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化]走向世界的脚步
作者:郭 珊 蒲荔子 陈祥蕉 李 培

《新华月报(天下)》 2007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史载,汉唐等朝代的鼎盛时期,从晋陕大峡谷南端到黄河入海口千余公里的沼泽湿地里,大量的白天鹅在这里过冬,寒冬因之变暖,长夜因之变短。2006年11月10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白天鹅正好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临黄河中下游——作家郑彦英感慨,历史常常有惊人的相似,中国文艺大军中的精英,都像白天鹅飞临一般地在北京相聚。
       过去5年间,我国文学艺术事业硕果累累,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规模扩大。5年间,中国文联团体会员从49个发展到52个,全国文艺家协会会员发展到91006名,省级文艺家协会会员发展到330102名。中国作协的团体会员从40个发展到43个,会员已达7690人。
       与此同时,中国文艺迈向世界的步伐也在加快,宋祖英金色大厅演唱会,张艺谋的《英雄》、《十面埋伏》等电影,《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乔家大院》等优秀电视剧,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国际油画市场上动辄超过百万元身价的“F4”……无不给世人带来一张张既熟悉又新鲜的中国脸孔,一股满含春光春韵的东方新气象。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传统与现代、国内与国外的各种文化激情碰撞,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趋势。波澜壮阔的时代生活为文学艺术工作者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也赋予了文学艺术界崭新的历史使命和挑战。
       文学 | 宗师虚位 后生喧哗
       2001年、2002年,郭敬明连续参加了第三届和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并且蝉联一等奖。从此,以他为符号的青春文学开始出现在中国文学图景之中。到2004年,青春文学书籍销售额竟占到中国文学书籍总销售额的一半。
       也是2001年,台湾翻译家朱学恒在把《魔戒》译成中文时,首创“奇幻小说”一词,从此该词在华文世界流行。
       借着《魔戒》与《哈利·波特》的强劲西风,奇幻小说渐渐被图书市场认可。终于,在2005年,奇幻小说成为原创幻想小说中的生力军,屡次进入畅销书排行榜,其发行量之巨,不容忽视,网络写手萧鼎的一本《诛仙》就发行了15万册。在时尚化、类型化小说风行天下的时候,大众对坚守传统文学阵地的作家们开始表现出这样的态度:冷漠、不信任、尖锐地批评。
       在大众读者的眼里,大约是这几年没有出现新的公认的大家、偶像,依然是先锋小说那几位大将及莫言、贾平凹一代领着风骚。在专业评论家的笔下,是这几年最能体现创作难度的长篇小说少有力作。2006年10月24日,诗人叶匡政更在其博客发表文章,称文学是旧时代的恐龙,“它已经死了,它的躯体正在腐烂。”他要“对僵死的文学观与文学秩序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洗。”
       回顾这几年,是几位名家高产的年头。他们收获了销量,但也受到了批评。名家新作屡受诟病,至余华的《兄弟》,达到顶峰。
       不过,虽然大部分评论家公认近5年长篇小说力作缺乏,但莫言2001年出版的《檀香刑》还是获得颇高的评价,被认为是他创作生涯的另一高峰;它的出局,也使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有些让人感到遗憾。
       另一方面,也有部分文学作品取得惊人的销量和不错的口碑,如众人皆知的《狼图腾》、《暗算》。
