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时政]基层干部同声感叹:“一把手”监督难!
作者:郭奔胜 范春生 任力波

《新华月报(天下)》 2007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按照中央的部署,2006年和2007年省、市、县、乡四级党委集中换届。从目前的进展看,各地在精简领导班子职数、减少党委副书记职数、适当扩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交叉任职等方面都取得实质性进展。
       此次地方换届的另一特点,是以落实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为重点,把扩大党内民主贯穿于换届的全过程。
       记者走访了北京、江苏、辽宁等地一些基层干部后发现,他们普遍认为监督工作非常重要,“不抓不得了”,而对“一把手”的监督又是重中之重。
       但在谈到具体监督工作的时候,基层干部大都态度消极,普遍认为是“敏感问题”不愿多谈,表现出“监督工作不好出经验”、“不是自己分内的事”、“只有等上面动真格”等复杂心态,心存困惑。
       五种心态挡住“监督真话”
       如何搞好监督?接受采访的干部普遍存在一定的消极情绪,他们表现出来的五种心态,让记者听到“监督真话”很困难。
       ●心态一:监督是敏感问题,既不敢讲、也不愿讲,“不是自己要想的问题”。
       记者在北京、辽宁、江苏等地调查时发现,多数监督职能部门在触及该话题时,流露畏难情绪。
       他们的态度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不太愿意涉及这个话题,认为太敏感,怕惹麻烦;一种是勉强同意谈谈,但限定了时间和范围,害怕“言多必失”;认为“说了白说”,问题和办法都是在上面,基层只能被动接受。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记者在一些网站的论坛、博客上看到,监督问题十分吸引眼球,一有腐败案件出来,网友跟帖相当踊跃,表现出强烈的“议政愿望”。
       江苏省纪委常委顾星说,现在干部中有一个倾向值得注意,就是一谈到监督就联系到政治制度改革、联系到价值观的层面,不太愿意从技术和机制的层面去做“中性的思考”。
       ●心态二:监督效果心里没底。
       工作探索“形式重于内容”,创新限于工作方法,鲜有制度性探索。
       基层的探索和创新是完善、丰富监督体系的重要来源。但记者注意到,一些地方在这个领域内的探索积极性普遍不高,监督领域内的新经验、新办法显得少而又少。
       江苏、辽宁负责监督工作的干部坦言,监督问题涉及面比较宽,又是主要针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所以进行制度创新的难度很大,导致了部分地方只能在具体的工作方法上进行一点突破。
       辽宁省纪委和省委组织部的相关人士均提到了营口的“半月谈”谈话制度、沈阳的“领导干部任前廉政征询制度”。但当记者就此联系相关方面想进行深入了解时,他们均表现出了“不太积极”的态度。显然,对于这样的“经验”,其效果到底有多大,心里也许没有太大把握。
       南京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绍泽认为,各种监督形式之间缺少形成合力的桥梁,还难形成“面”上的经验。
       ●心态三:等待“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等待党内监督“有突破”。
       推进监督工作,主要得靠中央自上而下的制度性安排,这样的“等待”态度,记者在江苏、辽宁等地采访看到的最多。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基层干部关注的重点不在监督制度的自我创新上,而是在大的制度安排上。每当出台一个事关监督全局的制度时,大家都显得很兴奋,把这看成是中央下决心解决腐败问题的又一个例证。
       苏州市纪委副书记张锡九说,自己在平时与干部打交道过程中观察到,大多数干部实际上并不排斥监督,把监督看成是保护自己的好事情,但干部们在监督上也有攀比心理,即看对班子成员与对“班长”是不是一个样,对非权力领域与对权力领域是不是一个样,对党内监督与对党外监督是不是一个样。
       ●心态四:谈监督“一把手”的多,谈“一把手”抓监督的少。
       很多干部一谈到监督,就自然谈到监督“一把手”的问题。不过一些干部认为,“一把手”既是被监督的重点对象,也是抓监督的重要力量,目前“一把手”这两个角色转换处理得不够理想。
