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老报]正说“旧”《京报》
作者:郭传芹

《新华月报(天下)》 2007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在《新京报》家喻户晓的今天,有几人还记得民国初年那个曾经风靡京城、影响了一代人甚至一个时代的《京报》,它有着怎样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功业,今人又知道几何?通过叙述《京报》的发展脉络和办报理念,或许可以发现这新、“旧”二者之间的某种关联。
       民国初年,正值内忧外患,一方面,军阀割据混战,北京出现了“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局面;另一方面,追求民主科学的大革命运动也在进行。《京报》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京报》创刊于1918年10月5日,报馆舍在前门外三眼井38号,后来又相继迁至小沙土园、魏染胡同,《京报》为对开四版日报。栏目主要有评论、要闻、本京琐闻、编辑余谈和副刊等,其中评论几乎每日一篇,最具影响力。 1919年8月被段祺瑞政府查封,1920年9月17日恢复出版,终刊于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历经近20年,成为北京乃至全国很有影响的大报,特别是1918年至1926年间是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几可与《申报》相抗衡。
       《京报》的创办人是我国著名报人邵飘萍先生(1886~1926),作为独立的办报人,在《京报》发刊词中阐明了他的办报宗旨,那就是为民众呐喊,为民意抗争。
       从经营管理角度来看,《京报》是私营报纸,经济来源主要是广告和发行收入,因此头版和四版主要是广告,这也是当时许多大报的版式。《京报》从一开始它就不依附于任何党派权利集团,因而保持了报纸新闻独立、思想自由的空间。《京报》的创办和繁荣时期也正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兴起和深入发展时期,对于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本身具有强烈启蒙色彩的《京报》都作了诸多贡献,特别是对五四运动的促进和报道,作为社长的邵飘萍身先士卒,于运动的前一晚上在北大慷慨陈词,向学生报告了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经过和原因,并疾呼:“现在民族危机系于一发,……把各校同学发动起来,救亡图存,奋起抗争。”五四运动发动起来后,《京报》又积极予以配合,专版报道运动的发展情况,针对时局发表评论,以推动运动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它还与全国进步报刊相互配合,造成了强大的革命舆论,有力地支持了五四运动,在迫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1919年8月,《京报》因热情支持“五四”运动,屡次发表揭露政府腐败的言论,被段祺瑞政府查封,邵飘萍被迫流亡日本,直到段祺瑞政府倒台,《京报》才获复刊。《京报》还具有灵敏的嗅觉,作为北方舆论中心,还积极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宣传俄国十月革命,为中苏邦交正常化作了大量宣传工作。
       《京报》秉笔直书、宣达民意,对反动军阀采取了无所畏惧的反对态度,以真实的报道和犀利的言论揭露政治的阴暗面。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京报》进行了详细报道,并连续一个月报道北京学生的抗议行动和悼念受害者的活动,刊载各民众团体的来电、来函,要求严惩凶手。邵飘萍和他的《京报》因此受到了反动军阀的仇视,最终因言获罪,邵飘萍于1926年4月26日被军阀张作霖枪杀在北京天桥刑场。1928年邵飘萍夫人汤修慧继承先夫遗志,《京报》再次复刊,直到抗战爆发。
       除主报外,《京报》副刊也多达20余种,涉及多个领域。在众多副刊中最为著名的是《京报副刊》,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四大副刊之一。
       《京报》的创办是邵飘萍多年致力于新闻救国思想的实践。他以监督政府、唤醒民众为己任,与时代紧密结合,评述政局、战事,以一种负责的态度,试图在多元文化初步发展的那个年代,发出自己的声音,为民众搭建公共交流空间。(相关资料由国家图书馆报刊部报纸组提供,作者为该组组长助理)
       小贴士
       邵飘萍,名振青,字飘萍。1884年11月1日出生于浙江金华。“以新闻记者终其身”,是邵飘萍最为坚定的信念。辛亥革命后,邵飘萍因“恶意诽谤罪”而被捕入狱。1914年春,被营救出狱的邵飘萍东渡日本。居日期间,他为《申报》及《时报》撰写了大量时事短评。1916年,邵飘萍回国,作为《申报》的特约记者,他很快地进入了角色,其意气风发,写作甚勤。1918年7月,在北平出现了我国第一家通讯社——新闻编译社。这家通讯社的创办人就是邵飘萍。1925年春,邵飘萍由李大钊、罗章龙两人介绍,在北京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