       在读者对传统文学缺乏阅读兴奋的时候,青春和玄幻等“新兴文学”占据了大部分人尤其是年轻读者的阅读时间。随后,人们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对“老一套”进行了解、表示尊重。这时候,传统作家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时,往往是以一种怪诞的方式:比如“梨花派”诗歌、“作家乞讨事件”、“诗人裸诵”等等。
       有时候,一个5年的平淡,是为了下一个5年的疯狂。贺绍俊等评论家在默认文学平淡无奇的同时,也惊喜地发现其中潜藏的激流:比如年轻一代的起点史无前例地整体扬高,网络为文学的交流和碰撞提供了高速的平台,社会的丰富前所未有地一瞬间进入作者的视野……这一切都像是正在形成的土壤,也许下一个年头,我们就会看到百花齐放。
       
       舞台
       《云南映象》引发“原生态”热
       “在采风的那些日子里,我一方面陶醉在歌舞的海洋里,一方面又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在现代所谓的文明和物质的冲击下,许多的文化歌舞行将濒临消失,有些族人已不再穿绣花鞋而穿牛仔裤。比如说当我看到那绿春的神鼓只有一两位老人会敲,这几十套充满人类演变的鼓舞将随着他们而死去,我痛心疾首。我能做的唯一的事情只有行动起来,在没有更多的外来资金的情况下,我拿出自己仅有的钱来创作排练,用舞台表演的办法将这些珍贵的民间歌舞记载下来,而她就叫《云南映象》。”
       杨丽萍完全没想到,这样创作出来的一台《云南映象》会如此之火。经过一年多的挖掘整理和重新打造,其2003年8月8日的首次公演即获得巨大成功。2004年3月,《云南映象》又获得第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蹈诗金奖、最佳编导奖、最佳女主角奖等五项大奖。之后,《云南映象》在全国举行两轮巡演,几乎场场爆满。而它在海外的成功巡演轰动一时,并成为文艺演出团体国外商演的样本。迄今为止,它共在国内外上演近700场,创下5000万元左右的票房收入,成为云南的一张文化名片。2006年金秋时节,《云南映象》再次踏上远征欧洲的旅程。在欧洲第一流的剧场,《云南映象》与欧洲最大的演出商签订了协议,未来五年中,将有800多场演出在欧洲举行。可以说,《云南映象》闯入了国际高端演出市场,进入世界主流商演渠道。
       由于《云南映象》的成功,《香格里拉印象》、《印象·刘三姐》、《多彩贵州风》等原生态歌舞系列应运而生。《印象·刘三姐》是中国首部大型山水实景演出作品,由张艺谋拍摄,2005年荣获“第三届中国十大演出盛事奖”。它以方圆两公里的阳朔书童山段漓江水域,十二座背景山峰,广袤无际的天穹,构成迄今世界上最大的山水剧场。将刘三姐经典山歌、广西少数民族风情、漓江渔火等元素创新组合,巧借春夏秋冬的自然景观,配以变幻莫测的灯光,创造出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在漓江山水间展现出一幕幕原生态的艺术画面。《云南映象》的国际演出运营方——派格太合传媒集团总裁孙健君表示,他计划在《云南映象》开拓出一条中国人的文化贸易之路后,再推出一部新的民族歌舞《梦幻刘三姐》。
       戏曲
       梨园“牡丹”
       “青春”当道
       
       2004年,戏剧界最轰动的作品恐怕要算“青春版”《牡丹亭》。该剧由著名作家白先勇制作,集歌、舞、诗、戏的精致优美表演形式于一身,是一种抒情、写意、象征、诗化的艺术,一出爱得死去活来的爱情悲喜剧。这首戏剧界的“青春之歌”,倾注了白先勇的毕生精力。“明代大剧作家汤显祖这部扛鼎之作《牡丹亭》是传奇中的国色天香、花中之后,五十五折的剧本,架构恢宏,剧情曲折。编演一出呈现全貌精神的《牡丹亭》一直是我多年的梦想。这回由两岸三地文化界精英共同打造,由苏州昆剧院演出的青春版《牡丹亭》,让我终于圆梦。”
       昆曲是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剧种,曾经独霸中国剧坛200年,有过辉煌历史的表演艺术。但从上个世纪初,它一直遭到传承的危机。青春版《牡丹亭》虽然在编、导、演方面加入了创意,但基本上却坚守前辈传袭下来正宗大度的表演风格。尽管如此,昆曲的演出不应老化。昆曲的前途,在于培养年轻的演员,吸引年轻的观众。白先勇把这个戏带入北大等全国数十所大学,继而走向欧美国家。所到之处,一票难求。
