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环球]可疑“黑水”搅浑伊拉克
作者:俞天颖 管克江 陈宪忠 刘水闻

《新华月报(天下)》 2007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黑水保安公司是美国退伍特种兵创建的。它自2005年以来至少卷入了在伊拉克的195起冲突。目前大约有180家来自美国和欧洲的私营保安公司,干着与黑水公司类似的买卖。它们大量雇佣退伍军人,以项目承包的方式同驻伊联军各国政府合作,提供运送军需、人员保护等军事化服务……
       美国的麦克莱恩市有一座不起眼的小楼,坐落在一处名叫“黑水”的沼泽旁边。一家公司不但用这片沼泽的名字给自己注册,还在沼泽旁的小楼里租下整整一层。这家“黑水”公司以一只黑熊脚印当作自己的徽标,很快做起了惊天动地的大买卖。
       今年9月16日,伊拉克巴格达街头枪声四起,10余名伊拉克平民瞬间横尸街头。制造这起惨案的主角就是黑水公司的雇员。10月8日,伊拉克政府公布了这起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证词对黑水公司非常不利。调查显示,当这些手持精良武器、训练有素的雇员举枪射击的时候,没有任何迹象可以表明他们正受到威胁或者挑衅,“哪怕连一块砖头都没有向他们扔过去”;而在他们“还手”之前,也没有进行警示性射击。黑水公司雇员给老板惹下了大麻烦,又激起了伊拉克的民愤。
       美国国会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自2005年以来,在伊拉克发生的交火事件里,黑水公司至少卷入了195起,84%的情况都是黑水公司的人先动手。事实上,根据伊拉克政府的估计,目前大约有180家来自美国或者欧洲的私营保安公司在伊拉克干着与黑水公司类似的买卖:它们大量雇佣退伍军人,以项目承包的方式同驻伊联军各国政府取得合作,为它们提供运送军需、人员保护等军事化服务。
       “黑水”的天时、地利与人和
       2004年3月21日,伊拉克战争结束将近一年,萨达姆已经沦为美军的阶下囚,伊拉克的动荡局势才刚刚开始。这天早上,两辆迷路的吉普车一头冲进费卢杰一家自由市场。车上坐着4个平民打扮、手握武器的西方人,他们还没弄清东南西北,就被密集的枪声和爆炸声包围。当地人从吉普车的残骸里兴高采烈地拖出焦黑的尸体,高高悬挂在横跨幼发拉底河的大桥上。这一幕立即被拍成录像,传到世界各地。
       发生在费卢杰的这起悬尸“示众”事件很容易让人联想起11年前发生在索马里的往事。1993年秋天,正在索马里执行维和任务的一支美军特种部队突遭伏击,当地人用绳子拴住美军尸体,在首都摩加迪沙的大街拖拽着到处“游行”。10月4日,美国各大电视台播放了“游行”的场面,仅仅过了3天,克林顿总统就单方面宣布从索马里撤军。在执行海外军事任务时,美军士兵哪怕最微小的伤亡,也足以触动纳税人敏感的神经。
       不过,高悬在费卢杰大桥上的4具尸体没有在美国社会激起半点波澜。他们手里拿着武器,身上却没穿军服;他们既不属于陆军,也不属于海军;他们的身份,只是一家私营保安公司的雇员,雇佣他们的公司名叫“黑水”——美国政府不必为他们的死亡承担责任。
       发生在费卢杰的不幸第一次把黑水公司推到公众面前。黑水公司的雇员能够出现在费卢杰,和美国政府推行的“军事行动私营化”理念密不可分。
       从1994年到2001年,美国国防部先后交给12家私营保安公司的辅助性军事任务的数量超过3000项,总价值高达3000多亿美元。在哥伦比亚,美国政府每年付给一家保安公司12亿美元,雇佣这家公司的武装直升机向种植古柯的田野喷洒毒气,协助禁毒。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入主五角大楼以后,竭力鼓吹精简军队,主张将越来越多的辅助性军事任务转包给私营保安公司完成。不久以后,阿富汗和伊拉克相继爆发战争,“军事行动私营化”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布什的“反恐近卫军”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莫约克市的“大沼泽”附近,有一块占地近30平方公里的训练场。