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时政]国外重拳反垄断:盯得紧,罚得重
作者:佚名

《新华月报(天下)》 2007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美国:垄断企业面临“强拆”和重罚
       8月底,英国航空公司和大韩航空公司因操纵价格分别被罚3亿美元,成为1999年以来美国罚款金额最大的两起反价格操纵案例。美国司法部官员随即表示,这一判决表明,阻止消费者从竞争中受益的行为将受到严惩。
       根据美国反垄断法,一旦企业被裁定有垄断嫌疑,将可能面临罚款、监禁、赔偿、民事制裁、强制解散、拆分等多种惩罚。而且美国实行惩罚性罚款,如果企业被认定违反反垄断法,罚款金额将三倍于损害金额。
       美国的反垄断法由三部法律组成,分别是1890年颁布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和1914年颁布的《联邦贸易委员会法》和《克莱顿法》。
       《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是世界反垄断法的开山鼻祖,主要内容是禁止垄断协议和独占行为,其后制定的另两部法律则是对这一法律的补充和完善。
       美国出台反垄断法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主要是源于19世纪末的反托拉斯运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市场竞争。在100多年的司法实践中,美国在反垄断裁决上产生了一系列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有深远影响的著名案例。比如,曾一统天下的美国洛克菲勒标准石油公司1911年被肢解为34个独立石油公司,曾垄断美国电话市场的美国电报电话公司于1984年被分拆成专营长途电话业务的电报电话公司和7个地区性电话公司。
       最新的一个著名案例则是微软垄断案,微软一度面临被一分为二的危险。经过漫长的法律诉讼后,微软虽逃脱解体命运,但也被迫向竞争对手支付了7.5亿美元的巨额赔偿。
       在具体司法操作上,美国奉行诉讼“多轨制”。其中,司法部可直接对涉嫌垄断的企业提起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也可以直接进行裁决或提起民事诉讼。此外,受损企业或普通消费者也可直接对涉嫌垄断企业提起民事诉讼,并要求三倍的损失赔偿。(新华社记者刘洪、胡芳)
       法国:垄断企业挨罚,上诉基本没用
       法国反垄断机构──法国竞争委员会近年来频出重拳,严厉惩治违反公平竞争的企业,保护消费者权益。电信、建筑、奢侈品等多个行业的涉嫌企业被处以重罚,市场竞争秩序得到了较好的维护。
       隶属于财政部的法国竞争委员会成立于1987年。它主要通过处罚违反自由竞争规则的企业来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近年来因违反公平竞争原则被罚金额最高的当属法国电信。1999年,法国电信运营商NEUF以“违反自由竞争规则”为名将法国电信告到竞争委员会,竞争委员会经过数年调查对法国电信发出指令,要求它“在技术及商业上改变做法以允许对手参与市场竞争”。
       法国电信拒不执行竞争委员会的指令,2004年5月竞争委员会对其处以2000万欧元的罚款。法国电信到法院上诉,巴黎上诉法院予以驳回并将处罚金额翻了一倍。2005年底,竞争委员会认为法国电信的垄断性做法对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伤害,再度开出8000万欧元的巨额罚单。在这一案件中,法国电信总共被竞争委员会罚款1.2亿欧元。
       2002年,法国消费者协会向竞争委员会提起诉讼,指控法国三大移动通信运营商──奥兰治、SFR和布伊格电信公司,称1997年到2003年间三家公司负责人每月都会秘密碰头,互通市场信息并联手操纵电信市场价格。在经过数年调查后,竞争委员会对三大电信运营商课以重罚,总计罚款达5.34亿欧元。其中对奥兰治母公司──法国电信一家就开出了2.56亿欧元的罚单。法国电信不服处罚到法院提起上诉,巴黎第一上诉法庭之后作出判决,维持竞争委员会对三家运营商的判罚。
       根据法国相关法律,竞争委员会的罚款上限可达垄断企业被处罚前一年度国内外总营业额的10%。(新华社记者芦龙军)
       德国:垄断惹怒消费者后果很严重
       自1957年德国通过首部反垄断法即《反对限制竞争法》以来,联邦和州各级卡特尔局(也称反垄断局)依据该法处理了数百起大型反垄断案件,对维护德国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保护消费者权益,起到了根本性的促进作用。
       据了解,德国首部反垄断法颁布后曾进行过6次修改,至今已成为世界各国反垄断法的重要参考样本。为落实该法,德国在联邦和州各级政府成立了卡特尔局。卡特尔局所处理的各类案件中,不仅有工业生产领域的大型反垄断案件,更多的则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消费者可以直接感受到反垄断对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意义。
       今年7月底至8月初,德国牛奶和奶制品价格暴涨,引起消费者不满。随后,联邦卡特尔局宣布,将对德国牛奶和奶制品企业展开反垄断调查,重点调查对象就是这些企业与经销商是否存在串通行为。如果情况属实,将依法对涉嫌企业进行严惩。