       中国昆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周秦,起先并不同意“青春版《牡丹亭》”这种说法,觉得有点滑稽。但是看了演出以后,他觉得效果非常不错,也开始明白所谓“青春版”,就是用青春的演员说青春的爱情故事,来吸引青春的观众。“来苏州大学演出之前,我非常担心,甚至是害怕,因为硬件设施比较简陋。没想到我们3天就迎来了7000名观众。”前不久,《牡丹亭》在美国柏克莱、尔湾、洛杉矶、圣芭芭拉等四个城市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巡回演出。结果,白先勇一到美国就受到了当地各界人士的欢迎,票房早已销售一空,伯克莱市的饭店在《牡丹亭》演出的3天中已全部预定客满。
       
       
       事实证明,年轻演员完全有能力继承昆剧艺术的遗产,年轻观众也有足够的品味去欣赏这门高雅的艺术,重点是要善于改革。其他剧种也是一样。此后,话剧《雷雨》也推出青春版,把传统的近4个小时改成一个半小时,演员大部分来自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这个戏既突出了原剧的主要戏剧元素,同时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得到了不少年轻观众的肯定和喜爱。粤剧《花月影》也对传统粤剧进行了大胆的“扬弃”,在主题、结构、表演、舞台、音乐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验。音乐方面减少了传统粤剧中的“梆黄”与“锣鼓”,加入了交响乐,还巧妙地揉入了流行乐《真的好想你》。在戏曲身段方面则吸收了现代舞和古典舞的精华,并且更加注重灯光的运用以及舞台造型。种种创新,让这些传统剧种青春绽放。
       电影 | 黄金遍地巨片暴利
       第一位驾驭上亿资金的中国导演是谢晋,第一部首开国产片投资上亿先河的是1997年为纪念香港回归的《鸦片战争》。1997年底让全球观众趋之若鹜的灾难片《泰坦尼克号》成本2亿美元,全球票房18亿美元。同一年,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投资2600万元,赔了1000多万。
       不到十年的时间,中国电影迎来史上规模最大的投资高峰。现在,一部国产电影投资几千万、1个亿只能算个中等规模,张艺谋的新片《满城尽带黄金甲》投资3.6亿元,刷新了此前由陈凯歌导演的、投资宣称3.4亿元的《无极》的纪录。这部于2006年12月14日与国内观众见面、视觉效果金碧辉煌的《黄金甲》,将代表中国大陆参加本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角逐。
       正如诗人们常说的那样“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现在用腰缠万贯、踌躇满志来形容国产大片一点不为过,在其背后一些炒地产、股票起家的商业骄子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想尝尝“炒电影”的滋味。电影界的融资趋势在第一部真正赚了钱的大片《英雄》尝到“拍大片,挣大钱”的甜头之后明显加剧。《英雄》国内票房2.5亿元的纪录至今没有被打破,海外总票房11亿人民币,此后投资洪峰一路咆哮冲向电影界。
       《英雄》的成功是否可以复制?《三联生活周刊》等国内众多媒体认为:《英雄》用了很多极端的拍摄和营销方式,第一次汇集两岸三地的明星大腕、第一次拍卖音像版权、第一次包租公务机宣传,第一次拿出1000多万元做轰炸式宣传。“第一次”具有太多新鲜和偶然因素,显然不可复制。
       很快,《十面埋伏》收益骤然缩水,证明了数以亿计的投资额对于电影票房来说,并不是一个旱涝保收的承诺。
       《无极》可能是栽得最惨的一个,尽管制作费用2亿元,宣传费用1亿元,全球总票房不过3.66亿元。
       到了《夜宴》,人们开始发问:为什么大片全都是古装片、功夫片?为什么女演员一定要用章子怡?为什么大片都喜欢炫耀灯光、布景和服饰,而不愿静下心来讲一个合情合理的故事?……
