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经济]苏商感叹:放大的使命 现实的两难
作者:彭 戈

《新华月报(天下)》 2008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一回首,已是百年身。
       一个世纪之前,在两江总督张之洞的支持下,张謇用筹集来的50万两银子, 在江苏通州的唐闸镇挖起第一锹,开建南通的第一个近代工厂──大生纱厂。此刻,这个状元出身的江苏南通人立誓在一个国运凋敝的年代彻底转变身份:从清高无比的翰林院编修成为怀抱强国梦想的实业家。
       作为一代实业家张謇的精神传人,现代苏商建功立业的同时,经历着激荡30年所伴生的欣喜、阵痛、反思与觉醒。
       梦想与荆棘同在,光荣与危机同途。
       检视苏商群体,急需破解的问题依然横亘,但在苏商新一轮使命承担中,政府对大局的操控智慧与民间商业力量的觉醒程度,始终是影响有着百年血脉的苏商能走多远的关键命题。
       “最中国”蕴涵的苏商使命
       可观的经济总量,发达的民营经济,每年超过全国平均3个百分点以上的GDP增速,江苏的富庶不容置疑。
       但是,作为悖论存在的是,作为江苏10万平方公里地域的首尾两端,苏南与苏北的悬殊可谓触目惊心、不胜喟叹。一省之内,地域发展如此不均衡,江苏堪称典型代表。在江苏学界,有人形象地将之品读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碎片化”。一定程度上来说,江苏是最能代表中国的样本省份。在“最中国”的背后,如何填平经济发展的鸿沟,实现省域经济的统筹均衡发展,对于江苏的主政者而言,是颇费思量的问题。
       江淮大地上的万千苏商,是承载这一使命的最重要角色,他们有自我逐利的本能,以及在成本和环境压力下产业转移的必要。
       进军苏北,也凸显着另一命题:苏南在经历了20多年的工业化实践之后,如何应对更高层次的产业竞争,以保持经济活力与张力。
       让我们先从苏南重塑说起。
       “苏南作为传统的大型制造业基地,有很大一批占地多、能耗大的生产制造类企业。从苏南未来的发展路径和定位来看,现有产业结构必须调整,要从传统的制造业基地向以科技带动、高附加值的高精尖制造业方向转化。”身为江苏省政府经济发展专家智囊机构成员之一,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志彪教授表示,苏南的传统制造业向苏北转移具有两重意义:增援苏北、重塑苏南。
       此种情形下,苏南传统制造业的转型与转移也就成为必要。苏南的企业家群体,面临两种选择:或者重新择地而居,或者配合上海定位,重塑产业形态,加强产业升级,提升技术含量,保持并维护以技术创新为根基的核心竞争力。
       对此,许多苏商不乏清醒认识,比如江苏远东集团董事长蒋锡培。从传统电缆制造起家,做到如今120亿元的规模。但蒋锡培深知,除了在电缆制造技术方面不断更新,加强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外,还从近年起开始涉足具有产业关联性的新材料领域。“碳纤维本来是用于航天产业的,现在我们开发用于电力方面,在这一领域的投入是为了确保我们具备新的增长优势。不进行创新发展,企业将随时处于危险之中。很多企业并没有这样的意识,满足于一城一池得失,守土不离,进取心不足。长远看,不做好未雨绸缪的准备,很多苏商的路子会越来越狭窄。”
       在苏南重塑的大背景下,苏南制造业向苏北转移,在政府看来是顺势而为的事情。既能让地理位置优越的苏南腾出空间,让位给更具竞争力和科技含量的产业。同时,产业转移也能充分带动处于工业化前期的苏北地区的工业经济发展。如此一来,二者兼顾,苏商在此中一肩双挑。
       虽然,还有着诸多未知,但一场牵扯着苏南和苏北共同命运的商业流转不可避免地展开了。
       政府与企业:远与近的辩证
       历史上,苏商一直有“远官员,亲商人”的传统。低调之下是一种处事的清醒,避开风云变幻的政治,守得一份家业。但在苏南乡镇企业出现后,苏商的“远官”传统在独特的企业经营模式下被扬弃,纠缠不清的产权归属,让企业家既烦恼又不安心。受困于体制,又受惠于体制,新一代尚未成形的苏商已经在强大的现实面前,接受了企业与政府、商人与官员之间模糊朦胧、似是而非的关系,并在某种程度上得以延续下来。
       企业与政府,该多远,该多近?可能对于很多意图高飞的苏商而言,仍是一个难以拿捏的“尺寸”难题。
       “江苏一直是一个很柔顺的地方,既出顺民,也出顺企。企业的自主意识一直都不是很强大,当强势政府的意志参与进来后,企业要真正做到与政府保持健康而适度的关系比较不容易。”刘志彪教授表示,“政府对企业的关爱并不是不好,有时好心能成好事,但很多时候却不一定,会造成企业的创造力和能动性下降,依赖思想却会上升。苏南模式的衰落,与政府和企业联系太紧密,紧抓不放有着直接关系。”
       “政府其实可以放手让企业干,要相信做企业远比政府所想象的更聪明、更有生命力。”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表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鱼与水来形容,企业需要学会与企业既相互依靠,又各自安生的策略。“适当的距离感是需要的。无论如何交往,企业与政府官员之间的关系都要守住法律的底线,大家才能各自安生。私交是一回事,商业又是另一回事,官商之间都有自己的行为准则。”
       蒋锡培亲历过与政府之间颇为复杂的关联。苏南模式大兴之时,正是在乡政府干部的劝说下,蒋把自己建立的民营企业变成了集体所有制企业,“当年融资太困难,只有通过这个办法。”后来,苏南模式陨落,蒋通过改制,归复民营企业的本色。作为江苏本地的企业,远东集团甚至协助政府,为别的民企提供过“关怀”。当初无锡尚德刚开始起步时,缺少实力和资金。在政府的安排下,远东和其他几家企业,各出一部分资金参股尚德,扶持其成长。而在尚德实力壮大后,即将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前,远东集团又遵从政府的授意,将投资撤回。
       不过,虽然不乏政府与企业良性互动的案例,但受访的企业界人士还是认为,企业与政府保持适度的距离会有利于苏商的发展。“我们不需要特别的额外照顾,政府能致力打造一个好的服务平台,建立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就足够了。”南京先声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任晋表示。
       微妙的政企关系助益苏商生长,若论持续成长则未必。
       (摘自2007年10月13日《中国经营报》,作者为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