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经济]中国外贸闯大关
作者:王 攀 车晓蕙

《新华月报(天下)》 2008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我干外贸几十年,现在是最困难的时候。”在4月15日开幕的第一百零三届广交会展馆里,南京熊猫电子进出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燕萍告诉记者的这句话,显得格外凝重。
       每届有30万中国参展商和20万海外采购商参加的广交会,一直被形容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去年以来,国内外复杂因素集合而来,给2008年的中国外贸产业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也映照在了这届广交会上。
       目前我国对欧洲部分国家和日本出口稳健、对新兴市场出口增长强劲,而且一般贸易出口持续好于加工贸易,我国外贸结构和质量在逐步改善提高,但我国出口长期趋势仍然是温和向下,尤其是占大多数出口比例的加工贸易,短期内面临的自我调整将会越来越激烈。
       现在,黄燕萍由衷感受到,“市场增长时,企业容易调整但动力不足;市场疲软时,企业调整的动力加大,但面临的压力却更大。”此届广交会上种种情况显示,这种进退两难的局面正在成为“中国制造”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和残酷考验。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内逼外迫”下,总值超过1.2万亿美元的中国出口产品在2008年会交出怎样一份“成绩单”?
       内外因素挑战中国外贸
       “人民币不断升值,生产的时候还是不亏的,发完货一结账,又亏了。这不是我们一家的问题,大家都‘升’怕了。”看着身边世界各地络绎不绝的采购商,黄燕萍说,“今年的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事实上,人民币升值还只是中国外贸面对的挑战之一。在广交会开幕当天,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就清醒地分析了当前影响中国外贸的四大主要因素:美国次贷危机对发达国家市场和消费者信心都造成了负面影响;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增幅大;人民币汇率变化大;去年以来有关部门实施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措施,如下调出口退税等。“多因素组合在一起后,对企业的出口是有些影响的。”他说。
       例如,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的全球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多,直接压缩了中国企业的传统优势市场空间。山东兰雁集团销售人员张猛说,美国一位服装大客户的订单就从往年的500万米缩减到了今年的100万米。一些小企业已经难以为继。兰雁集团所在的淄博市周村区,原来有100多家服装厂,今年春节后只有70多家开工。
       就在本届广交会开幕前数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5703.76亿美元,同比增长24.6%,但贸易顺差比去年同期大幅减少50亿美元,造成近年来贸易顺差季度环比首次下降。
       记者在本届广交会上观察到,纺织行业出口形势最为严峻。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认为,尽管现有数据还难以给出确定答案,但纺织行业今年出口增幅放缓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预计实现15%的出口增幅难度很大。”
       作为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的行业组织负责人,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第一副会长张钰晶也诉苦说,“美国目前是我国机电类产品的第一大市场,预计今年我国对美国出口增长很难超过去年的发展速度,甚至有放缓的可能。”
       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王沅江用数字分析了该行业外贸下降的趋势,根据去年8月之后出口增幅在17%左右的情况,预计今年出口增幅将在15%左右;而2007年该类产品的出口增幅达到28.4%。
       广交会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徐兵告诉记者,“本届广交会一期出口展区成交额为254.3亿美元,只比去年10月举行的第102届广交会增长1.8%。”在广交会现场,美国一家床上用品企业的采购经理本努南说:“没有人愿意在这个时候出大手笔。”他表示,因为美国国内需求下降,估计企业今年的采购量比往年少10%。
       面对严峻形势,有关部门也在本届广交会展开全面调研。广交会开幕当天下午,包括各商会负责人在内的一个高层会议就在广州召开,会议主题就是研讨全年外贸形势。
       此外,受访的多位专家还指出,由于今年国际市场环境恶化,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问题很可能更加严重。
       广交会的“门槛信号”
       有权威预测表示,今年进出口增长仍将保持15%左右的增速,外贸形势仍在可控范围内。然而,整体的“可控”不代表每一个企业都有存活的空间。面对“生存还是死亡”难题,来自广交会的两大重要信息值得数万外贸企业重视。
       一方面,我国外贸主管部门已经着手对受到影响的企业施以援手。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本届广交会考察时表示,“在制定政策时,会对当前外贸形势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作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决策,企业无须过于担忧。”并表示,对纺织服装等吸纳大量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商务部将在信息提供、服务导向等方面给予相应支持,保障相关产业的平稳发展。
