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环球]激情岁月——法国
作者:佚名

《新华月报(天下)》 2007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成立于1790年的法国国家档案馆里收藏着这样一本200多年前的记事簿,它的主人是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14日,星期二,无事”。这是路易十六对1789年7月14日的描述。显然这一天在国王看来十分平常,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
       1789年7月14日,手持武器的巴黎市民正在进攻巴士底监狱。摧毁它是推翻专制统治最具有象征意味的行动。这场革命被后世称为法国大革命。
       法国的最高权力很快就转移到国民议会那里。攻占巴士底狱之后仅仅20天,国民议会就宣布:废除一切封建特权。这意味着120多年前由国王路易十四建立起来的绝对君主制被宣告死亡。
       法国为什么会爆发一场摧毁绝对君主制的革命?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路易十四究竟给法国带来了什么?
       1661年,就在中国清朝的康熙皇帝登基的前一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开始临朝亲政,后人在这两位东西方的君王身上发现了诸多相似:同样是幼年称帝、雄才大略,同样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掌握着高度集中的王权,并借此把自己的国家带到了一个鼎盛时期。
       年轻的路易十四亲政后,第一个措施就是废除首相,一切国家事务的决定权都集中到他一个人手中,政府中一共只有六名由他本人亲自选定的大臣,大臣们每周开会讨论国家大事,但做决定的人永远只有一个——就是国王自己。
       为了争夺欧洲的霸权,路易十四在亲政的54年间,打了31年的仗,旷日持久的战火逐渐掏空了法国的国库。于是,作为国家财政来源的税收逐渐成为矛盾的焦点。君主专制的弊端也日渐凸显。
       从路易十四时代开始,启蒙思想在沙龙和咖啡馆里被不断地宣讲和传播着。伏尔泰和所有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开启了科学和理性之门。而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认识到自己是人。” 这也成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内在动力。这一切都为日后的大革命埋下了伏笔。
       1774年,路易十六继位。在他登基14年后的一场天灾中,法国社会的矛盾被彻底激化了。为了解决财政危机,路易十六尝试着对特权阶层征税,结果却使得国王成为全体国民的对立者。
       1789年5月5日,路易十六强令解散国民议会,同时调动大批军队开赴巴黎。国王与民众之间最后一次协商的机会丧失了。而此前启蒙思想的传播为革命扫平了思想上的障碍,革命以汪洋恣肆之态快速蔓延,1789年8月26日,法国大革命的纲领《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正式通过。宣言共17条,它庄严宣布: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且始终如此;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人权宣言》从根本上否定了旧时代的王权、皇权和特权,并确立以人权和法制作为新的社会秩序的奠基石。
       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了,路易十六身首异处。
       但是,群众的激情渐渐地失控了。全国大约有4万人被处决。与此同时,害怕革命蔓延的欧洲各君主国组成了反法同盟,对法国开战。
       为了走出困境,在国王路易十六被处决12年之后,法国人再次选择了一位皇帝来领导国家。
       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波拿巴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法国人之所以接受拿破仑政府,他们认为拿破仑代表了一种能够控制社会的力量,能够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更重要的是拿破仑颁布了蕴涵着启蒙思想和大革命精神的《民法典》,这让已经饱受启蒙思想熏陶的法国人看到了延续理想的希望。
       拿破仑把法国带到了自路易十四之后的又一个辉煌的顶峰。不同的是,在拿破仑时代,伴随帝国扩张的,是法国大革命思想在全欧洲的传播。然而让拿破仑意想不到的是,正是这种思想使被压迫的民族觉悟,进而开始反抗。
       从俄国的荒原到滑铁卢的惨败,当了11年皇帝的拿破仑在大西洋的一个孤岛上终结了自己短暂的辉煌。
       拿破仑留给法国一个虚幻的荣光和再次来临的动荡。1789年之后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法国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革命,两个帝国,两个王朝,还有两个共和国。在反复的革命和复辟过程中形成的共和派与君主派,在相持了半个多世纪后,终于相互妥协,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诞生了。此时的法国也刚刚完成了国家的工业化。
       八十多年的动荡,使法国在与欧美大国的竞争中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正当它加紧追赶时,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再次影响了它的发展。
