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建国
●1946年4月生,山东鄄城人
●197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0年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
●1992年8月起任天津市委副书记
●1997年8月,李建国调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常委
●1998年1月当选为陕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2年5月,在中共陕西省委十届一次会议上,李建国再次当选中共陕西省委书记
●2003年1月,再次当选陕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7年3月调任山东省省委委员、常委、书记
回到家乡山东的李建国将调研活动的第一站选在了临沂。
3月26日,山东人李建国卸任陕西省委书记,出任山东省委书记。29日,他便踏上了临沂的土地。临沂是革命老区,但近年来发展迅猛,老区已经不是贫困的代名词。李建国关注老区实际是在关注发展。
好中求快,快中求好
李建国对临沂地方干部的讲话言简意赅,但意味深长。他说:“临沂经过二十年,对山、河进行重新整治安排,非常不容易,沟沟峁峁、梯田水利都有明显变化,桃、梨、苹果等经济林都形成了大产业,富民效果很明显。”
李建国认为,“照这样的思路干下去,临沂一定发展得更好更快。”
在日照,李建国强调的是“又好又快”发展。他说:“日照在区域发展中位置特殊,要跨越发展、率先发展,把日照这个桥头堡建好,把日照这个城市发展好。”
在青岛,李建国希望青岛等沿海地区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带动全省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上起到更大作用。
“关注民生、为民服务”也是李建国强调的重点。3月26日的山东领导干部会议上,李建国要求山东各级干部,“特别要把关注民生放在首位。”
关注资源,关注环境
自1997年出任陕西省委书记,在他任职陕西的10年中,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使陕西在人与自然相和谐方面发生了带转折性的变化。先进制造业、能源化工业、国防科技工业、旅游业、果业、畜牧业等特色产业已经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柱,苹果做成了一个农民致富的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
李建国履新山东后第一个公开简报的批示事关资源。
4月2日,山东省检察机关召开集中查办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工作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李建国郑重批示,“精心部署,依法查办,以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3月30日,李建国到国电费县发电公司考察。关注的是能耗,也是环保。
在日照,李建国也将目光投向了环保。在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李建国捧起细沙,感慨地说:“日照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太好了,一定要严格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百尺竿头,重任在肩
山东的经济专家认为,现在山东经济发展处在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在此时履新山东,李建国可以说是百尺竿头,重任在肩。
李建国在山东领导干部会议上表示,当前山东的形势很好。省委、省政府对今年全省的工作已经做了安排和部署,各级党委和政府继续贯彻落实,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在结束临沂、日照、青岛的调研后,李建国又进一步要求,山东作为东部沿海省份,在新起点上促进科学发展,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努力消除影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增添发展活力。要适应形势和发展阶段的变化,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推进对外开放,提高利用外资水平,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拓展山东经济的发展空间。(李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