这里是“黑水”公司的大本营。10月的一天,在一个被称为“小巴格达”的模拟市区中,一些保安正在接受巷战训练;不远处,几辆汽车在车道上飞驰,车手正在练习追捕杀手。训练场有自己的飞机跑道,直升机频繁起降,工厂里正装配着装甲车,警犬狂吠,库里的自动步枪整齐地码到天花板。来自全美军事、情报和执法部门的特工在练习射击,砰砰的枪声回荡在空中。欢迎来到“黑水训练中心”——世界上最大的私营军事基地。这是《华盛顿邮报》记者描述的景象。事实上,“黑水”还拥有一艘战舰和60多架各式飞机,它甚至有自己的情报部门。难怪有美国会议员批评说,“黑水”组建了一支“私人部队”。
       
       “黑水”的老板是曾在美国海军“海豹”特种部队服过役的艾里克·普林斯,年仅38岁。11年前,普林斯用继承的大笔遗产创建了位于北卡的反恐训练基地。这个基地在美国军警界名头很响,所有训练项目的负责人都是退役的特种部队军官。迄今为止,在这里接受过培训的军警已超过10万人次。
       随着全球反恐形势日益紧张,“黑水”的业务量大增,尤其是“9·11”事件后,订单更是纷至沓来。除伊拉克,“黑水”还在约旦、阿塞拜疆和布基纳法索等9个国家派驻了上千名“合同工”。伊战爆发后.“黑水”从美国国务院手中获得了巨额合同,负责保卫美驻伊外交官和外交设施。
       按照普林斯的说法,“黑水”之所以能源源不断获得订单,完全是因为口碑好。但《华盛顿邮报》调查发现没这么简单,普林斯与布什政府之间的联系可谓千丝万缕。普林斯本人曾在老布什主政时当过白宫实习生,发迹后又先后向共和党捐款达26.3万美元。普林斯的姐姐担任过共和党密歇根州分部的前主席,姐夫还代表共和党竞选过该州州长。此外,普林斯还从布什政府中挖来不少“能人”,包括亲自领导过追捕本·拉登行动的中情局高官、国防部前检察长、白宫法律顾问以及调查过克林顿性丑闻的独立检察官斯塔尔等。与布什内阁的亲密关系让“黑水”获利无数。美国国会的调查显示,最近3年半里,“黑水”从美国国务院手中获得了价值7.5亿美元的合同,而过去6年中,它从美国政府获得的订单有一半没有对手竞争。难怪有媒体把“黑水”称为布什的“反恐近卫军”。
       只要能挣钱,什么都不在乎
       丰厚的待遇是大家投奔“黑水”这样的私营保安公司的理由。美国和欧洲特种部队的退伍兵按军衔高低每天可以挣500到1000美元。来自第三世界的战士挣得就少多了。黑水公司不久前招募了60名智利退伍兵,平均月收入只有4000美元;黎巴嫩人、波兰人、尼泊尔人和印度人的收入还要低些——当然,再低也比他们为本国军队效力时挣得多。
       于是,大批大批这样的武装人员随着承包合同来到伊拉克。这些人的年龄多在30岁上下,挣钱是他们的唯一目的。执行任务时,他们的打扮几乎千篇一律:墨镜,皮背心,火力猛烈的短管冲锋枪时刻攥在手心。他们警惕地将枪口指向一切移动的东西,稍有风吹草动就会还击。他们到底有多少人,一般的估计是:在伊拉克有2.5万到4.8万名雇员;在阿富汗可能有数千人。
       32岁的戴维·博伊斯是这些雇员中的典型。他相貌剽悍,身材魁梧,谈起阿富汗的安全局势滔滔不绝:“说实话,要想防住一个自杀袭击者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假如他想轰掉你,总能找得到办法。堵车的时候,恐怖分子在车缝里钻来钻去,一抬手就能把炸弹安在车顶,车里的人休想察觉。”
       “在阿富汗,这些雇员也许是最容易受到袭击的人群了。他们手里紧紧握着AK-47,坐在没有任何装甲的汽车里,所有人一言不发,两只眼睛紧紧盯着车外。我和他们坐在一起,他们告诉我说,坐在车里,外面多裹的这一层铁壳儿并不能给乘客带来半点安全。”一位法国记者回忆说。
       然而,这些雇员在承受恐怖的同时,也给所在国制造恐怖。一名曾在伊拉克接受黑水公司“护驾”的美国官员痛苦地回忆说:“只要有行人或车辆挡在我们的车前,司机一定要猛摁喇叭,扔出矿泉水瓶,甚至掏出枪威胁对方……我们在马路上横冲直撞,甚至逆行闯进对面的车道。”这位美国官员气愤地说:“我不知道他们以前是不是恐怖分子,但我可以肯定地说,他们现在已经是了!”
