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环球]在美国体验购枪
作者:陈 强

《新华月报(天下)》 2007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你参加枪械培训后才敢卖给你”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发生后,美国枪支管制问题再度成为热点议题。利用周末时间,我决定去看看美国人是如何买卖枪支的。
       听美国朋友说,我所在的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市有好几家商店在合法出售枪支。我先驾车来到郊外一家专门出售打猎用品的大型超市,这里既有手枪,也有步枪和气枪,陈列在柜台上的枪支样式各异,估计有上百个不同品种,价格从99.99美元到899.99美元不等。
       我请售货员从玻璃柜里取出几款来让我挑选。我边向售货员请教手枪的使用方法,边问他美国人买手枪的用途。这位叫麦克的小伙子告诉我,手枪主要用于自我防御,也可用来练习射击。当我表示要买一支左轮手枪时,麦克问我是不是美国公民或永久居民,我告诉他自己是从中国来这里作短期访问的,他说:“按照联邦法律,你没有资格持有手枪。”
       我提出想买步枪,麦克也不同意。
       “是不是法律不允许?”
       “不是!”
       “那么是不是因为最近校园枪击案的枪手是亚裔,所以……”
       “也不是。老实告诉你吧,是我刚才看你玩枪的样子很不在行,不敢把枪卖给你。你最好去参加枪械培训后再来。”
       接着,我来到买食品时经常光顾的一家沃尔玛商场,之前我就见过这里有个卖枪的专柜。不过,这儿枪的品种不如刚才那个专业商店多,两个旋转的玻璃柜里摆放着20多支步枪和气枪,旁边还有几支标价只有30美元的手枪。柜台上立着一块告示牌:根据联邦法律,购买手枪者年龄必须在21岁以上,购买步枪、气枪者年龄必须在18岁以上。购买时必须出示有正面头像的身份证件、年龄证明和居住地证明。
       “这手枪这么便宜?”见我满脸疑惑,售货员回答说,这叫BB枪(子弹是一粒粒小圆珠),造型像手枪,但只能用来吓吓小动物。我好奇地问,“如果我用这BB枪来威吓进入我家的坏人行不行?”正在一旁看枪的一对老夫妇赶紧插话说,“千万不可以!因为坏人以为你拿的是真枪,他会先开枪,而你的枪又没有威力,反而更危险。”
       这位看上去70多岁的白人很是热情,主动亮出他的持枪证给我看。老人自我介绍说,他叫杰森,退休前是个有25年军龄的职业军官,对枪特有感情。他家有5支枪,除一支用于自卫的手枪外,其他4支都是用于狩猎的步枪,但口径大小不一,分别用来打鹿、野兔、火鸡、飞禽之类的。
       “个人可以拥有枪支,是不是很危险?”我把话题引到刚刚发生的校园枪击案上。“很多东西都可以被用来杀人,枪本身不会杀人,杀人的是人!”杰森强调说,“如果实行枪支管制,反而对好人不利,因为坏人总有办法搞到枪,而好人却没有能力自我保护”。
       外国人购枪条件更严
       我决定试着进入购枪环节。当我示意要买带瞄准镜的一款步枪时,售货员要求我出示证件,我把事先准备好的护照、驾照、社会安全号、合法居留表、水电费账单(用于证明居住场所)等一并递上,然后当场填写一张申请购枪的表格。除了个人信息之外,还要回答一大堆问题,诸如是否涉嫌犯罪上过法庭,是否蹲过监狱,是否有精神病史,是否吸毒,是否有虐待配偶或儿童的行为,是否被军队开除过,等等。根据法律,商店不能把枪卖给有上述问题的人。而且,购枪者必须签名承诺买枪的目的是自己用,不能用来转卖牟取利润,否则将面临最高10年的刑罚或25万美元的罚款。
       对于外国人,条件更严,除了不能买手枪之外,购买步枪也必须保证只能用于打猎,所以得先申办一张10美元的狩猎证才行。随后,这位叫肖恩的售货员拿着我填的表格和证件,当场给FBI(联邦调查局)打电话报告我的信息,因为任何人购买枪支都得经过FBI的审查。这天是周六,而且已经是下午6点多钟,我惊讶于FBI居然还有人上班。
       “来这里购枪的人除极个别外,几乎都能通过FBI的审查,多数人只要两三分钟就搞定了,但也有的要审查上好几天”。肖恩说我是他接待过的第一个购枪的外国人,不知道能否顺利通过审查。我看他在电话里和FBI官员解释了20来分钟,最后对方表示一个星期后再给他答复。肖恩安慰我说,因为你是外国人,刚好最近又发生了校园枪击案,估计审查会严格一些。
       “到底有多少美国人拥有枪支?”“到这里买枪的人多不多?”“你自己有枪吗?”我问肖恩。“我曾经看过一个统计,记得好像全美平均30%的家庭有枪。”他很乐意回答我的问题,“其中乡村的持枪比例会高一些,因为一方面有打猎,另一方面住的也比较分散,需要武器来保护自己。我家住在市内,我对打猎也没有兴趣,虽然我是个卖枪人,但我自己并没有枪。”肖恩告诉我,去年这个专柜共售出712支枪,平均每天两支。(陈强)
       (4月24日《中国青年报》,作者为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