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环球]寻道图强——沙俄
作者:佚名

《新华月报(天下)》 2007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1698年的俄国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一的大帝国。但是,除了广袤的国土,俄国在各方面远远落后于当时的西欧国家。俄罗斯和西欧的差距,激发了彼得一世留学的愿望。但是,彼得一世没有想到,自己的举动将俄罗斯人在几个世纪中养成的民族优越感打得粉碎。
       
       于是1698年7月,4个射击军军团造反了。彼得一世以最残酷的方式镇压了叛乱。
       暴乱平定之后,彼得一世发动了一场社会变革。他以欧洲通用的公元纪年取代了传统历法;按照西欧的语言习惯改革了俄罗斯文字;强制推行欧洲的礼仪服饰。同时,彼得一世发动了对瑞典的战争,目的是从瑞典人手中夺取通往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以便取得和欧洲的直接联系。
       但是,十万俄军却被八千瑞典士兵轻而易举地击溃了。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成为战败后的彼得一世改革的重点。军队完全按照欧洲强国的模式重新编制和训练;为了满足对装备和后勤物资的迫切需要,大量的工厂在乌拉尔山地区建立起来。1709年,俄罗斯军队再次与瑞典军队交锋。这一次他们取得了空前的胜利。战争的结果急剧地改变了俄国在欧洲的地位。
       1713年,彼得一世做出了一个对俄罗斯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决定,他放弃了俄罗斯古老都城——莫斯科,重新建立了一个崭新的首都——圣彼得堡。
       用野蛮方式推动俄国文明进程的彼得一世没有意识到,他的改革正在将俄罗斯人推向忍耐的极限。彼得一世几乎强迫所有的臣民毫无保留地奉献一切。俄罗斯已经没有了自由人,不仅农奴,连贵族也必须从19岁开始一直到死都为政府服役。
       1725年1月28日,彼得一世去世了。他将一个守旧的国家推上了改革的道路,但同时又在相当程度上割断了这个民族和自己历史的联系。
       彼得大帝死后,俄国在37年间换了6位沙皇。这些沙皇中没有一个人有勇气和能力肩负起彼得一世开创的事业。帝国的首都重新迁回了莫斯科,彼得一世签署的法令大多数被废除了。
       1762年,叶卡捷琳娜二世登上了沙皇的宝座。她继承了彼得一世的改革大业,并很快得到了俄国老百姓的承认。
       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俄国的时候,启蒙运动正在风行欧洲大陆。女皇开始在俄国普及教育, 1775年,在每一个省会城市都建立了四年制的学校。18世纪末,全国有两万多学生在这些学校里学习。
       1767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开始推行自己改革中最关键的一步,她将欧洲的法制引入俄国。也许是时代的变化,叶卡捷琳娜二世试图采用和彼得大帝不同的方式来推进改革。但是,在是否给予农奴合法地位的问题上,叶卡捷琳娜二世犹豫了,最终改革失败。为了建立帝国,女皇把更多的人变成了农奴。和彼得大帝时代不同的是,女皇给了贵族们更多的自由,因为女皇需要他们的支持。
       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的34年时间里,俄国成为地跨欧、亚、美三洲的超级大帝国。然而,由于农奴制带来的社会矛盾无法解决,俄罗斯的工业化进程受到严重阻碍。依靠武力扩张来维持大国地位的辉煌,只能是短暂的。
       1856年,俄国和英、法两国间进行的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俄罗斯从主宰欧洲的顶点迅速跌落下来。
       俄国人又一次体会到自己同欧洲强国之间的差距。1860年,在俄罗斯施行了近五个世纪的农奴制被废除了。农奴制的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在这期间,俄国还涌现了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等一大批思想和文化巨匠。他们开始用自己的头脑来观察和思索外部的世界。
       1905年,当俄国在与日本的战争中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终于迫使沙皇成立了国家杜马,但仅仅两年之后,沙皇就解散了国家杜马,沙皇改革走到了尽头,俄罗斯的发展需要新的力量来推动。
       1917年11月7日,震动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掌握的政权——苏维埃政府诞生了!以此为起点,苏联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
       1921年春,苏俄发生大面积的灾荒,苏维埃政权决定推行对农民余粮的无偿征集政策。然而,这个政策引起了农民的强烈不满。
       在内忧外患之下,苏维埃政权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并且首先从解决农民问题入手,变余粮无偿征集为市场买卖。新政策的主要内容涉及商业、减税、允许小型企业存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
       1924年1月22日。列宁去世。苏联人失去了一个根据实践要求为俄罗斯谋划未来的舵手。
       继任的是以行事严峻果断为世人熟悉的斯大林。他以强硬的手段,加快了国家工业化的步伐。
       1929年,苏维埃开始探讨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也是在这一年,一场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经济危机爆发了。危机从美国蔓延到全球,袭击了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次危机充分暴露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人们开始知道资本主义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运作,应该有政府的作用。
       而特立独行的苏联,却在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指导下,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欧美国家的整体低迷形成鲜明对比的,不仅是苏联的工业化成就,还有苏联人民建设国家的巨大热情。
       从1917年十月革命开始,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苏联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走完了欧美国家通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路程。
       苏联的一枝独秀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通过国家力量对经济生活进行宏观调控,其中最成功的就是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新政,通过在自由市场经济中加入政府干预的手段,美国经济开始复苏。
       苏联的成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但成功的光芒掩盖了快速工业化背后的问题。经济发展不均衡,轻工业、农业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尤其是广大的农民们,每天都不得不去面对严重的物质匮乏。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41年6月22日,德国军队突袭苏联。一星期内,苏军损失兵力100万人以上,西部工业区全部沦陷。
       关键时刻,苏联巨大的工业能力压倒了纳粹德国,成为制胜的利剑。
       1945年5月1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终于迎来了最后的胜利。苏联以2000万人的牺牲为代价,捍卫了正义与和平。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悲壮的一页。
       在20世纪中叶的万里晴空之下,美国和苏联两个大国隔洋相望,共同主导了世界未来几十年的走向。
       但是,苏联的领袖们并没有及时发现和纠正包括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在内的一些政策弊端,以至于积重难返,丧失了让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机会。
       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
       苏联的迅速崛起是20世纪引人注目的大事。作为一次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它的经验和教训,都成为人类发展的宝贵财富。对一个伟大的民族而言,挫折意味着新的出发。今天,俄罗斯已经走在了民族复兴的道路上。
        (摘自CCTV2《大国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