       交锋总比沉闷好。国产大片的导演们或许感觉到有些委屈,因为他们是冒着风险投资的高压,顶着近在眼前的暴利的诱惑,拼命克制着想拿“小金人”的冲动,为刺激和繁荣中国电影市场作贡献。《三联生活周刊》引用一组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市场的总量,一系列大片的加盟使当年国内票房达到15亿元,比上一个年度增加了50%,国产片占到总票房的55%,首次超过了进口片。2005年我国电影票房超过了20亿元,国产片比例升至60%。
       电视 | 老调重弹经典新生。
       如果让诸位观众举出自己这5年来印象深刻的国产电视剧,应当不会没有以下几部:《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大宅门》、《长征》、《激情燃烧的岁月》、《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乔家大院》、《亮剑》、《神雕侠侣》。
       很明显就可以看出,这里面大部分是古装题材剧,一部分是军旅题材剧,少部分是其他题材剧。
       从2000年开始,国产剧在海外的销售价格一路上升,2004年以9800万的水平接近一个亿,2005年突破了一亿元人民币。这其中,大部分属于古装剧。投资过亿的只有央视版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分别为84集1.7亿元、43集1.5亿元。这两年投资已算很大的武侠剧《神雕侠侣》为3000多万元。
       文化产业不仅仅是为了赚钱,古装剧在海外虽然吃香好卖,国家还是积极“鼓励发展”现实题材,广电总局从2002年开始,限制滥情风、戏说风、豪华风,尤其是限制古装戏的拍摄投放。2006年,又发文限制境外剧引进及播出,以抵制韩剧的“入侵”泛滥。
       电视剧制作在这里遇到了一个矛盾:古装戏没有现代戏那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又有广阔的海外市场,却面临限播的风险;现代剧虽然贴近生活,但容易与社会现实相冲突,而广电总局在审批过程中十分严格和苛刻,加之缺乏海外市场,令投资商裹足不前。
       于是,影视制作公司开始翻拍经典。这几年,四大名著已经被翻拍了一轮,金庸小说已经在翻拍第二轮。“翻拍大户”张纪中表示,古装剧作为一个门类,不可能完全限制,也不利于出口。无论是现实剧还是古装剧,只要拍得严肃都一样。在这样大的投入之下,古装剧几乎没有亏本的买卖。
       另一方面,在国家政策鼓励及市场巨大的需求下,现实题材剧也不乏优秀之作:《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开创了家庭问题剧的先河,《亮剑》树立起军旅剧的标杆,《乔家大院》继承了商帮题材剧的辉煌……
       中国电视剧走出国界,并以自己的水准取得世界的承认,已是必然的趋势。
       音乐 | 中国茉莉绽放世界
       
       2003年11月23日晚,当身着中式旗袍的宋祖英款款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时,台下旋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一晚,在孕育出贝多芬、莫扎特、约翰·施特劳斯等大师的世界音乐之都,在每年新春全世界10亿观众收听收看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举行场所,响起来自中国的、如同茉莉花香一样清雅美妙的歌声。作为第一个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的中国歌唱家,宋祖英登上了她个人艺术生涯的一个顶峰。随后,她又成为第一位登上悉尼歌剧院舞台的亚洲艺术家。
       2006年10月12日晚,宋祖英又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举办独唱音乐会。这台强强联手的音乐会取得了圆满成功,节目全部完成之后,观众全场起立,掌声长达5分钟……
