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时政]中国式民主选官的南京样本
作者:刘炎迅

《新华月报(天下)》 2008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人民成为官员任命的一个环节,虽然不是全部,但是个进步
       “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胡万进一字一句地说着,眼睛望着窗外。
       3天前,这位43岁的南京大学在读博士生,在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被正式任命为该市新一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简称食药监局)局长。
       “我是幸运的。有了公正的干部选拔制度,大家就可以把精力投入工作,而不是所谓的潜规则。”已有8年党龄的农工民主党人胡万进对记者说。
       2008年2月,南京市官方决定,以公推公选的方式,重新确认该市市政府47个组成部门的“一把手”人选。
       此番变革之举,3月27日达到高潮,包括胡万进在内的16名副局级官员展开电视演讲辩论,竞聘食药监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旅游局和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等四部门的局长人选。
       作为一个副省级城市,南京此举在全国可谓首开先河,引人关注。有观察人士认为,这是中国官员选拔民主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
       ■电视竞职
       “大家选我,是对我的信任,我可不能沾沾自喜。”胡万进很冷静,在他眼里,“什么是官?就是管事的人,就是要为老百姓办实事。”
       熟悉胡万进的人都说,他是个说话直率的人,“不绕弯子”。3月27日电视演讲答辩那天,胡万进的一句直率话赢得现场的掌声,他说:“我们吃了不该吃的,拿了不该拿的,老百姓就要吃上不能吃的,花了不该花的。”
       4月1日,提起4天前自己的现场表现,胡万进感到有些遗憾:“还是有点紧张,说话不如平时那么顺畅。”
       事实上,紧张的并非他一个人,站在电视直播机前,公开向民众阐述自己的施政纲领,回答由各界人士组成的百余名评委的现场尖锐提问,这样彰显民主精神的选官形式,无论是在南京还是全国,都是第一次。胡万进和另外15名“吃螃蟹的人”感到紧张,在所难免。
       “我是第7位出场的,相比之下,第一位出场的刁仁昌应该更有压力吧。”胡万进笑着说。
       这场让人感觉新鲜的电视选官,一共有16名候选人参与,分成4组,每组4人竞聘一个局长职位。
       戴着金丝眼镜的刁仁昌比胡万进小一岁,说起话来慢条斯理。按照规定,每一位候选人有10分钟的时间,前5分钟为自由演讲,后5分钟回答评委的两个提问,每一题回答用时不超过2分30秒。
       时任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的刁仁昌竞聘的是所在局的局长一职。听完他的演讲,76岁的南京市民周其余抽空沏了杯龙井,“讲的倒是蛮流畅,就是太像平常的工作汇报。”事后,他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跟想像中的还是不完全一样,你看美国总统竞选时,说起话来一套套的,有煽动性,能打动人。”
       刁仁昌演讲完,一时竟无人提问,陷入冷场,来自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的主持人沈健只得出来救场,拿出事前准备好的两个问题来问。“看得出,对于这样的选拔官员的新形式,大家还是需要有个适应的过程。”
       头阵过后,现场的众人逐渐进入状态,面对接连出场的候选人,开始针锋相对地提问。曹永林第12个出场,竞聘南京市旅游局局长一职。
       这个1967年12月出生的江苏兴化人,拥有理学硕士学位。他微笑着出场,一开口便当仁不让:“我曾在旅游局工作了6年,主要从事旅游规划开发和市场宣传工作,2000年后担任江宁区副区长,长期分管旅游工作,在分管期间我提出了建设环城旅游带的构想,引进了一批有影响的项目,因此我对旅游行业有较深的了解,长期在基层的领导岗位上,我得到了锻炼,我觉得大大提升了自己的决策能力、机关管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驾驭宏观经济层面的能力,正是有以上两个经验,我对我所竞争的职位充满了信心。”
       曹永林语速很快,周其余很赞叹:“不愧是长期搞旅游开发和市场宣传的,脑子很活,口才很好,说起话来滔滔不绝。”
       评委给曹永林提了两个比较专业的问题,一个是关于南京郊区县农业嘉年华旅游开发项目的发展,一个关于如何应对国家假日制度变化来调整旅游开发。
