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华人]暮色中的哈瓦那唐人街
作者:佚名

《新华月报(天下)》 2007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哈瓦那曾经是南美最繁华最有魅力的城市,也曾是华人在南美最重要的聚集地。可是今天当人们留连在哈瓦那的大街小巷,却很难见到华人昔日辉煌的印记。然而和其他许多国家一样,古巴华人有着苦难而英雄的历史。19世纪中叶,随着印第安人的灭绝和从非洲贩运黑奴的禁止,在古巴的西班牙殖民者迫切需要新的劳动力来源。
       1847年6月,首批中国移民被骗卖到古巴。他们作为“苦力”被强迫在甘蔗园和糖厂干活。到1874年,华工的人数达到10万人以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华工们陆续摆脱“苦力”的身份,开始经营中餐馆、杂货店和其他行业,逐渐融入古巴主流社会。不仅如此,在19世纪古巴两次独立战争中,广大华工踊跃参加起义军,其中不少人战功卓著,成为起义军的中坚力量和指挥官。
       哈瓦那海滨大道附近的广场,矗立着一座8米高的黑色大理石纪念碑,上面记录着华人前辈们的英勇与辉煌。碑上面用西班牙文刻着古巴著名的爱国诗人盖萨达的名言:“没有一个古巴华人是逃兵,没有一个古巴华人是叛徒。”
       进入20世纪,华人移民古巴又达到了新的高潮,顶峰时华侨曾多达15万人,居美洲各国之首。50年代是哈瓦那唐人街的全盛时期,上了年纪的人至今仍记得过去的辉煌盛事。
       那时候有很多中国人的私人买卖,很多的商店,卖中国布料、瓷器,还有放映中国电影的电影院。唐人街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1961年,卡斯特罗向全世界宣布:古巴实行社会主义革命。1968年,所有私营企业收归国有,许多华人老板因此失去了一切。
       古巴革命四十几年来,这里没有新的中国移民。老侨们如明日黄花日渐凋零,唐人街的命运像暮色笼罩的海滩,朦胧而忧伤。
       古巴最大的华人区位于哈瓦那老城一条叫“桑哈”的街道上,实际上,现在的唐人街只是两条交叉的小路,总共不到两百米:十几家饭馆,门口站着既不会讲华语、也看不出多少东方血统的华人后裔。周围陈旧的老房子里居住着在古巴的大部分华侨和他们的子孙。
       唯一尚存的中文报纸
       转过古巴唐人街的街角,在一所破旧的楼房里便是古巴唯一尚存的中文报纸——《光华报》报社所在地。
       赵文立是报社现任总编辑,今年71岁,退休前曾做过会计和交通警察。因为报纸现在还是传统的铅字印刷,而年轻一辈的华人没几个能识中文,所以他还要兼任排版的工作。
       在这群为华人报纸工作的老人之间,赵文立算是年轻的了。老人们苦苦支撑着这份报纸,不过是希望能够将中国文化机构维持下去。而排版并不是赵文立唯一的工作,为了维持生活,他还需要做会计、校对。
       鼎盛时期的古巴曾有四家中文报馆。1959年革命后,由于政治、经济等各种原因,如今只有《光华报》一家硕果仅存。现在的《光华报》是由《开明公报》和旧《光华报》于1976年合并而成。报头几个大字是董必武先生亲笔提写的。它原来是日报,后为周报。
       几年前,迫于人员和资金的严重短缺,改为每月出版两期。每次出对开纸一张四版,头三版是中文版,第四版为西班牙文。主要内容包括中国要闻、古巴要闻、国际新闻、古巴华人社会动态、小说连载等等。
       《光华报》选择翻译的新闻主要是跟中国有关的,比如蒋祖廉老人就曾经翻译过中华人民共和国55周年纪念时,古巴总理卡斯特罗参加庆祝会的新闻,标题就是“中古两国高举社会主义的旗帜”。同时报纸也会报道古巴国内的重大新闻,比如对居民供电缺乏情况的报道。 就在这所昏暗的楼房里,几名老人艰难维系着中国文化的血脉。除了一盘盘残缺不全的铅字,一台百年老印刷机就是报社最主要的家当了。
