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环球]韩国回归汉字文化圈
作者:詹小洪

《新华月报(天下)》 2007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几经沉浮:汉字命运在韩国
       文化上,韩国是与中国最相近的国家。
       韩国曾是汉字文化圈的一员,甲午战争前韩国的重要历史文化典籍基本上是用汉语记载的。直至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前,朝鲜半岛南北方的报刊、政府文书都是韩、汉字混用,并且大约一半是方块汉字。
       但在朝鲜半岛光复后的数十年里,韩国自动脱离了汉字文化圈,并且为了强化韩文,中断甚至废止了对汉字的使用。尽管在现实中,有些官方文书尤其是法律法规离开了汉字无法理解,只得另加汉语附件或括号里加注汉字。但事实是,在新一代韩国人中,懂汉字者已经寥寥无几。
       中韩建交后,恢复汉字教育是韩国各界的普遍呼声。这可以从纵向历史和横向现实两方面来分析其必要性:从纵向考虑,如不恢复汉字教育和使用,韩国人读不了自己的历史文化典籍,谈不上对韩国文化历史的传承。
       从横向现实来看,恢复汉字使用更有迫切性。中国目前是韩国最大的商品出口市场,双边贸易额由1992年的53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千亿美元以上,这样快的增长速度在世界经贸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中国还是韩国最大的投资对象国,目前韩国在中国有几万家投资企业,最近3年,韩国是中国吸引外资的最大来源国之一。恢复汉字使用,回归汉字文化圈显然是韩国政府现实的考虑。
       1999年,金大中颁布总统令,宣布在必要时要在韩文中并书汉字,以确保公务文书能够准确表达。在交通标志等领域,恢复使用已经消失多年的汉字和汉字标志,让通晓汉字者一目了然。另外更重要的措施是在中学推行“1800个常用汉字必修教育”。尽管这以后的几年,在韩国国内始终存在汉字“存”还是“废”的激烈争论,但汉字汉语的使用却是越来越普遍了,并形成了一股汉语热。韩国已经走上了汉字广泛使用的新时期。
       外语教学:汉语争座次席
       2002年4月,以时任教育部长为首的共13位历届教育部长通过了《向总统提出实施小学汉字教育的建议书》,并敦促道,“为解决目前严重的文化危机,恢复国语生活的正常化,希望从小学开始实施汉字教育”。时下在韩国,儿童学习汉字的热情最高涨,不只小学,就是学龄前儿童的数目也不断增加。2002年韩国语文学会组织的“汉字能力考试”,有40万人参加,一半是小学生。到2004年,同样的考试,参加人数飚升为104万,其中有71万名(68%)是小学以下的儿童。可见汉字热的源头是小学。韩国人认为,学汉字不仅有助于读书,对学习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课程也有很好的效果。
       而在韩国高中外语教学中,英语仍然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外语。但在第二外语学习中,汉语有紧追日语之势。2004年,韩国教育部对全国3100多所高中进行调查,2002至2004三年选日语作第二外语的学校数分别是1397、1599、1715所。而学习汉语的学校数分别是351、523、 631所。据报道,近两年将汉语作为第二外语的高中数目增加更快。而传统的高人气第二外语语种德语和法语却江河日下,变成了“非人气专业”。2005年初,韩国最具影响力的《朝鲜日报》有篇报道,题目为《汉语教师炙手可热,德语法语教师备受冷落》,说不少德、法语中学教师不得不半路出家,到中国进修,恶补汉语后,回到韩国改教汉语。
       大学里中文系的受欢迎程度在近几年也在不断增长。至于韩国开设中文专业的两年制专科学院就更多了。难怪韩国驻华大使有一次反问中国记者,在中国开设韩语系的大学远远少于开设中文系的韩国大学,你说“韩流”猛还是“汉风”劲?