       辽宁省铁岭市纪委研究室主任武绍国认为,一个部门监督工作做得好坏,“一把手”的重视程度是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对“一把手”抓监督工作还没有形成足够的压力,另外对“一把手”怎样抓监督跟踪研究得也不够。
       ●心态五:监督制度、文件、通知多,执行中的效果很不理想,缺乏让监督刚性起来的法律。
       辽宁省纪委党风廉政室主任甄杰说,我们在履行监督职责时,主要靠党规、条例和若干的廉政建设准则,甚至各种会议的“几不准”等,我们的制度恐怕是世界上最多的,但落实得不好。
       辽宁、江苏、北京等地的干部认为,目前我们党在加强监督方面不是缺制度,而是缺让制度活起来的机制;不是缺要求,而是缺让要求具有约束力的办法;不是缺文件精神,而是缺让文件精神生根的土壤。比如,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制度本身很好,但很少有腐败分子是通过财产申报来发现的。有的地方,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变成了单位会计的一项工作,一到申报时间,会计集中填一下表就交上去,完全流于形式。
       “一把手”是监督的关键环节
       无论换届前后,对一把手的监督都是监督中的最关键环节。“‘一把手’监督难……”,是所有被采访干部的共同心声。
       “‘一把手’在本部门是难以监督的,因为平级没法监督,底下又不敢监督,所以才造成了这么多大案、要案、窝案。”干了几十年纪检工作的武绍国这样说。抚顺市新抚区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崔志有也表示,在基层办个案子很难,阻力大,如果没有“一把手”同意,案子就难办成。
       之所以对“一把手”监督难,主要是赋予“一把手”的权力过重,而责任追究制度又没有相应真正建立起来。
       辽宁、江苏的一些负责监督工作的人士还指出,目前在省里,提拔干部实行全委会票决制,避免了少数人说了算,在县区,实行常委会票决制,决策发扬民主,这的确是个进步,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咋“决”,而是干部的“初始提名权”在谁手里。
       孟宪杰说,“一把手”才有“初始提名权”,但干部出事了,想追究责任却找不到人。他认为,在推荐干部人选上,应搞署名推荐。甄杰也认为,最好的监督是公开,尤其是党务公开,应该稳妥推进,但目前这项工作推进的力度非常有限。
       由党内民主入手凝聚监督合力
       
       此次党委换届,各地注意落实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四权”。河北、山西等12个省、区、市,共查处换届期间的违规违纪案件57起,处理有关责任人111人。
       专家及相关人士指出,继续由党内民主入手,凝聚监督合力,将是下一步的重要方向。
       中央党校教务部副主任、政治学教授侯少文认为,党内、党外有多种监督资源,各种监督形式,综合运用势在必行。但前提是,要先破解“一把手”监督难的问题。
       一些权威专家及监督界人士建议:推出地方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条件已基本成熟,可在部分市县(区)搞综合试点。侯少文认为,在当前,应明确党的代表大会作为党内最高权力机构、最高监督机构的地位,从现有条件看,适时推出地方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条件基本成熟。他建议,为了不影响稳定,先期可以考虑在市县(区)进行改革综合试点,逐步推开。
       理顺体制,实行垂直管理的监督体系。崔志有说,为了加强监督,应该考虑体制上的改革,比如把纪委设置为派出机构,解放纪委干部的手脚。甄杰则认为,现在地方的纪检组模式,按职能应监督“一把手”或班子成员,但实际是监督不了的,因为纪检组长在班子成员中处在最末位。
       专业人士分析,如果实行从机构到人员皆由中央进行垂直管理的监督体系,有利于改变那种“下级监督上级”的先天缺陷,从而使监督机构具有高度权威性和独立性,监督人员行使职权有了可靠的保障,监督作用就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郭奔胜、范春生、任力波)
       (《望》新闻周刊2006年第48期,作者为该刊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