       
       
       剪不断,理还乱
       在黑水公司,有一个阵亡职员纪念墙,上面镌刻着30多个殉职的雇员,他们大多在伊拉克殒命。老板埃里克·普林斯常常凝视这些名字:“他们的功绩永远不会被埋没。愿他们永远安息,愿上帝赐福他们的家人。”
       埃里克·普林斯的这番感慨,恰恰道出了“黑水”的地位和心态。2005年夏天,卡特里娜飓风袭击新奥尔良,“黑水”高层至今仍津津乐道:“我们比海岸警卫队还早一天到达灾区。多亏了我们,新奥尔良的居民迅速脱离了险境。”正是看到黑水公司的高效灵活,加利福尼亚州州长施瓦辛格目前正在和“黑水”谈判,邀请对方在本州遭遇自然灾害时提供“快速有力的支援”。
       与政府的良好合作关系,让私营保安公司的领导层拥有使命感,因为他们的行为“由政府埋单”。就连美国政府也不可否认,黑水公司的存在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正规军队的不足。他们的组织更灵活,行动更迅速,形象更隐蔽。更重要的是,这些人员的阵亡不会让“电视新闻报道中出现覆盖着星条旗的阵亡士兵的棺材”。
       另一方面,“军事行动私营化”实施多年以后,离开“黑水”这样的私营保安公司,美国势必要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投入更多的军队和钱财。从2003年到现在,平均13万的常驻美军“只有”3000多人阵亡;而总数不超过5万人的私营保安公司雇员已有大约800人在伊拉克死于非命,超过8000人负伤。
       然而,黑水公司在“为国效力”的同时,也让美国的形象大受伤害。2003年,美国驻伊最高文职行政长官、总统特使布雷默签署过一道命令,规定美国私营保安公司的雇员在执行合同时,不受伊拉克法律约束,这等于让“黑水”这类公司在伊拉克的所作所为拥有实际的豁免权。去年12月,又是黑水公司的雇员喝得醉醺醺地在巴格达绿区枪杀了1名伊拉克籍保安。杀人者迅速而秘密地撤回美国,既没有接受伊拉克法律的惩罚,也没有受到美军军纪的处置,而在表面上,围绕这起事件的所有调查还在像模像样地进行。
       9月16日,黑水公司在巴格达街头“过度使用武力”枪杀17名伊拉克平民的事件发生后,立即引起连锁反应。10月5日,美国国务卿赖斯下令对“黑水”在巴格达从事的安全行动进行调整和监督;美国众议院也通过法案,允许美国法庭审判在伊拉克等战争地区工作的美国保安公司和其他承包商。
       10月11日,联合国伊拉克援助团负责人权事务的官员伊万娜·武乔表示,联合国希望对那些杀害无辜伊拉克平民的私营保安公司进行调查,以确认他们是否犯有反人类罪和战争罪……即使不能马上收拾“黑水”,至少也要收收它的缰绳。
       美国强权心态显露无遗
       虽然“黑水事件”激起国际社会公愤,美方开始做出调查的姿态。但是,就在伊政府吊销“黑水”执照的几天后,“黑水”雇员又活动在巴格达“绿区”了。
       美国媒体对此不依不饶。《纽约时报》连续多天发表社论,谴责“黑水”公司和美国政府,认为美国政府包庇他们的做法,损害了美国赢得伊拉克人信任的目标。事实上.“黑水事件”的确挑起了伊拉克人更严重的反美情绪。很多伊拉克人都说,他们一开始还对美英联军抱有很大希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民主、平等、自由的希望越来越渺茫,“老百姓只有对天长叹,希望真主早日赐福于伊拉克”。就连美国人也不喜欢“黑水”。美国智库对外关系协会国家安全研究专家马克思·布特说,美军士兵不喜欢他们,因为同样的活儿,私人保安却赚更多的钱;美国民众则认为私人保安公司是在“发战争财”。据报道,“黑水”公司原打算在加州新建一个训练基地,但丑闻发生后,当地居民走上街头示威,高喊“黑水滚出去”。
       还有分析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黑水”事件是美国奉行霸权主义的一个缩影。美国占领伊拉克后,从法律制度设计上就将美国利益及美国国内法凌驾于伊拉克主权之上。美国《新闻周刊》专栏作家迈克尔·赫什说,美国对伊军事行动有一条不成文的“潜规则”,就是先假定伊拉克人都是恐怖分子,因此要“先发制人”,先抓或先杀了再说,这其中的强权心态和霸权逻辑不言而喻。
       (综合《世界知识》2007年第21期、10月17日《环球时报》,管克江、陈宪忠、刘水闻为《环球时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