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老报旧闻]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
作者:谭 烨整理

《新华月报(天下)》 2008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近年来,我国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从2003年起,我国启动了“中国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4年8月,我国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日”。2007年6月和2008年2月,文化部先后公布了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777名。今年的“两会”上,一些代表和委员呼吁尽快立法保护传统文化遗产。
       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早在建国之初,党和国家就高度重视包括民间艺术在内的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上世纪50年代,由政府倡导并发起和组织了一系列大型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其中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当属1953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
       
       当年5月号的《新华月报》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会演的盛况:“各地区、各民族的优秀的民间艺人共三百余人,表演了一百多个民间音乐,舞蹈节目。 这些热情洋溢、活力充沛的节目,充分显示了祖国民间艺术的丰富与优秀,表现了民间艺术所特有的健康、朴素的风格,也表现了民间艺人技术的精巧与熟练。”此次会演产生了不少经典节目,并在国内和国际舞台上获得很高的声誉。
       例如“山西省忻县专区演出八音会《大得胜》。八音会是山西北部的一种乐器合奏组织,常在年节或婚、丧时演奏。《大得胜》是描述古代战争凯旋情况的乐曲(民间流传的《大得胜》选用曲牌数量和连接顺序常因地而异。后经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改编,乐曲更臻完美,流传更广,并列于世界音乐之林。曾荣获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民间音乐比赛金质奖——编者注)。”
       再如“河北省唐山专区演出地秧歌《跑驴》。地秧歌是河北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节目《跑驴》是一个生活风趣极浓的小型舞剧(跑驴是用竹坯扎成驴的头颈和臀尾,系在表演者的腰部,下边用彩绸围起,外观如人骑驴背——编者注),描写丈夫送妻回娘家,妻抱婴儿骑在驴上,由丈夫赶着,一路相亲相爱,后来驴子陷到泥塘里,幸得一个农民帮忙,才把驴拉出泥塘。”
       对其他如福建省民间艺人演出的《采茶灯》以及浙江省民间艺人周越先演出的《雪里梅》、内蒙古自治区著名老艺人舍拉西独奏马头琴、陕北民间艺人韩起祥演唱陕北说书——刘巧团圆等节目都做了精彩的报道。
       这次会演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地区对音乐舞蹈传统的挖掘、整理和重新认识。与此同时,许多专业工作者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他们深入边远地区进行采风,收集民间优秀的音乐舞蹈。所有这一切,都为民间音乐舞蹈创作的全面展开做了最充分的铺垫和准备。此后,中国民间音乐舞蹈进入了一个空前的发展与繁荣期。(谭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