       另一方面,许多专家也提醒企业,必须认识到我国外贸升级转型之路不会因此而发生逆转。随着近年来外贸顺差大幅攀升,以往受到鼓励的加工贸易开始“收紧”。我国的外贸政策重心正在向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控制“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商品)出口倾斜。陈德铭强调,尽管主管部门对当前外贸走势高度关注,但对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的“两高一资”产品结构的调整,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其实,本届广交会就直接向众多企业亮起了“红绿灯”。
       大会新闻发言人徐兵说,按照商务部《对外贸易经营者违法违规行为公告办法》,商务部向社会公告的违法违规企业禁止参展;违反商务部和原国家环保总局下发的《关于加强出口企业环境监管的通知》要求,被原国家环保总局通报的环境违法违规企业在处罚期内禁止参展;在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和商务、药品等监督管理部门的产品质量检验检疫中有不良记录的产品,禁止参展;严重侵犯知识产权的企业将被永久取消参展资格。
       在开幕前一天,一家深圳企业和一家吉林企业就因为没有达到这些要求,分别被永久取消和暂停了参展资格和参展申请。在大会期间,还有企业因为触犯这些条款而被逐出广交会。
       “困难是现实存在的,抵触和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企业不能指望通过国家放松政策调整,倒退回靠退税吃资源饭、消耗饭的老路上,而应加大商品结构调整力度,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和营销,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曹新宇说。
       大多数海外采购商也开始习惯并接受中国商品的变化。在广交会现场,尽管一款新型沙滩车的价格上涨了10%~12%,来自澳大利亚的采购商马丁舒尔特仍然表示了浓厚兴趣,“人民币升值是涨价的一个原因,中国企业也在利用新技术、新产品提高附加值。采购商应该有所准备。”
       走出“成长的烦恼”
       对每一个出口企业而言,调整充满了痛苦。一位外贸出口企业老总向记者如此形容,“国家引导行业和企业转型升级的推力,恰好与国际贸易紧张环境的反推力同时作用到了中国出口企业身上,使企业进难、退更难。”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贸易室主任刘旭研究员对此表示同情,但他告诉记者,对于一个有雄心的国家或企业而言,无论困难多大,只有走出“成长的烦恼”,才能真正变强变成熟。他认为,“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考虑解决就业问题的需要,贸易结构的调整既要保持我国中低端产品或生产环节的国际竞争力,又要提高和实现中高端产品或生产环节的国际竞争力,还要加快服务贸易的发展。”
       江苏舜天集团副总经理曹小建和刘旭的观点不谋而合。这位从事纺织行业数十年的“老外贸”说,中国的外贸产业可以被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以机械、电子、信息产品为代表的高端产业,“这些产业不仅技术含量高,有些还会涉及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核心竞争优势。培养的重点在于自主技术研发能力和体系建设。”
       
       另一类则是“稳定型”产业,包括纺织、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入门槛低,吸收劳动力多,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仍能适合我国很多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他认为,当前我国在此类产品上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体系和出口渠道,“如果一味求高求新,对这些产业过度忽视和抑制,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整体稳定。”
       因此,曹小建说:“从长远来看,只要把握好了这两者之间的平衡,‘中国制造’未来很多年内仍然能够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占据很重要的位置。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取代中国的独特位置。”
       广交会上全球客商纷至沓来,给曹小建的判断作了完美的“注脚”。来自墨西哥的电池和CD进口商埃涅斯托马丁说,中国是我们最主要的货源地,“三年前墨西哥人对中国产品还心存怀疑,认为中国产品是低档货,质量难以保证,而现在我们已经比较放心地使用中国产品了。”
       来自保加利亚的制冷设备进口商米洛斯拉坦尼夫也认为中国产品的质量在不断地提高。去年,他从中国进口了50万美元的空调,“由于国内需求增大,今年从中国进口的金额还要大于去年。”
       面对“中国制造“由于各种因素出现的价格上涨,更多的人还是表示愿意想办法与中国厂商共渡难关。埃涅斯托马丁说,原材料价格和成本上涨是全球性的,报价有所上升可以理解,“今年的全球经济都不景气,经济形势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难过,但你的产品如果有足够的竞争力,还是会不乏买家。”
       来自印尼的海外华人张克顺则对中国产品抱有信心,“变化肯定是有的,你不可能要求中国货一成不变的价格低廉,印尼很大部分的日用消费品都是从中国进口的,我们会接受中国货的适当提价,但也会用自己的方式来消化一部分成本。”目前,这位小家电进口商已从单纯进口中国原装产品,转向进口零配件,在印尼组装生产,“这样可以保证双方都有得赚”。
