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老报旧闻]《点石斋画报》里的“西洋镜”
作者:薛理勇

《新华月报(天下)》 2008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参与《点石斋画报》的绘画者有吴友如、张志瀛、周权香、顾月洲、周慕乔、田子琳、金桂生、马子明等20余人,原来大多是苏州年画的画师,他们没有学习西洋画的记录,更没有远赴重洋,到海外“镀金”的经历。所以许多画面是根据新闻报道的文字,再加上作者的想像力来画的,画面与事实之间的差距很大,这就如上海人讲的“西洋镜”,千万当不得真。
       
       
       ■气球升空
       1890年上海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报道:有西人里那制成新式气球一具,能载八千五百磅之重,升放空中,每点钟行二十五米,各国苟制造此球为行营之用,水陆之兵可以废;况配大炮于球中,居高击下,凡铁桥、轮舰、炮台、火药库、电报局及水陆兵弁,皆不可恃。此气球之善于摧敌也。
       这是一则关于热气球研制及其在战争中作用的设想的报道。由于《字林西报》上绘有热气球的形状,所以画师朱儒贤描绘的热气球与真实的十分接近,而利用热气球作为攻击性武器只是一种想像,所以画师绘画的热气球下悬的“篮子”也纯是凭空想像。
       在《点石斋画报》报道“气球破敌”后仅几年,上海的侨民也在上海跑马场试验气球升空,不久又借杨树浦的“大花园”(旧址于今腾越路195号一带)进行热气球升空表演,一位美国女运动员还从升空的热气球上跳了下来,这也是中国出现的第一次跳伞表演。
       
       ■摩天大楼
       电梯的发明使人们免去登高的艰难,钢铁、水泥的发明和广泛用于建筑材料,为建筑物向更高的高度发展提供了可能。1885年,美国建筑师詹尼放弃了传统的承重墙结构,首次大胆采用钢框架结构,成功设计和建造成10层的美国芝加哥国内保险公司大楼,并成为当时世界最高建筑。这种很高的建筑被美国人叫作Skyscraper building,后来被汉译为“摩天大楼”。
       19世纪后期是美国城市发展的规模化时期,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使城市的地价急剧上涨,于是又刺激了美国Skyscraper building(摩天大楼)的规模化兴建。《点石斋画报·第一高楼》中讲:
       美国拨分屯营造司近因市中地价日益昂贵,乃创建二十八层楼。高三百五十尺,周广八十丈,柱以钢为之;其下一层全无障隔,设梯二道,并置起落机器十二架,编定逐层号楼,欲由某层达某层,则按号坐于其上,自由辘轳递送,瞬息即到,无须用力;其余二十七层皆隔为二十八间,除每层占去机房一间,合计共得七百二十八间。绝顶登临,凭栏俯瞰,真有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之慨。
       这段文字显然译自西方消息报道,描述得十分准确,但是画师张志瀛无法理解能载人随意上下的“起落机器”(电梯)是怎么一回事,于是浮想联翩,把“起落机器”画在建筑的外墙上,真的很像中国人打井水用的“辘轳”。看到这幅中国画师画的“摩天大楼”,你一定会哑然失笑。
       ■卖野人头
       《点石斋画报》不仅画了许多外国的“西洋镜”,还画了不少外国人在上海租界里的“西洋镜”,其中“卖野人头”一则令人捧腹。
       上海的福州路俗称“四马路”,以位于“大马路”(南京路)以南的第四条马路而得名,旧时属“英租界”。在19世纪80年代,有一帮美国人租赁四马路“第一楼茶室”的对面门面开了一“游乐场”,在门口扯起写有“新到美国野人,有头无身,供人观览”的幌子,客人只要付几个铜钱就可以入内观瞻“野人头”。画师田子琳既出自好奇,也是职业的敏感,到那里去看“野人头”,后来他发现,这个被悬挂在墙上幕布里的“野人头”倒是像外国人的人头,但他发出来的声音则是“其音似上海左近口气”,于是揭露美国人卖的野人头是一场商业骗局,“其为赚钱之戏,无甚奥妙,不足推敲”,但是作为社会新闻,确实是一有价值的新闻。
       
       后上海因此多了一俗语——“卖野人头”,它有两层含义:其一,商业上的以次充好,民国胡祖德《沪谚外编·新词典》:“卖野人头:以恶劣之物品,向人求善价也。”其二,用虚张声势的方式吓唬或蒙骗他人,如上海人讲的:“侬用勿着五劲吼六劲,啥人勿晓得侬来勒‘卖野人头’。”
       (摘自2007年4月22日《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