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时政]马凯解读我国2007年国民经济走势
作者:佚名

《新华月报(天下)》 2007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经济增长速度总体是正常的,但是喜中也有忧,主要是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过大。”3月7日,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就“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进行了解读。GDP增速、宏观调控、扩大内需、环保、医疗教育等均成为了2007年经济发展的关键词。
       ★GDP增速:
       8%增速是一个明确导向
       【草案原文】: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继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马凯解读】:综合各种因素来考察,去年10.7%的增长速度总体上是正常的。第一,波幅比较小,连续4年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10%。第二,价格比较稳,消费物价指数仅上涨了1.5%,没有发生通货膨胀。第三,效益比较好,财政收入达到了39000多亿元,增长22%,一年增收7600多亿元。从投入看,单位GDP能耗3年来首次出现下降。第四,从支撑条件来看,煤、电、油、运紧张状况明显改善。
       经济增长速度总体是正常的,但是喜中也有忧,主要是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过大。如果经济增长方式不转变,结构不优化,过度消耗资源的状况不改变,中国经济走不好,也走不远。所以我们希望经济增长速度更适中一些,好中求快,保持平稳,避免大起大落。
       正是基于上述分析,同时考虑到现在的GDP指标是导向性、预期性的,为了给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省区市各级政府一个明确的导向,所以我们把今年GDP增长目标定为8%。就是说,不要把我们的工作精力放在追求速度上,而要放在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结构、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上,避免盲目攀比速度和层层加码。
       【专家观点】
       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茅于轼:政府把今年GDP的增长目标定得相对较低,肯定有它的理由。以前经济发展是硬指标,现在节能减排成了硬指标。而节能减排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那就是降低GDP。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政府一直把GDP的增长目标定得比较低,因为它要考虑留有一定的余地。目前大部分观点都认为未来几年GDP增速将为10%左右,我也同意这个看法,恐怕不会有太大的降幅。
       ★扩大内需:
       实行最低工资制度
       【草案原文】: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关键是不断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际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以内。
       【马凯解读】: 国内需求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我们几十年就是这么走过来的。从1979年到2006年,GDP年均增长9.6%,其中内需贡献92%以上,外需只占7%-8%。消费需求从总量上看,增长不算慢。从社会商品零售额来看,最近几年增幅都是12%-13%,是一个加速过程。特别是从国际比较看,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增幅,从2000年到2005年,中国是7%,美国是3%,世界平均是2.4%。这不是我的数据,而是世界银行的数据。所以很多外国专家不说消费增长1%、2%、3%的国家消费不足,反而说我们增长7%的国家消费不足,我认为是不客观的。
       问题在于,相对于投资过快增长而言,消费增长相对偏慢。就消费自身而言,如果说有问题、有不足的话,是结构性不足,主要是农村地区消费不足、低收入阶层消费不足。所以,扩大消费的重点在农村地区和低收入群体。
       收入差距有扩大趋势,这是一个事实。首先应该充分肯定,经过改革开放,随着经济的发展,从总体上看,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都是在提高的。纵向比,就是自己和自己比,生活都是有明显改善的。
       但是我们确实要正视,在总体收入水平提高和生活改善的同时,确实有快有慢。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阶层之间的差距在拉大,有的甚至还比较严重。这个问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社会的安定。
       为了解决、缓解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党中央、国务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说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为了缩小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差距,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了解决低收入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建立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时实行最低工资制度。为了调节过高收入,加大了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力度。
       【专家观点】
       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首席经济师梁优彩:应该通过税收、最低收入保障等手段来缩小贫富差距。现在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由于基数和速度的不同肯定会导致收入增长速度的不同,比如农业只能保证5%左右的增速,而工业可能会有百分之十几的增速。
       ★宏观调控:
