做的事,我不会去想一条腿还是两条腿,当你参加健全人的比赛时,所有的人都是公平的。”
       (8月16日《环球时报》)
       
       达娜·侯赛因:“二手跑鞋女孩”的奥运梦
       一件旧运动服;一双从约旦旧货市场上“淘”来的二手“新百伦”跑鞋——它们的主人保持着伊拉克女子100米和200米短跑的全国纪录。
       2008年8月16日,北京奥运会女子100米预赛第2组,她第6个冲过终点。
       “如果我离开运动,我想我的生命就会停止。”伊拉克女孩达娜·侯赛因·阿卜杜勒-拉扎克以她对奥运梦想不懈的追求感动了全世界。
       经历过炸弹袭击,躲过了两次枪击,达娜的北京之路并不平坦。达娜带着自己的那双破旧的跑鞋终于来到了北京。而就在达娜似乎就要看到鸟巢中繁星般的闪光灯时,伊拉克与国际奥委会的矛盾激化。7月24日,国际奥委会取消伊拉克参加资格。“伊拉克运动员将不能参加北京奥运会”的消息几乎使达娜崩溃。
       看着自己的梦想化为了泡影,达娜忍不住流下眼泪。她的未婚夫兼教练优素福劝慰达娜:“你还可以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达娜回答更是让人们叹息:“但是谁敢保证我能活到2012年?”
       谁也不愿看到伊拉克在奥运赛场的缺席,在最后一刻,国际奥委会与伊拉克政府终于达成妥协,允许伊拉克奥运代表团参加北京奥运会。
       “参加奥运会是我的最高梦想,这次比赛将改变我的一生。”达娜在8月29日晚的那一刻喜出望外,没有什么能形容她那晚的兴奋之情。 (刘洋硕、李赫然)
       (《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第31期)
       
       “就算曾身患绝症,你也能赢得金牌”
       8月21日,27岁的荷兰人马尔滕·范德韦登夺得了男子10公里马拉松游泳的冠军。鲜为人知的是,他在7年前还是一个绝症患者。时至今日,他头顶上还有两个一元硬币大小的伤疤——那是白血病患者做化疗和骨髓移植的痕迹。
       而在明星荟萃的美国游泳队里,25岁的尚托大概算得上资历最浅的运动员之一,他在这一届奥运会上甚至都没有进入决赛。但他和夺得8枚金牌的菲尔普斯一样,被美国《时代》周刊列为北京奥运会最值得一看的100名运动员之一。
       他今年6月刚刚被确诊为癌症患者。尚托没有被和奥运会入场券同时到达的噩耗击倒。第二天,他仍然准时出现在训练场上。他心目中的榜样,是自行车运动员阿姆斯特朗。后者抗癌成功后,一举蝉联连续7届环法赛的冠军。
       8月13日,尚托在半决赛中未能进入前八,无缘决赛。但现场观众把最热烈的掌声给了这位身患癌症的美国小伙子。
       “我患有癌症,但癌症不会永远属于我,癌症不能控制我的生活,我不会被它击垮!”尚托赛后说,“能来参加奥运会,我就已经得到了一切。就游泳方面来说,我完成了来这里的目标——创造我的个人最好成绩,我做到了。这已经足够了。”
       同样身患癌症的,还有雅典奥运会冠军、世界排名第一的韩国射箭手朴成贤的教练文亨哲。今年50岁的文亨哲,去年12月被查出身患甲状腺癌,今年接受了抗癌治疗,但他没让自己的病情影响韩国射箭队的训练日程。
       “癌症也不能阻止我们争夺北京奥运会的金牌。”精力充沛的文亨哲说。
       而范德韦登的经验则是:“这证明了,就算曾身患绝症,你也能赢得金牌。”(记者唐勇林、实习生田国磊)
       (摘自8月22日《中国青年报》)
       
       英雄不怕年高
       1984年奥运会,法国自行车运动员让妮·隆戈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年头, 2008年8月13日,这位1958年出生、被其他选手亲切地称为“祖母”的法国老将居然第七次出现在奥运会的赛场上,获得第四名,未能再次站到奥运会领奖台上。不过对她来说,获得北京奥运会的参赛资格就是成功,能够参加奥运会就是一种享受。
       8月17日上午,经过两个多小时地艰苦拼搏,罗马尼亚选手托梅斯库·迪塔第一个跑入鸟巢。现场的观众对这位38岁的女子马拉松的新科状元惊叹不已。
       同一天,41岁的美国运动员托雷斯站在女子50米自由泳的领奖台上,她以0.01秒之差惜败德国选手斯蒂芬。面对银牌,托雷斯感到一丝遗憾,她诙谐地说:“也许我昨晚不该把指甲剪掉。”不到一小时,她又与队友携手取得了4×100米混合泳接力银牌。3枚银牌使托雷斯的北京之行完美收官。这已经是她第5次参加奥运会了,她说:“坚持和这些年轻选手比赛有很大乐趣,我感到的快乐丝毫不比我14岁时少。”
       20日在乒乓男单第二轮比赛中,瑞典老将佩尔森4∶2击败塞尔维亚选手卡拉卡舍维奇,顺利晋级下一轮。对于中国人来说,佩尔森并不陌生,他是与老瓦并肩战斗,跟强大的中国军团对战20多年的老对手了。当老瓦终于退役开起酒吧时,这位42岁的老将仍在乒坛鏖战。虽然,佩尔森曾表示北京奥运会以后,他将退役。但天知道,他会不会又出现在下一届奥运会上呢?
       “如果你有目标,就会始终保持年轻。”这是67岁的日本马术运动员法华津宽的运动哲学。他是本届奥运会上年龄最大的一名运动员,被称为“爷爷骑师”。法华津宽12岁开始学习马术,1964年他首次参加奥运会。当时23岁的他协助日本队拿到团体障碍赛第12名。时隔44年,法华津宽骑着他的坐骑“轻语”又回到了奥运会的赛场上,一如当年一样步态从容,精神抖擞。(万佳欢等)
       (综合《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第31期及8月21日《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