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时政]中美经济对话:勾勒长远经济关系“路线图”
作者:梅新育

《新华月报(天下)》 2007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2006年12月14日和15日在北京举行的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美国派出了最强财经高官阵容。为了准备这次对话,在出访前夕,他们密集会见了美国主要商业协会和大公司代表,听取意见。中国方面也派出了超强阵容出席。
       面对这样的豪华阵容,不同的人自然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期待。有些美国政界人士和媒体似乎把每次中美对话都当作是向中国施加压力的机会,这次也不例外。有的美国政界人士声称要求保尔森一行带回他们所期望的“有形”的成果;有的美国媒体则称,“在国会的重压下,保尔森不能再靠卖几架波音飞机交差”等等。其实,这些说法充分说明了他们对中美经贸关系和这次战略经济对话正确定位的不了解。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是一个协商的场合,中美经济之间有很多问题需要这样一个机会来协调,需要这样一个机会让双方决策者当面听取对方的想法和意见,避免错误判断,避免意见分歧发展成为实实在在的冲突。这才是中美经济对话的正确定位,这才是我们应当期望中美经济对话可以取得的最大成果。协商并不是只有一方提出要求而另一方无条件照单全收,中国同样对美国有很多要求,美国同样在越来越多的双边、区域和全球事务上需要中国的支持。
       在美国贸易代表署发布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第一份全面评估对华贸易关系的报告中,列举了美国从对华贸易关系中的受益之处:廉价中国商品促进了美国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中国是美国增长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场,2001年以来,美国对华出口增长5倍于对世界其他地方出口的增长,中国从美国第九大出口市场跃居第四大出口市场,2004、2005年美国对华出口增长率分别高达22%、20%,等等。没有对华贸易,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就不可能出现该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长期无通胀增长。美国从中国得到的最大利益是无通胀增长的宏观经济环境,这也是一个国家在对外经贸中能够得到的最好的东西。如果过多地追求另外一些指标,很可能对给美国带来如此巨大利益的正常中美经贸关系造成重大干扰。我们希望来参加对话的美国经贸决策层人士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不错,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等议题是美方向中国提出的热门议题。可以肯定,在这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前后,肯定会有人借机炒作人民币汇率问题。同样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改变不了基本面。我们没有办法不让别人炒作,但可以让自己理性一点,不受那些投资银行的忽悠。就知识产权等议题而言,其中固然有合理成分,但不合理成分也相当多:一些美国企业和机构对中国商标、传统知识、遗传资源等方面知识产权肆意侵犯,用无效专利向我们索取高额专利费……如此种种,不一而足。美国知识产权法规纰漏之多,以至于包括IBM在内的不少美国企业也对之啧有烦言,主张美国在这方面向中国学习。
       两个大国如此众多的财经高官汇聚一堂,实属不易。相信双方能够表现出负责任大国的气魄和眼光,本着合理分担责任义务、分享收益的原则,更好地协调中美经济政策。
       (2006年12月1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为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标题有改动)
       聚焦
       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吴仪发言
       吴仪在致开幕辞时说,在美国的提议下,根据胡锦涛主席和布什总统达成的协议,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首次战略经济对话如期在北京举行。这是中美经济关系中的一件大事,两国政府十分重视,各界人士也寄予厚望,国际社会高度重视。
       ★中美对话影响深远
       就在中美对话前夕,中美企业2006年12月13日签下了四份协议,为14日的对话作了良好铺垫。其中,包括通用航空公司与上海航空公司签署的5.5亿美元综合协议。全球最大的家装用品零售商“家得宝”收购家世界家居建材超市有限公司,并计划在中国6个主要城市各建立12家门店。Oshkosh卡车公司与徐州机场签署一项卡车购买协议。美国Verisign公司和MII公司将和中国信息产业部、中国网通共同宣布建立一个新的国际互联网网域名管理服务器。
       ★胡锦涛会见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美方代表