       管好土地、货币闸门
       【草案原文】:继续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加强关系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落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各项政策,加快建设廉租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改善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依法打击房地产开发、交易、中介等环节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
       【马凯解读】: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是这次宏观调控的一个重点。经过3年多的实践,过快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已经得到了初步控制,但是反弹的压力仍然存在,主要是在建规模比较大,24%仍然是一个比较高的增幅。新开工项目也比较多,特别是再度引发投资膨胀的体制机制性问题并没有解决,土壤还存在。所以今年投资政策是三句话:适度控制投资规模、着力调整投资结构、努力提高投资效益。措施很多,根本的还是两个“闸门”一个“门槛”,就是管好土地、货币“闸门”,提高、管严市场准入“门槛”。
       总体来看,由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房地产市场总的形势还是健康的,当然也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因素。房价涨幅呈继续回落的态势。住房结构也有所改善。去年住房投资总体上增长了25.3%,其中经济适用住房投资增长了32.7%,部分城市中小户型住宅供应增长更快一些。
       【专家观点】
       宋国青:我并不认同中国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说法,我认为中国目前的固定资产投资没有什么问题。去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为24%,今年可能会稍低一点,大概为22%-23%左右。
       茅于轼:房价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有市场需求,人们有钱买价格高的房子。所以政府抑制高房价根本上要从控制市场需求入手,比如鼓励人们进行其他方面的投资。
       ★节能环保:
       不设减排目标但力度不减
       【草案原文】:要坚持以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和集约用地为突破口,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鼓励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推动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中不符合准入条件的落后生产能力退出市场,促进集约发展。
       【马凯解读】:今年国家没有再提节能减排的年度目标,主要是考虑在实际工作中,越来越深切地感到节能减排是由多种因素所决定的。
       虽然年度节能减排目标没有列出来,但我们强调“三个不变、一个加大”。第一,决心不变。面对能源、资源的严重制约,不走节能减排的路,不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路。第二,目标不变。“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单位GDP能耗在5年内要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要减少10%,这个目标坚定不移,确保实现。第三,责任不变。国务院已经把5年节能减排目标分解到各省区市,各省区市政府和有关企业要切实负起责任。“一个加大”就是节能减排的工作力度不但不减,而且要继续强化。
       【专家观点】
       茅于轼:今年国家没有再提节能减排的年度目标,应该说节能减排的任务真的很重。2005年,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2006年,单位GDP能耗下降1.23%,也没有能完成预期目标。要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必须要提高能源价格。老百姓当然希望价格越低越好,但能源价格低并不一定就是好事。
       ★医疗教育:
       解决药价高不能只改价格
       【草案原文】: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抓紧研究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
       【马凯解读】:就解决上学贵的问题,如今我国至少已经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从去年开始,首先对西部地区农村的5200万学生全部免掉学杂费。非义务教育方面,规范学校收费、加大治理整顿乱收费的工作力度,整顿择校生收费等,获得了初步效果。同时我们还联合新闻出版总署,千方百计降低教材价格。此外,进一步完善了助学体系。
       关于药品价格问题,确实非常混乱。药品虚高定价、打回扣、一药多价、一药多名等现象屡禁不止。为了减轻患者负担,我们已经采取了多次药品降价的措施。但其中确实有一部分药品,你降价以后,他改头换面,又重新把价格提高起来。对于这样的事情,我们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特别是药监部门,在处理了郑筱萸事件以后,又加强了对新品牌药品的监督管理,今后这类事情会逐渐减少。
       但我们也同时认为,要真正解决药品价格过高、过乱的问题,只就价格论价格不行。价格实际上是一种综合反映,如果不解决医院的以药养医机制,背后又是医院的定位问题以及医院的财务体制改革问题,不解决药品生产、流通中的问题。为此,去年8月份,国务院批准由发改委、卫生部等14个部门成立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级协调工作小组。
       【专家观点】
       茅于轼:应该保证教育的公平性。让农民工的子弟也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
       “教育要靠大师,不是靠大楼。”目前一些高校片面地追求豪华的建筑设施、过度地倾向产业化,教育部考核方式有问题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
        (3月8日《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