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环球]冰面上下的北极较量
作者:刘江平 余建军

《新华月报(天下)》 2007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仅仅数年之前,辽阔的北冰洋还人迹罕至,没有纷争,野生动物在千里冰封中平静而安适地生活。可是今天,这一切正在被改变,起因,是不断困扰地球的温室效应。
       2005年1月,法国《世界报》援引巴黎海洋动力学和气候学研究所教授卡斯卡尔的话说,“综合数据显示,从现在起的25~30年内,北冰洋的海冰将有可能在夏天消失。”
       到那时,北冰洋将可能成为名不副实的“无冰之洋”。在一些具有“远见”的人看来,那时的北冰洋,除了政治和军事上的战略价值,方便的通航和资源开发也将成为可能。
       2007年7月9日,加拿大总理哈珀宣布,为维护该国“西北通道”的“主权”,将向该水域派遣6~8艘巡逻艇,不仅要强化在北极的军事存在,还要在那里修建一座深水港。
       而不久前,搭乘核潜艇对北极进行了为期6周的勘探后,俄罗斯地质考察小组已高调宣称,包括北极点在内的1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应该属俄罗斯。分析人士认为,俄醉翁之意不在领土,而是北冰洋巨大的石油资源。
       冰山还未消融,各国已未雨绸缪。为了在未来的北冰洋权益分割中占据优势,火热的争夺已经拉开了序幕。
       冰与岛的主权之争
       丹麦首先吹响了争抢北极的号角。2005年,丹麦科研大臣桑德宣称有了一项最新的地理发现:北极与丹麦所属的格陵兰岛是由一条绵延1240公里长的水下山脉——莱蒙索夫海岭连接着的。
       这本是一条普通的科学消息,但出自桑德之口,问题就变得复杂了。早在2004年10月初,桑德就已宣布,只要科学家能证明北极点所在的海底山脉是丹属格陵兰岛的自然延展海脊,丹麦将“拥有开发那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权利”。因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沿海国家可以将其海岸线外200海里(约370公里)的范围划为大陆架,并在此范围内行使主权。
       面对丹麦的挑战,加拿大当然不甘示弱。实际上早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加拿大就首先宣布对北极地区拥有主权。然而国际法庭判称,如果其他国家在100年内不对此提出异议,北极才能成为加拿大的领土。因此,加拿大绝不能容忍丹麦的主权诉求,加科学家也正在积极准备相关材料以反击丹麦对北极的主权要求。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加拿大和丹麦早就曾因一个叫做汉斯的北冰洋小岛发生过纠葛。汉斯岛长约3公里、宽约1公里,位于加拿大与格陵兰岛之间的内尔斯海峡。2003年6月,丹麦军舰突然造访了汉斯岛,并且在该岛插上了丹麦国旗,单方面宣布汉斯岛属于本国。而加拿大苦于没有破冰船,只能提出口头抗议而坐视该小岛落入他人囊中。
       但加拿大由此认识到,为防备和应对类似丹麦的挑衅,仅仅发出维护领土主权的声音是不够的,还应切实采取行动保卫“领海岛屿主权”。于是加拿大开始努力强化本国在北极圈地区的军事存在。2004年8月,加拿大军队在北极圈内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代号为“独角鲸”的海、陆、空联合军事演习,以宣示其军事力量在北极存在的决心。
       环绕北冰洋的俄罗斯同样要分一杯羹,俄方声称包括北极在内的半个北冰洋都是西伯利亚的地理延展,这里的资源应该属于他们。为了提供证据,俄罗斯亮出了科学家们于2004年编制出的世界上第一幅北冰洋海底地形图,据称这是由32个俄罗斯北极流动科考站花了近3万个工作日获得的宝贵地理财富。
       各国为北冰洋权益吵得不可开交,“世界警察”自然不会坐视不理。美国虽然表面上主张开发北极应走更加开放的道路以缓和各国的矛盾,但实际上并没有放松实质力量的准备。
       早在1946年,美国便开始在北极地区进行大规模考察;而后随着北约组织的成立,美国更是在从阿拉斯加到冰岛的漫长北极线上建起了弹道导弹预警系统,部署了相当规模的远程相控阵雷达、战略核潜艇、弹道导弹和截击机,并联合加拿大成立了“北美空间防御司令部”。通过一系列实质性的行动,美国已在北极周边部署了强大的联合军事力量,为其政治意图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实力基础。
       冰盖之下的核暗潮
