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科技]最出色的奥运一定是绿色的
作者:晓 阳

《新华月报(天下)》 2008年 第0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在现在的许多大型赛事之后,比赛场馆往往一片狼藉,纸片、食品、塑料瓶等垃圾随处可见。然而,早在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上,日本人就借助奥运会培养了人们爱护奥运场馆环境的好习惯。每场奥运比赛结束后,日本观众都把垃圾带回家,现场没有留下一片废纸和垃圾。这让全世界感到惊讶,在当时那简直像是一个传奇故事。
       到了今天,“绿色奥运”的理念当然不仅仅是指不要乱扔垃圾,它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在许多地方都要注意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办一届最出色的奥运会”是全中国人民的愿望。中国奥委会秘书长屠铭德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信心百倍,一定能把2008年的奥运会办成最出色的奥运会。”什么是最出色的奥运会?屠铭德强调,最出色的奥运会一定是绿色的,“如果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不好,不能算是最出色的。”
       ◆一个悉尼小女孩的绿色梦想
       1993年,北京在申办2000年奥运会时以两票之差输给了悉尼。悉尼获得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一位11岁的悉尼小女孩,因为她向国际奥委会写了一封信,表达了澳大利亚人民的绿色梦想,提出要把2000年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会”。这个想法获得了悉尼奥组委的认可并大力宣传,同时也打动了评委们的心。也就是在那年,“绿色奥运”的口号广泛流传开来。
       ◆国际奥委会保护一棵老橡树
       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各届奥运会的筹办过程中,各国都朝着建设的大型化和现代化大步迈进,却较少考虑这些建设对城市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这给主办城市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也直接影响了奥林匹克运动自身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国际奥委会和奥运会举办城市都开始重视环保问题。
       1993年,国际奥委会在建立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博物馆新馆的时候,就定下了不破坏周围环境的原则。当时为了保留一颗老橡树,设计者们多次修改施工方案,最终使得这颗老橡树得以保存。这一举动在国际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标志着绿色奥运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
       ◆为奥运会修建“生态走廊”
       国际奥委会在修建奥林匹克博物馆时保护了一棵老橡树,而北京奥组委修建的“生态走廊”可以展示和保护更多生物,激发我们保护生灵的热情。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占地面积达680公顷,分为南北两区,北区是自然野趣密林,南区是生态林公园。连接南北两区的,是一条生机盎然的“生态走廊”。
       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城市生态走廊,长200多米,宽60米至120米。廊桥上种植各种老树、灌木等植被,营造出适宜昆虫和小型哺乳动物生长的自然环境。通过这座桥,蝴蝶、蜜蜂、蚯蚓、蚂蚁、小鸟、萤火虫等,可以在南区和北区之间自由自在地活动和迁徙,动物的走动又将带动植物的繁衍,使森林公园成为一片原生动植物的乐土。
       ◆北京绿地大量增加
       到2007年年底,北京城市园林绿地比2001年增加了1亿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3%,人均绿地达到了48平方米。这不仅标志着北京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同时也象征着北京当初提出举办“绿色奥运”的承诺已经兑现。
       奥运申办成功以后,北京绿化部门根据“办绿色奥运、建生态城市”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大城市绿地、奥运重点绿化地区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美化工作,林木、绿地资源总量大幅度提高,初步建成了绿色隔离带、平原、山区三道绿色生态屏障,使北京初步呈现“城市青山环抱、市区森林环绕、郊区绿海田园”的优美景观,生态环境质量大大改善。
