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华人]朱德群:以色彩写诗
作者:郎 迪

《新华月报(天下)》 2008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今年88岁高龄的朱德群先生是法兰西艺术院终身院士中的第一位中国人,是法国画坛公认的世界级艺术大师。
       西湖亭台可避雨
       朱德群1920年10月24日生于江苏省徐州,家中收藏了丰富的古典书籍和名人字画。家庭的熏陶,使他沉溺在丹青笔墨之间。1935年他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当时,所有杭州刚入学的新生,都要进行3个月的校际联合军训。朱德群因为个子大,排在队伍的前头。排尾的小个子吴冠中与他常在一起玩,知道他是学画的,吴冠中说自己也喜欢画画,朱德群建议他放弃电机专业,考杭州艺专。就这样,1936年,吴冠中成为低朱德群一级的校友。
       在杭州艺专,朱德群起初学习水墨画,后转到绘画系学习油画。他感到油画的表现力更强,更具深度,而水墨画相对受工具的限制要多些。当时对朱德群影响最大的是绘画系主任吴大羽先生。吴大羽治学态度严谨,有一次他发现朱德群的画面有取巧的表现,便对他说:“作画要忠实诚恳,不要卖弄小聪明、出风头,在校6年的学习能画一张完整可看的画就够了。”这一番话竟成为朱德群不懈努力学习和工作的座右铭,对朱德群的一生都起到了警示的作用。在之后的近60年的绘画生涯里,朱德群一直在追求老师的“画一张完整的作品”的境界。
       因为对绘画的兴趣与热情,除上课外,朱德群利用所有的时间到野外写生,风雨无阻。围绕西湖到处都有亭台可以避雨,坐在那里画画,即使是坏天气也毫无影响。吴冠中是他作画的伙伴,每到星期天他们背了画箱,早出晚归,一天可作上四五张水彩画。这样,一年之间他竟画了几百张水彩画和一些油画。西子湖的波光云影、湖光山色,也滋养着艺术家一生的审美眼光。
       登高远眺
       1949年,朱德群到了台湾,开始了在台湾师大艺术系教授素描课程的生涯。1954年12月17日,朱德群在台北中山纪念堂举办了平生第一个大型个人画展,令他意外的是,50多幅展品一面世,即告售罄。捧着卖画得来的3000多美元,一个深埋心底的情愫蓦然萌动:到印象派的故乡巴黎去,那里有令他心驰神往的塞尚,那里有他仰慕已久的无数大师的艺术精品。1955年3月,他实现了赴法国寻求自己艺术发展的理想,从此在巴黎定居至今。
       初抵法国,朱德群住在巴黎近郊一家僻静的小旅馆里,每天早晨起来一直画到中午。虽然他有着深厚的速写功底,但每天下午3点至7点,他仍到速写画室专攻速写,每星期三中午跟一位法国老太太学一两个小时的法文。其他时间他便去巴黎大学文学院旁听。星期天大部分时间参观画展或走访画友。1956年4月,朱德群为妻子董景昭创作了一幅画像,这幅画参加了在巴黎大皇宫举行的“国家春季沙龙”展览并荣获银牌奖,朱德群的古典写实作品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奠定了他在法国奋斗的基础。后来,这幅画也成为朱德群20年的古典写实绘画的终结。
       在法国,朱德群一面感悟西方绘画之真谛,一面进一步体会中国美学思想,终于创作出风格独特的自由而抒情的抽象绘画。他的画色彩绚丽,光影迷离,引人走进一个超越了客观实体的意象世界。朱德群虽然采用油画的表现形式,却深得中国艺术之精髓,以忘我的情怀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他成功地结合了东西方两种艺术传统,特别是构成朱德群绘画的中国成分,使他的画更为丰富和深刻,呈现出一种对世界诗意的默想和跨越国际的空间。朱德群虽然在法国呆了50多年,但他所受过的中国文化的熏陶,没有因为时空的变化而减少,反而对他的绘画生命有了更多的滋养。他觉得作为一个中国画家,对自己民族的文化、历史负有继往开来的责任。文学作品可以翻译,绘画却不能。所以,必须使自己的作品能够让更多的人欣赏、了解,既要保留中国文化之优势,又要吸取他国文化之长处。正缘于此,朱德群才深受法国画坛的敬重。
       原本只打算呆一年的朱德群留了下来,在旅居法国的50多年中,他先后在法国、德国、西班牙、瑞士、卢森堡、意大利、北欧各国举办了上百次的画展,作品为各博物馆、美术基金会、大学图书馆所珍藏。现年87岁高龄的朱德群仍处在创作高产期,每天作画不止。在朱德群的画里看不到关闭或封锁的意向,我们不能说他是从某处开始的,更不能说在某时或某处结束。他不是从某一点开始直达另外的某一点,他在一贯的常态中,但却变换无穷尽。
       “我还是我”
       面对画布,朱德群的感情会饱满而膨胀。每天他都在用画笔闯荡艺术的未知之地。在法国几十年,他无时不在思索如何将自我的艺术潜能发挥到极致,如何把自己的理想付诸更为广阔的天地。法国艺术界给了这个用色彩写诗的中国人以最高的荣誉——1997年12月17日,朱德群当选为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院士。在这个法国最高的学术荣誉机构里,出现了两个世纪以来的第一位中国人。
       “院士”的法语直译有两种:不朽之人;永远被人民记住的人。回想当时得知自己获得艺术院院士称号的喜讯时,朱德群并没有一丝兴奋。“在他们通知我之前,我从没想过自己一定要进入法兰西学院当艺术院士这样的事。知道这个消息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我还是和以前一样生活、画画。至于留名、被人记住这种事,我真的无所谓。我的主要精力是要集中在画画上面。我这一辈子什么事也没有做到,就这件事做到了……当不当法兰西学院院士,对我都是一样的,我还是我。但这是对绘画艺术的一种肯定。”这一番话表达了这位艺术大师在荣誉面前的超脱与淡然。
       有人说观朱德群的画有如淋了一身的光彩。他抒情而充满诗意的抽象绘画,被法国现代绘画史家称许为“把东方艺术的细腻与西方绘画的浓烈融汇得最成功的画家。”
       (摘自《华人世界》200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