       中国艺术家在美国观众面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礼遇:从来不允许挂LOGO的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第一次破例挂上了茉莉花和宋祖英的LOGO;为演唱会准备的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纪念品和宋祖英的碟片、海报也被一抢而光;当地的音乐家协会特意为音乐会举行了隆重的庆典,宋祖英的维也纳音乐会和百年留声大碟被收藏在国会图书馆。据悉,这是中国艺术家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享受到的最高殊荣。
       与此同时,在国内,关于传统歌唱艺术教育方式、评判标准的争议也不时涌现。最明显的是,每年以权威歌唱大赛亮相的央视青年电视歌手大奖赛上,获奖选手要给观众留下印象似乎越来越难,这些从各大音乐院校、主流艺术院团选送来的歌手,不得不面对来自各界越来越挑剔的目光和“千人一腔”的质疑声音。另一方面,来自山西的阿宝、来自西藏的索朗旺姆等从未迈进过专业院校门槛的“原生态”歌手,却以浑朴、高亢、自然的声音打动了芸芸大众,凭借一首清新、悠扬、别具民族风情的《吉祥三宝》,布仁巴雅尔和妻子及其侄女英格玛成为近来国内最受欢迎的家庭演唱组合。
       当代艺术 | 持续“井喷”频现“天价”
       中国有句老话:“乱世买黄金,盛世贵收藏”。美国纽约大学的华裔教授梅建平曾经创立了“梅摩西指数”,指数记录了150年来的艺术品价格走势,最后显示“当一个国家国力上升时,艺术品以更快的速度上升,并且和富人的聚财速度匹配”。
       据统计,2001年全国艺术品成交额为6.36亿人民币;4年之后,2005年全国艺术品成交额已经翻了近20倍,达到了134.08亿人民币。在艺术市场异常火爆之中,中国当代画家也开始蓄势待发。两年来,中国嘉德、华辰、荣宝、中贸圣佳、中国保利等纷纷开辟当代名家书画专场拍卖会,市场上的画价扶摇直上,其中有的年轻名家的作品已直逼一线大师作品价格,尽管有人大声疾呼“泡沫”的存在,但是市场上的“大为走俏”至少显示了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强劲生命力。
       中国当代油画成为这其中最为闪亮的身影。据统计,2005年全国五大拍卖油画的公司一共推出9个油画拍卖专场,成交油画作品1260件,成交额5.52亿人民币。2006年3月,在纽约苏富比举行的“中国当代艺术品”春季拍卖中,张晓刚的《血缘:同志第120号》一鸣惊人,拍出了809.7万元的价格,一举树立了中国当代油画市场前所未有的“地标”。在张晓刚背后,一批之前少有耳闻,却在短时间内迅速飙升至“百万元级”行列的年轻艺术家开始逐一浮现。中国当代油画在市场上遭遇“井喷”,将世人最灼热的目光吸引至中国的当代艺术家群体上。
       2006年上半年,中国当代艺术的总成交额已经接近10亿人民币。中国当代艺术,特别是油画正在成为拍卖业最快的增长点,搞当代艺术被人戏称为“中国最暴利的行业”。王广义、张晓刚、方力钧、岳敏君,因为他们在国际市场上动辄超过百万元的身价,而被戏称为中国当代艺术的“F4”。他们大多保持着成名前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特点,快言快语,不喜欢接受媒体采访,深居简出,成名后仍是把大部分时间耗在自己的画室里。他们希望能多少避开市场的干扰,张晓刚就说“我不为市场画画,我画我自己的,然后再形成一个市场。”“百万元级”画家曾梵志也从不接受订画,“一想到要画预订的画,整个心情就全坏了。”
       市场不可能没有泡沫,但是泡沫之后,必将存留住一些有价值的艺术家。当代艺术家们依然在“生存与良知”的拷问下,反复求索。这群迅速崛起的当代艺术家,大多都有着相似的发展印记:当初率先发现和理解了国外的某种艺术理念(诸如政治波普、波皮艺术),将其引入国内,然后再被国际化拍卖公司发现、推介,进而走红。目前,他们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艺术理念,最终为中国当代艺术真正崛起于世界,寻找到坚实的底气。
       (2006年11月12日《南方日报》。标题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