       绿色多了,除了呈现在人们视野中的环境发生变化之外,一些看不见的变化也在迅速增加,比如植物固定二氧化碳的功能及其效果。自北京申办奥运成功到2007年年底,北京新增的绿地累计固定二氧化碳量达1648.1万吨,如此大的一个数字是使北京空气质量和总体生态环境发生明显变化的一个重要缘由。
       ◆做好奥运会的清洁工作
       在奥运场馆的建设中,设计师们已经注意到将来的垃圾问题.提出对所有生产和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在各个场馆工地,施工方必须对工地建设污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回收利用,并建了密闭式垃圾站,对固体垃圾及时清运消纳,废旧电池、墨盒都要单独存放,生活垃圾也要分类封闭管理。
       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垃圾回收率将达到90%。这么高的回收率是怎样实现的呢?园内的垃圾通过分类回收后,会再一次进行分类,其中约有10%的无机垃圾会被运出园外,对剩余90%的垃圾将首先进行分类和破碎,加入混料后进行两次发酵,然后用它们堆肥,堆出来的肥料可以滋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中的植物。这样一来,森林公园内的大部分垃圾都可以自行消化了。
       北京奥运会期间,每天排向下水道的污垢会增加很多,因此必须及时清理这些污垢。为此,我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排水管下水道清淤机器人,当清淤机器人下到污水井中后,通过无线发射系统把拍摄到的图像传输到检测中心的监视器,显示出管线内部的水流情况。一旦清淤机器人发现下水道中有淤泥堵塞,地面工作人员就会用管道冲洗车对管道进行冲洗作业。清淤机器人不仅可以提高检查效率,还可以不让检查工人去闻下水道的恶臭。
       ◆不要让雨水白白流掉
       北京是个缺水的城市,因此奥运场馆的设计都考虑到了对雨水和生活废水的收集和利用。各个场馆有地下蓄水池,可将雨水、废水收集处理,用于冲厕、洗车、道路浇洒及绿化。大规模收集雨水系统的广泛采用,使奥运场馆成为环保和节约的典范。
       而在这其中,“鸟巢”可以说是典范中的典范。国家体育场雨洪利用项目总设计师刘鹏表示:“‘鸟巢’背后有一个规模庞大的世界级雨洪综合利用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转,可以将赛场及周边区域的雨水收集、净化后,提供给场馆使用。”
       “鸟巢”雨洪综合利用工程的面积相当于6个足球场,整个系统的雨水收集面积达22公顷,年回收利用总量约6.7万立方米,设计日净产水量为2000立方米。遍布于场馆及周边绿地的收集引流系统可以将雨水汇集至6座地下蓄水池中,其最大储水能力高达1.2万立方米。据评估,北京年均降水量为630毫米,城区每年的雨水利用潜力达到1亿立方米。由此估算,“鸟巢”蓄水池每年可以填满16次。经净化处理后的“雨水”可用于场馆绿化、赛场用水、空调冷却、道路和汽车清洗以及洗手间冲洗等,且水质远高于国内中水回用标准。
       此外,系统还配备了中控机房,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系统来监测和控制雨水收集、处理及供水的各个环节。通过对雨水资源的有效收集、净化和回用,该系统每年节约的水资源足以注满一座9米高的足球场。
       ◆太阳能为奥运添光彩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诸多设施建设中,高高在上的太阳也被邀请下来,为奥运会“增光添热”,让“绿色奥运”的理念在能源方面得以体现。
       国家体育场“鸟巢”有一大亮点,那就是安装了国内自主研发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鸟巢”的周边分布着12个顶部为燕尾状的检票站,其中在7个阳光照射充足的检票站顶部安装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这7套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除满足检票系统的自身用电外,多余电量将并入国家体育场的电力供应系统,对奥运场馆的电力供应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
       奥运村里的水龙头里随时可以放出热水,它们来自于一个巨大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它可为16000多名运动员每人每天提供50升洗浴热水。这是奥运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
       奥运村的路灯“风力海鸥”外观很漂亮,它带有太阳能电池板,像展翅飞翔的海鸥。电池板下又安装了风力叶轮,这样一来,路灯的电力来源就有了双保险:白天有光照时吸收太阳能,夜间或阴天刮风时就利用风能发电照明。(晓阳)
       (综合《科学画报》2008年第6期和7月7日《国际先驱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