       胡锦涛积极评价当前的中美关系,祝贺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取得成功。在谈到中美经贸关系时,胡锦涛说,中美经贸关系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重要的经贸关系之一。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的大背景下,中美经贸关系越来越密切,经贸合作越来越广泛。双方应本着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精神,把两国经贸合作的良好势头保持和发展下去。同时应通过坦诚对话、友好协商,以积极的态度处理两国经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推进两国经贸合作,共同开创中美经贸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谈到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时,胡锦涛说,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既加深了相互了解,也为双方的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不仅有利于继续推进中美经贸合作,而且对地区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也将产生积极影响。胡锦涛表示,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刚刚起步,还有大量工作有待深入,希望双方充分利用好这一新的工作平台,认真总结经验,加强沟通协调,努力使这一机制越办越好,为全面推进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作出更大贡献。(综合新华社消息)
       延伸阅读
       对话阵容超强 分量非比寻常
       美国历史上少见的“超豪华”政府代表团2006年12月13日抵达北京。代表团规模之大、级别之高,足以打动任何一个东道国:代表团中有7名部长级官员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难怪英国《金融时报》说,“会面之前,美国官员不禁揣测,美国政府以前是否曾派出如此高规格的阵容参与双边对话”。双方这样拉开架势谈话,世界媒体顿时“有了事情可做”,各种评论层出不穷。从“相亲之旅”到“施压之旅”,再到“美国高调,中国平静”、“对话代替制裁”等丰富字眼,折射出世界对中美经济关系极其多样复杂的感受。中美接触越多,问题也越多,但两个火车头又“显然在朝着同一方向使劲”。关于美国向中国施压的问题,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2006年12月7日在接受《纽约时报》记者采访时幽默地表示:“别指望跟中国这样打交道:用拳头砰砰地敲桌子,然后走到阳台上,对谈判对手说,这就是我想要的东西!”
       分量之重非比寻常
       美国代表团的规模就已足够让世界议论的了:团长是美国财政部长、素有“中国通”之称的保尔森,其他代表团成员也个个声名显赫:美国货币政策的大总管、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美国贸易代表施瓦布,商务部长古铁雷斯,劳工部长赵小兰,能源部长博德曼,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长莱维特,环保署署长约翰逊。对话的形式也很独特:双方代表团不是分成若干小组,而是所有人都坐在同一间会议室里。
       有关专家介绍,这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既不同于解决双边某个具体经贸问题的经贸谈判,又和过去侧重于中美战略互信和战略发展方向的中美高层对话有区别。对话的层级非常高,两国领衔的都是元首特别代表,中国是主管经贸的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美国是财政部长保尔森,对话的参加者几乎都是两国政府中最重要的经济部门领导人。保尔森是美国经济决策圈中的关键性人物,对中美经济关系强调从全球发展和长远利益的角度来考虑和解决问题。在华盛顿有这样的说法,现在,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掌门人是保尔森,而不是美国国务院的什么人。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学者余万里对记者说,甚至可以这么看,中美两国在解决经贸摩擦的长期过程中最大的成果就是建立了充分的双边沟通渠道,特别是像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这样高层的沟通机制。两国最重要的经济高官坐在一起,关起门来说实话,谈两国经济发展、双边经贸关系的实质性问题,摆分歧,议协调,明方向,寻求解决问题的共同立场,商量双方都能接受的行动方案和操作方式。双方还能根据达成的默契,在各自国内开展工作。已经发生过的一些事实证明,这在处理双边经贸矛盾中是十分有效的做法。正如摩根斯坦利的首席经济学家罗奇所说:“中美关系对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中美对话牵动世界目光
       中美间的贸易已经不仅仅是两国间的事了,而是牵动着全球经济的神经。在如此重要的对话开始之前,世界各国纷纷投来了关注的目光。韩国三大报纸之一的《东亚日报》2006年12月13日以“令全球屏息关注的‘两强经济谈判’——美中战略经济对话”为题详细介绍了中美两国的经贸关系和各自的关注点。文章还说,作为全球经济的两大轴,中美两国的战略经济对话正吸引着全世界的眼睛和耳朵。这是因为,最近5年世界经济增长的一半是由美国和中国带动的,两大巨头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韩国日报》2006年12月12日以“美国盼了又盼的北京之行”为题发表文章说,从2006年12月14日开始的战略经济对话是美国的“矛”和中国的“盾”的一次对决。(唐勇、李永群、青木、詹德斌、孙秀萍、程刚)
       ( 摘自2006月12月14日《环球时报》,作者为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