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科技]“做有创新意识的螺丝钉”
作者:余建斌 廖文根 杨 健

《新华月报(天下)》 2007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韩明明
       搞创新一定要多学习
       在上海宝钢,韩明明是工人队伍“宝塔尖上的人物”。捧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韩明明,因为激动面孔涨得通红,“我的一个当大学教授的朋友跟我说,国家科技大奖他追求了一辈子都还没拿到。”
       今年56岁的韩明明,老家在浙江宁波。从插队结束进厂当了工人,他就一直守着设备维护的第一线,同冶金原料处理打交道。这一做就是30多年。此次的获奖项目——“金属检测与自动除铁新技术”, 是在10年左右的时间中逐渐完善成熟的。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对国外的除铁技术具有颠覆性意义。单就这一项目,从2003年到2005年在宝钢就产生直接经济效益6000多万元。 “成才一定要读书,搞创新也一定要多学习。”这是韩明明的切身体会。
       王洪军
       知识工人有力量
       “作为一个工人能获得这么高的奖励,我想都不敢想。” 对于刚刚获得的荣誉,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工人、37岁的王洪军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参加工作17年来,王洪军主要负责轿车车身的调整、车身修磨、钣金返修工作。他此次的获奖项目叫做“王洪军轿车钣金快速修复法”,这个以他名字命名的成果在业内已小有名气。
       他先后制造了40多种、2000多件专用工具。利用他所研制的不破坏漆面的返修工具和修复法,光在2005年就修复其所在公司被冰雹砸坏商品车辆6000多台,为公司节约资金200多万元。2006年,随着《王洪军轿车返修调整方法》一书的出版,汽车维修有了新的权威教材。
       王洪军说,“过去我们工人的传统美德是‘任劳任怨’,现在除了‘任劳任怨’,我们公司特别强调要做一名知识型工人。”
       李官奇
       把大豆蛋白穿在身上
       “最开始搞大豆纤维,我以为三两年就能拿下来,没想到一搞就是十年,可把俺给累死了。”河南滑县农民李官奇摸着大豆纤维织成的毛毯,就像摸着自己的孩子。
       1991年,当他在国外期刊上看到豆粕里的大豆蛋白可以纺丝后,他决定自己动手试一试。这之前,世界上的人造纤维,无论是涤纶、锦纶还是粘胶,或是羊毛、羊绒、蚕丝等动物蛋白纤维,手感、透气性均太差,穿在身上不那么舒服。他想,大豆里的蛋白是植物蛋白,用来纺成丝,应该可以克服这些缺点。
       3年过去,丝是纺出来了,可强度、韧性等都不够。要想再往前走,必须改工艺。李官奇把所有家产都搭在了这上头,多方拜师学艺,还投资300多万元建起了“大豆蛋白纤维中心实验室”。有人说风凉话,李官奇并不管这些,“农民怎么了?俺就不信农民干不了这事。”
       2000年夏天,世界上第一条大豆蛋白改性纤维工业化生产线投产,命运之神终于向这个倔强的农民露出了笑脸。第二年,“大豆蛋白质纤维产业化及纺织产品一条龙开发项目”被列入“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2003年,在奥地利召开的世界纤维学术大会上,李官奇被与会专家誉为“世界植物蛋白改性纤维第一人”。
       (摘自2月28日《人民日报》,作者为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