       对于未来,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司长王琴华乐观地告诉记者,中国几乎每1小时就向全球输送1亿美元的商品,如果中国产品的质量和出口从根本上都不可靠,便不会有今天的成就和声誉,“中国企业未来的出路,就是要把更大的精力集中在塑造卓越的‘中国制造’形象中去。”
       (《瞭望》新闻周刊2008年第17期,作者为该刊记者)
       
       [案例]中国纺织亟待走出生存困境
       “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出口形势空前严峻!”刚从广交会上归来的山东滨州亚光毛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付庆民对纺织业的前景十分担忧。他说:“一些国外客户开始将采购地转向孟加拉国、印度、越南等成本更低的周边国家。如果我国相关政策继续从紧,国内将有部分纺织企业陷入亏损甚至倒闭。”
       亚光毛巾公司90%以上的产品出口海外,出口毛巾量2007年居全国第一位。作为我国毛巾出口第一大龙头企业,亚光毛巾公司的处境真实反映了中国纺织企业当前所面临的生存困境。
       中国纺织品的吸引力在降低
       长期以来颇具价格竞争优势的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在这次广交会上并没有重现以往的光彩,国外客户对中国产品多了几分挑剔。早在春节过后传统的订货期,亚光毛巾公司就遇到提价受阻的情况。
       据亚光毛巾公司副总经理刘书斌介绍,尽管亚光产品质量上乘,但当受人民币汇率、出口政策等因素影响,企业成本大大上升。在广交会之前,因公司提出涨价4%,使得澳大利亚三家原长期合作商拂袖而去。而去年这三家合作商的销售额占公司在澳大利亚市场的40%。刘书斌说:“在毛巾出口企业中,如果亚光提出涨价要求被拒绝,其他企业涨价的难度更大。”
       付庆民从广交会上带回的信息是,尽管出口产品涨价面临很大阻力,但国外客户在仔细权衡比较下,最终还是稍微提高了一些订单的进货价格。促使国外客户认可小幅涨价的因素很多,但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影响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去年,亚光公司营销收入23亿元,比上年增长六亿元;但利润只有1.6亿元,比上一年减少1000万元。这还是一家行业龙头企业的经营状况,处于产品低端的同类企业的生存状况可想而知。
       付庆民认为,外国客户之所以暂时难以割舍中国纺织服装产品,还有一个更大原因是周边国家产业配套差,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在短期内尚难以取代中国中高端纺织服装产品。目前,周边国家纺织业水平与中国还有差距。但是,目前低端产品向这些国家转移明显。
       从长远来看,随着周边国家纺织技术成熟及产业配套的完善,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将面临更多困难。付庆民认为,受人民币升值影响,企业出口成本增加,外国客户已开始向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低价位国家转移。目前,这已成为战略转向的开始。
       以创新能力建设推进品牌战略
       当前纺织品出口形势日趋严峻,但亚光毛巾公司仍然对前景抱有信心。付庆民说:“这主要得益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及多年来市场品牌的培育。人民币汇率加速调整,将加快中国纺织企业升级换代步伐,更加凸显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价值。”面对危急,亚光公司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努力:
       一是不断推进新产品研发,开发其他市场不可替代产品。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介绍,目前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用工成本只相当于我国用工成本的38%,原料成本只占国内70%。因此,在原料、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减小的情况下,我国纺织企业必须走创新之路,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内部成本。记者近日在亚光公司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看到,这里的检测水准已取得多个国际认证,得到供应商的认可。企业出口产品不需到供应商指定点进行检测,在出厂前就可完成检测手续。在沃尔玛认可的色谱室,通过远程彩色传输系统,美国沃尔玛总部可以即时看到企业的样品,而原来通过邮递方式来回要一周时间。不仅节省时间,每年还节省大量资金。
       二是培育自己的品牌,争取更多价格话语权。付庆民说:“培育品牌很难,它要得到消费者认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亚光自主品牌产品出口能占到15%。对于中国纺织服装企业来说,要在海外市场打出自己的品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企业以产品质量为基础,不断创新发展,就能逐步形成自己的市场信誉和自有品牌,逐步走出贴牌生产,提高市场议价能力。”
       三是利用人民币升值,进口部分辅料加以冲抵。
       除企业自身努力外,付庆民建议,国家还应为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及产品质量提供条件。在我国纺织业关键设备进口方面,国家应给予更多减免税优惠。(吕福明、许剑铭)
       (摘自5月6日《经济参考报》,作者为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