       这台历史悠久的印刷机是1900年生产的,是当时的美国华侨送的。当年把印刷机从美国运过来的老华侨们恐怕怎么也不会想到它能够运转100多年。而世界上现存的这种印刷机恐怕也不多了。几年前,曾经有法国人想要买这台老式的印刷机,但是老华侨们却不肯出售。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公共的财产,他们要用它将中华文化传承下去,给多少钱他们都不会将这台相伴报纸百年的机器出售。
       出版方面,他们尽力挑选有意义的、对中国的发展有特别影响的事情进行报道。因为中国侨办和古巴的合约关系,每年都会让几个老侨回去探亲,顺便采访一下中国当前的发展状况。 每份《光华报》卖2毛钱古巴比索,相当于不到1美分。现在,每期印刷500~600份,每期报纸都有30到40份需要发往古巴国内不同的地方,包括哈瓦那、马坦萨斯、卡马圭省以及东部的奥尔京、圣地亚哥等省份。
       但是,即使全部售清也不会有赢利。古巴华人社会的萎缩意味着报纸的读者越来越少。报社一直亏损经营,全靠民间社团和一些华人游客资助。
       老华侨们的生活
       古巴革命之后,大批华人北上美国,重新创业。目前,在中国本土出生的老侨只有不到300人,平均年龄79岁。就像日渐衰落的《光华报》一样,今天的唐人街已经风光不再,成为苍白的历史见证。
       那时候,大部分的华人都住在“桑哈”街上,街的两旁都是唐人商店,有的卖各种洋货,有的卖传统的中国工艺品,甚至连非常地道的中国豆腐都有卖的。中国人的繁华店铺曾经一度占到了哈瓦那店铺总量的40%。
       但是,这些店铺最后都被收归国有了,一间都没有留下。新的人接手了唐人街店铺的生意,可他们都不愿好好经营。
       近些年,古巴政府为重现唐人街昔日繁华,建立了专门的机构——华区促进会。“颐侨居”就是由中华总会馆和华区促进会于1994年共同创办的,里面住的都是70岁以上无依无靠的老年侨胞。
       81岁的温先生在古巴已经居住了50多年了,其实在这个老人院居住的人,每个都侨居古巴将近50年。这些人,原来都在古巴做些小生意,卖卖杂货,后来的社会主义把所有大小生意都收归公有了。现在这些老华侨住在这里算是退休了。对于温先生来说,这里有的吃,有的住,他已经很满足了。毕竟很多人还吃不上啊。
       每个月,老人的退休金是古巴币129元,而1美金折合二十六七古巴币,所以他们一个月的退休金不足5美金。对于温先生来说,是不够生活的。但是他也接受了这样的命运。他曾经一度想回家乡去看一看,但是却不知道到哪里去找钱凑足路费。老人们都很想回中国看望他们的家里人。他们当年到古巴来,都是抱着挣钱的想法,但结果生活了这么多年,并没有机会实现这个愿望。很多人不得不留在了古巴,直到现在,许多人还是孤单一人。
       在哈瓦那的西南角,有一座华侨公墓——中华总义山,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就像唐人街一样,昔日的总义山也曾风光华丽。那些石碑和挽联,对于不得不埋骨他乡的先侨们来说,也算是最后的安慰。但是近几十年来,华人在古巴逐渐没落,公墓变得破败荒凉。那些没有亲属的老侨,只能葬在拥挤而简陋的公坟里。
       许多侨居在古巴的中国人,都不想最终埋骨他乡。如果现在给他们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他们绝对不会再走当年的路。因为现在的中国已经逐渐强大起来了。(摘自《唐人街故事》,凤凰卫视著,2005年4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