       在法兰西面临亡国之际,历史选择了孤身一人在伦敦组织抵抗运动的戴高乐。戴高乐将他的抵抗运动命名为“自由法国”,他说:“法国抵抗运动的烈火不应熄灭,也不会熄灭。”
       在戴高乐的带领下,法兰西民族不仅为战胜法西斯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而且为战后法国的复兴铺就了道路。
       作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总统,戴高乐决心恢复法兰西应有的光荣。戴高乐说,进步是维护国家独立的唯一条件,一个经济衰弱的法国,不可能在世界上真正立足。正是在戴高乐时代,法国的经济全面复苏。
       戴高乐这个信念,就是要把法国变成一个强大的大国,要发展经济,使法国在世界上占有它应有的地位。因此,他强调独立,所以,这样一个思想对他后来发展经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发展经济,他有自己一套独立的工业体系,例如说,航空工业,他要搞独立的体系;核工业,有独立的体系;机械制造,也有独立的体系;所以,他整个体系是比较完整的。因此,戴高乐上台之后把当时的政局稳下来了。正好是遇到欧洲30年的黄金发展期,这个时候,法国的经济都是百分之五、六甚至到七的速度在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戴高乐要求独立的思想,谋求大国地位的思想就越来越明显。
       除了经济实力,更为世人所称道的是戴高乐带领战后法国,走出的一条独特的大国之路。
       1959年,法国宣布接受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自决,由此开始告别殖民主义;
       1963年,法国和联邦德国签订《法德友好条约》,从此与宿敌德国和解;
       1964年,法国与新中国建交,成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
       1966年,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军事组织,并限令美国在一年内撤除在法国领土上的驻军和基地。
       坚持独立外交政策的法国,成为世界格局的制衡力量。
       正是这样的一个法国,开始接近大革命提出的理想。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努力,它逐渐找到了一条通过践行启蒙思想的原则而成就大国地位的发展道路。
        (摘自CCTV2《大国崛起》)
       评 论
       中国不崛起才是真正的威胁
       世界不是平的,而是失衡的
       全球化是以西方为圆心的全球资本主义化,基本前提是西方始终处于技术、信仰和制度的中心,为国际体系提供公共物品。但是,如今富裕的西方社会日益走向福利化,人口再生产动力普遍不足,非西方在人口方面渐渐占据优势。
       与此同时,技术的扩散、制度的借鉴和效仿,也在挑战西方的优势地位。如今,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感到,他们成了全球化的受害者,反全球化的力量也在增强。
       由于全球化的受挫,区域一体化成为各国联合自强的主要选择,出现了以欧盟、美洲自由贸易区和可能出现的亚太自由贸易区为表征的三大地球板块之间的竞争局面,世界进入以经济多极化为特征的板块阶段。
       看来,世界不是平的,而是失衡的。地区一体化对全球化的分化瓦解及形形色色的反全球化运动,加剧了这种不平衡。
       美元挟持了世界,而中国支撑了美国
       世界的失衡,如果从国家层面追究原因,美国难辞其咎。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市场重新从分裂的东西阵营回到一体化的状态。世界贸易飞速发展。但是,世界贸易的70%以上通过美元结算,致使在美国境外流通的美元数十倍于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美元贬值不可避免。时至今日,美国每天要从世界借债30亿美元才能维持经济的正常运转。美国债务霸权成为我们时代最大的痛。
       与此同时,随着全球产业向中国转移,中国快速崛起成为我们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美国强烈感受到中国的挑战。然而,真实的情形却是,中国等世界主要经济体高度依赖美国出口市场,积累了以美元为主体的高额外汇储备,不得不继续大量买进美元,以维持美元的汇率,避免损失。于是,出现了一种奇异的局面——美元挟持了世界,而中国支撑了美国。
       中国挑战美国霸权是虚幻的表征
       一些人断定崛起的中国是个威胁,其基本前提是美国霸权、西方优越感或世界体系本身是稳定的、可持续的,不需要变革,这就是所谓的单向度的全球化。
       尽管中国崛起常常会以挑战美国地区霸权的虚幻为表征。但实质上,没有了中国的和平崛起,没有了中国的支撑,美国也无法保持其全球性强国的地位。崛起中的中国不仅是维系传统国际体系的重要支柱,也是改变单向度全球化的根本动力和希望所在。正如美国财长保尔森所言,我们面临的最大风险不是中国将赶上美国,而是中国没能继续推进改革。而中国也正是通过既改革又开放实现和平崛起的。
       当今世界上,中美关系具有全球意义。中美两国依次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机翼(平衡器)-驾驶员。中美关系不同于冷战时代的美苏对抗关系,而是相互协作的连动关系,带动全球化向前运转。(王义桅)
       (1月22日《环球时报》,作者是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