       今年4月份,联邦卡特尔局还以涉嫌垄断为由,叫停了德国两家最大电视台共同策划的对数字电视节目进行收费的计划。此外,为维护消费者在宽带接入领域享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联邦卡特尔局还多次对德国电信等行业巨头进行反垄断调查。
       中德经济资讯协会的纪海龙法学博士介绍说,德国反垄断法的立法和执行都相当细致,能够具体到各个不同行业,对我国反垄断法的实施和完善具有借鉴意义。 (郇公弟、聂立涛)
       欧盟:以开放反垄断,电信应声降价
       从微软在欧洲遭遇反垄断重罚,到维生素卡特尔、啤酒卡特尔和电梯卡特尔的纷纷“落马”,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和消费者权益,欧盟近年来在反垄断问题上不惜屡出重拳。
       在布鲁塞尔新闻圈里流行着这么一种说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欧盟主管反垄断事务的委员内莉·克勒斯是欧盟最有权势的官员,因为她动辄可以对违规企业处以上亿欧元的重罚。克勒斯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不论是什么样的企业,只要存在垄断行为,欧盟都将依法惩处。
       早在2001年,针对8家维生素生产企业通过限制竞争协议操控市场价格的行为,欧盟委员会就开出了8.85亿欧元的罚单,虽然后被司法机构减至7.9亿欧元,但也一度创下欧盟反垄断处罚之最。
       2004年微软因滥用市场地位被欧盟委员会处以4.97亿欧元罚款。去年7月,微软再次被罚2.8亿欧元,累计罚款达7.77亿欧元,创下单个企业遭受欧盟反垄断处罚之最,而且这场旷日持久的诉讼还远未画上句号。
       今年以来,欧盟反垄断更是大案要案不断,罚款纪录也一再被刷新。截至7月,欧盟开出的反垄断罚款总额已突破20亿欧元,超过了去年全年数字。
       值得一提的是,欧盟竞争法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跨国性的反垄断政策体系。这赋予了欧盟竞争法另外一个任务:排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障碍,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形成。
       为此,欧盟委员会一直致力于在运输、能源、邮政和电信等行业打破各成员国国有企业垄断的局面,实现内部市场自由化。而普通消费者将成为这一政策的最大受益者。欧盟的调查显示,在成员国率先实现开放的航空运输和电信行业,价格均已出现大幅下降。(新华社记者尚军)
       巴西:反垄断官员由总统任命
       今年早些时候,巴西保护经济管理委员会曾经宣布,由于罗氏、巴斯夫和塞诺菲·安万特三家跨国制药公司在巴西结成维生素类药物垄断联盟,损害了消费者利益,该委员会将对这三家公司处以总额高达近千万美元的罚款。
       巴西的反垄断措施不仅针对境外企业,对本国企业也照样不手软。8月4日,巴西保护经济管理委员会要求,因限价问题而被处以高额罚款的GERDAU等3家钢铁公司必须在一周之内缴纳罚金。
       巴西是在反垄断领域中走在前列的发展中国家之一。1994年,巴西政府正式颁布了《反垄断法》,规定由保护经济管理委员会负责打击垄断行为,保障消费者权利。该委员会隶属于巴西司法部,由一名主席和六名委员组成,对他们的任命由参议院通过后经总统正式任命,任期两年,可以连任一届。
       与此同时,巴西政府还成立了一些专门机构,负责防范具体领域的垄断行为。在这些机构当中,巴西证券监管委员会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的主要职责除了保证证券市场的有效和正规运行之外,还负责审批大型企业在公开市场上的大规模并购行为,以防止垄断同盟的出现。(新华社记者陈威华、赵焱)
       印度:反垄断机构国内外都管
       为了维护行业竞争,保护消费者利益,消除可能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的商业行为,印度政府于2002年颁布了《竞争法》,同时建立了反垄断监督机构──印度竞争委员会。
       事实上,早在2002年《竞争法》通过之前,印度一直采用1969年的《反垄断和反限制竞争法案》(MRTP),该法赋予MRTP委员会调查卡特尔组织的权力,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目前的印度竞争委员会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MRTP委员会的沿革,其主要职能是禁止企业之间达成相关反竞争协议,避免大型企业滥用其所占据的市场支配地位,并对企业之间的联合是否构成垄断进行监督。
       与此同时,印度竞争委员会还有权对触及《竞争法》实质性禁止条款的任何外国出口商进行临时限制和调查,这就赋予了印度反垄断机构对外国出口卡特尔的域外管辖权。
       印度竞争委员会官员表示,按照“效力原则”,如果垄断行为影响了国内市场,影响到消费者和印度经济,《竞争法》将保证让国内和国外的违规者受到惩罚。
       事实上,在印度除了国家竞争委员会为了推动行业发展和保护消费者利益而不遗余力进行着反垄断外,很多邦政府也会采取措施防止垄断。
       2006年,印度喀拉拉邦政府计划用免费操作系统Linux代替学校现在使用的视窗操作系统,当地官员称这一举动并非故意刁难微软公司而是为了推行免费软件,防止垄断。尽管喀拉拉邦政府并不禁止使用微软公司的操作系统,但微软不得不采取措施降低给学校的软件售价,以便让学校承担得起。(新华社记者陆春华)
        (9月10日《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