       近年来,韩国最著名的首尔大学,其外国语学院中文系的招生人数、录取分数都超过了该院的英语系。在目前韩国大学生失业非常严重的情况下,毕业于中文系的学生找工作相对容易些。
       而将来充当向韩国传输汉语知识的主力军应该是在中国留学的“海归们”。中韩建交后,来中国学习汉语或其他专业的韩国人日益增加。2005年,中国共有外国留学生11万人,其中韩国留学生人数最多,5万多人,占40%。每年参加中国主办的“外国人汉语能力考试”(HSK)也以韩国人居多,2005年全世界共有88000人参加考试,其中有55000人(62%)是韩国考生。
       随着掀起学汉字高潮,学习刊物、参考书市场也热起来了。近三四年出版额每年增长20%。相关业界估计要学汉字的人在2005年约有130万,市场规模可超过4000亿韩元(约4亿美元)。如今,韩国在仁川设立了经济自由贸易区,该区计划建一个“汉语村”,占地约27万平方米。村内不仅将建造语言教育设施,还将建有集展览、体验和生活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设施,营造学习汉语氛围。“汉语村”将于2008年竣工。
       汉字热推手:韩国经济界
       2001年,韩国财阀们的组织“全国经济人联合会”曾组织了“中国经济考察团”,对中国进行了为期5天的访问。他们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极为震撼,认识到,扩大与中国的经济交往将“攸关韩国的生死”,必须要更多更快地了解中国,培养“中国通”,并首先要从认识汉字,通晓中文做起。
       国际化程度高的大企业推广汉字、倡导中文的活动措施十分得力。这些大企业的掌门人多在五六十岁,甚至七十多岁,幼时都学过汉字,对汉字有种亲切感。排名在前十位以内的锦湖集团、SK集团在90年代初的中韩建交后,即开始在录用新职员时,引进了汉字考试。并且规定,如果汉字达不到一定水平,就不能升职。响应的大企业不断增多,三星、现代汽车、现代重工、大宇综合机器等韩国主要大企业从2004年起都陆续引入了汉字考试。
       如韩国企业的大哥大三星集团规定,对具有汉字能力三级证书的应聘者加20分!三星总裁李健熙先生对学习汉字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无以复加。他说:“如果想了解中国,首先应了解‘汉字’,并且自己身体力行使用汉字。”在他每年新春向集团职员的致辞中,汉字占了全部文稿的30%。三星旗下所属的公司如三星电子、三星信用卡和三星生命保险等集团所有子公司编制的报告中,汉字都占大部分。三星集团还专门编了一本厚达421页的集团内部用《商业汉字》,职员人手一册。并从2004年起,对新、老职员增加每月两小时的汉字课程。
       一位企业界权威人士说:“汉字是将东北亚三国带入共同文化圈的唯一交流手段。汉字水平也是确保韩国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另一位财阀话说得更重:“如果连贸易伙伴的名片都看不懂,怎么成为商业家”。这对于一个曾中断了汉字教育达20多年之久的韩国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应该说,韩国经济界特别是大企业对职员汉字水平、汉语能力的强调,是韩国社会各界尤其是年轻人重视汉字汉语学习最重要的动力。
       (《凤凰周刊》2006年第36期,作者为该刊特约撰稿人)
       链接
       汉字还影响着哪些国家?
       越南:汉字与历史联系在一起
       越南传统文化与中国文化有着共同的渊源,汉字是其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以前,越南一直使用汉字。越南许多史学、文学著作均是用汉字写成的。16世纪初,西方传教士陆续到越南传教。由于学习汉字十分困难,于是他们开始试图用各自的母语来记录越南语的读音。直到20世纪40年代,拉丁化文字才开始在越南普及,成为正式的越南文字。越语拉丁文字是一种注音文字,读写基本一致,因此极易普及。上个世纪50年代,越南曾经仅用3个月时间就在全北方范围内完成了扫除文盲的任务。
       越南文字由汉字过渡到拉丁拼音文字可以说是完全彻底的,现代越语文字中全部为拉丁字母,不再使用任何汉字。然而,汉字在越南当代社会和民俗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在越南全国范围内,人们在婚礼上离不开大大的、红色的双“喜”字。迎亲车队、婚礼告示牌和婚宴大厅正面的墙上都贴着双“喜”字,它已经成为越南婚庆活动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标志。越南民间与中国一样使用农历,春节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有贴汉字对联的习俗。随便走进越南的任何一座寺庙,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些书写飘逸的汉字对联,当然这是从过去流传下来的。然而即使修建新的庙宇,对联仍然是不可缺的,而且依然使用汉字书写。现在的越南人对寺庙中的汉字对联早已司空见惯,但是能够认识并懂得欣赏汉字对联的越南人就寥寥无几了。
       近十几年来,在越南掀起的学汉语热一直经久不衰,汉语已经成为仅次于英语的热门外语,报考大学中文系的考生年年爆满,社会上汉语补习班到处都是。对于初学汉语的越南人来说,听与说并不难,最难的是汉字的书写和记忆。当地人往往对与越文文字特征完全一致的汉语拼音情有独钟。据专家确认,现代越语语音中至少有60%~80%为古汉语语音,越语中称之为”汉越音词汇”。实际上“汉越音词汇”就是汉字在现代越南语中的一种“隐形”,成为现代越南语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汉语热”的形成既有历史文化方面的原因,也有市场需求的原因。越南实行革新开放后,与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地日益频繁的经贸合作为汉语热打下了基础。在南方的胡志明市,由于居住着几十万华人,汉字更是随处可见。
       日本:不少人想保住汉字
       汉字对于日本人来说并不陌生。日本人不仅喜欢读汉诗还喜欢写汉字。虽然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提笔忘字”的现象比较严重,但是汉字在日本人的生活中还是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使用计算机的人,要想正确输入汉字,就必须认识汉字。为了推广汉字,日本设有专门的“汉字能力检定协会”,每年这个协会都要通过民众投票,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汉字。据“汉字能力检定协会”公布,2005年有240万人接受了汉字检定考试,而且这一数字还有上升之势。通过了汉字检定,不仅对考大学有利,对考高中等也有一定的好处。在日本,将汉字能力当作录取依据的大学和高中越来越多。
       然而,由于日本战后采取了轻视汉字的政策,日本现代年轻人对汉字确实越来越疏远,特别是由于重视英语的倾向比较严重,更多的汉字词汇和日语词汇正在逐渐被英语音译的假名所代替,为此,年纪大的人都抱怨现在年轻人的话都是外来语,越来越听不懂了。遗憾的是,日本战后一直采取了排斥汉字的国语政策。与其强调重新制定常用汉字,还不如赶快修改战后排斥汉字的政策,以促进汉字文化的进一步振兴。(詹德斌 李学 利国 孙秀萍)
       (2007年1月3日《环球时报》,作者均为该报驻外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