       北极圈内的皑皑冰雪之下,涌动着21世纪核威慑力量角逐的暗流。
       北极地区常常暴风雪肆虐,乌云翻滚,再加上厚达数米的大冰盖,这一切都阻挡了包括海洋监视卫星在内的所有传感器对冰层下面弹道导弹核潜艇的追踪与监视。核潜艇之所以能够在北冰洋水下隐蔽待命,还因为在此可以躲避无法进行“破冰之旅”的水面舰艇的追击——又让人想起丹·布朗《骗局》中那难以突破的深厚冰层。
       目前,世界上主要大国和军事强国都在北半球,北极圈与这些国家有着相同的最短距离,因而这里便成了地球上最安全、最理想的水下弹道导弹发射阵地。
       苏联和俄罗斯海军的“台风”级、DⅢ和DⅣ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早已常年在北冰洋深海里游弋,执行核战略威慑巡航值班任务。
       虽然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便开始不分昼夜地监视北冰洋上空的“风吹草动”,但这显然不是全部——2004年底,美国紧临北冰洋的阿拉斯加中部的麦格拉斯堡空军基地建立起了第一个陆基“战区高空拦截弹”发射阵地,部署了24枚高空反弹道导弹。
       然而,这一切都不能使美国对北冰洋海域感到放心,因为这片冰封的海洋实在是距美国本土太近了,破冰而出的潜射弹道导弹用不了10分钟就可打到美国腹地的战略目标。
       北冰洋航道的价值
       随着北极地区气温上升、冰层融化,再过15年,横穿加拿大北极群岛、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通道,即著名的“西北通道”,每年将会有几个月的时间可以通航,成为国际海运航线的一部分。
       北冰洋一旦通航,便可成为北美洲、北欧地区和东北亚国家之间最快捷的通道。例如,华盛顿到莫斯科的北冰洋航线要比经过欧洲的航线近1000多公里;从伦敦通向东京的海运线目前需绕道巴拿马运河,如能穿行北冰洋,那么整个航程将由现在的2.8万公里缩短为1.64万公里。
       加拿大魁北克学院国际部教授拉塞尔说,随着北冰洋海冰消融和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加拿大沿岸的“西北通道”和西伯利亚沿岸的“北方通道”将成为新的“大西洋-太平洋轴心航线”。欧、亚和北美洲之间的航线将缩短6000~8000公里。在这种情况之下,谁控制了北冰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经济的新走廊。
       北极权益如何划分
       目前难以解决的北极争端,其症结在于国际法和国际条约的不完善,特别是对北冰洋权益如何划分,目前尚无据可循。
       在这个方面,曾经有一个“斯瓦尔巴条约”,它也叫《关于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条约》,是迄今为止北极圈地区唯一具有国际色彩的政府间条约。
       斯瓦尔巴群岛自从1596年6月19日被发现后,各国“淘金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随之产生。为了调和各国行为、化解冲突和矛盾、维护共同利益,英国、美国、丹麦、挪威、瑞典、法国、意大利、荷兰及日本等18个国家于1920年2月9日在巴黎签订了“斯瓦尔巴条约”。到1925年,中国、苏联、德国、芬兰、西班牙等33个国家也参加了该条约,成为协约国。
       该条约使斯瓦尔巴群岛成为北极地区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非军事区。条约承认挪威“具有充分和完全的主权”,该地区“永远不得为战争的目的所利用”。但各缔约国的公民可以自由进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范围内从事正当的生产和商业活动。
       该条约可以说是当代解决国际海洋权益争端的一个典范,为冲突各方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也是避免冲突升级损害共同利益的唯一办法。
       因此,北冰洋冲突各方完全可以而且有必要按相同的思路签订一个类似于“斯瓦尔巴条约”的公约,理顺各方关系、调和各方冲突,在北冰洋地区形成和平、和谐的环境,这样才能保证各国的共同开发,确保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刘江平、余建军)
        (《环球》200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