       几乎不做思考,在两位评委提出问题后的第一秒钟内,曹永林开始作答,“真是牛人,脑子转的真快。”当曹永林一口气说出长长的答案时,在场的数位媒体记者纷纷如是说。
       第15位出场的杨学鹏,是南京市委办公厅政治研究室副主任,他要竞聘的,是南京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一职。“走上这个讲台,我心中充满了感情之情。”45岁的杨学鹏,声音有些沙哑,一张口便打出“情感牌”。
       16位候选人全部“过堂”,从上午8时45分持续到中午12时10分,近三个半小时,超出原先预计50分钟。据南京电视台的统计,南京城内约有20万户家庭近百万人收看了全程电视直播。
       
       ■民主扩大
       此番电视选官,南京市官方并未设置考官组,所有与会人员既是考官,可以向候选人提问;又是评委,演讲答辩后填写测评表,对各位人选排出名次。
       200名考官评委,包括了南京四套班子的一把手,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市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十七大和全国“两会”的代表以及部分企业和基层群众代表,还有外国友人。
       一个不能忽视的细节是,评委中还包括了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全部的59名组成人员。
       “实际上是将人大的重要干部人事任免权的这一职能提前了,这是个非常好的尝试。说明市委在选拔官员上更加尊重人大,人大的职能得到进一步提升,是可喜的进步。”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调研室主任顾善祥说。
       演讲答辩结束后,代表对竞争同一职位的四名候选人进行排序,给出从第一到第四的名次,填写到红色测评排序表上,最后投入摆在舞台上的投票箱。测评排名前三位的人选,将提交南京市委常委会、全委会分别进行差额票决。
       “这只是历时35天的市政府公推公选活动中的一个环节。”提起此次电视直播官员竞职,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郑跃奇如是说。
       2月24日,南京市官方发出《关于开展南京市2008年公推公选市政府组成人员人选工作的意见》的文件,其中提出:“市委研究决定,今年2月下旬至3月中旬,采用公推公选的方式产生新一届市政府组成人员的人选。”“本次公推公选新一届市政府组成人员的人选,共47名。公推公选范围为市级机关、区县、直属企事业单位现任市管副职以上领导干部。同时,民主推荐区县委书记职位人选4名。”
       南京市委宣传部黄楚中处长说,2月末,南京市召开全市干部大会,300多名代表从年龄不超过57岁的市管正职和任职两年以上、年龄不超过55岁的市管副职中,全额定向推荐47名局级干部。
       “拟提名留任的局级干部有34人,拟提名平职位交流的局级干部有9人,其余4个局长职位,由16名候选人中选出,我们从一开始就决定通过电视直播的形式,增加4个局长职位竞聘的公开透明度。”黄楚中说。
       “实际上,是将初始提名权拿出来,交给大众评委评判。”整个过程,包括组织考察、电视演讲答辩和二次民主推荐、市委常委会和全委会分别差额票决等程序。最终确定的4名人选,提交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已完成最终任命。
       原中组部部务委员、地方局局长杨建生现场观摩电视答辩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中央鼓励各地尝试新的模式来选拔官员,南京的这一步走得很快、很好,具有代表性。
       “电视直播的形式很好,是对公推公选制度和程序的成功探索和有益尝试,值得省内其他城市学习借鉴。”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庄同保说。
       “党内民主在扩大,人民民主也在扩大。”桑学成兴奋地对媒体说,他是江苏省委党校教育长,很看好此次以电视答辩为高潮的公推公选,他说:“这必将是未来完善公选制度的一个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主任毛寿龙表示,不管直播的结果怎么样,起码说明南京市政府重视民意,以前,官员是不太注重直面百姓的。
       3月31日,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胡万进、刁仁昌、曹永林和杨学鹏4人分别被正式任命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旅游局局长和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
       (《新世纪周刊》2008年第11期,作者为该刊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