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环球]“穷人”银行家和他的格拉明神话
作者:张万新

《新华月报(天下)》 2006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将2006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一个银行家,在很多人看来这是诺奖家族中的最大冷门,却值得玩味。尤努斯创立的“小额贷款”的成功模式,目前已被复制到很多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甚至到发达国家美国,它对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中国同样具有启示意义。
       北京时间10月13日下午5点,当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和平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将06和平奖授予穆罕默德·尤努斯及其他创建的格拉明银行时,很多人都惊讶不已。
       挪威一些媒体评价说,以银行家和经济学家的身份获得和平奖,这在诺贝尔和平奖历史上确实非常罕见,可谓爆出一大冷门。
       尤努斯则说,“这对我们、对格拉明银行、对所有贫困的国家和世界上所有的穷人,都是最好的消息。”
       27美元带来的生机
       1974年,孟加拉国发生大饥荒,饿死了成千上万的人。尤努斯亲眼目睹饥饿人群涌入城市的悲惨景象。“他们坐在那儿,一动不动,不知是死是活。饥饿的人们对我们这些衣食无忧的城里人一无所求,只是静静地躺在我们的台阶上等待死神降临。”
       这一年,尤努斯34岁。刚刚从美国范德比特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已经在吉大港大学经济学系主任的位置上工作了两年。
       “在此之前,向学生讲授那些高雅的经济学理论,让我异常满足。我以为那些理论能够医治各种社会问题。”尤努斯说,“可是,当人们在我课堂对面的门廊里渐渐饿死的时候,我怎能以经济学的名义继续给学生讲述虚幻的故事呢?我不想再照本宣科了,我要教学生们如何理解穷人的生活。”
       于是,尤努斯不断地深入学校附近的贫困乡村进行调研。他说:“穷人教会我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学。”
       “越穷的人改变命运的机会越少”,这是尤努斯的一个重大发现,“在任何地方实施脱贫计划,如果把穷人和非穷人混在一起,除非刚开始就有保护穷人的措施,否则穷人肯定会被排挤。”
       尤努斯苦苦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一个叫乔布拉的贫困村子里,他发现“小额贷款”能给穷人带来最直接的帮助。乔布拉村有42个妇女,只要有27美元,就可以购买她们需要的原材料,加工以后出售,饥饿问题就可以解决。尤努斯惊叫道:“我的天哪!这么多家庭受苦受难,仅仅因为他们没有27美元。”他自己掏钱给她们,这些妇女很快脱贫了。
       “小额贷款”的希望
       尤努斯看到了“小额贷款”的希望,他去游说银行,要求他们向更多穷人发放“小额贷款”。遭到了所有银行的拒绝。他这才知道了传统银行是从来不给穷人贷款的,虽然穷人也有贷款的权利。银行只把钱贷给有钱人。在他看来,传统银行制度就是为歧视穷人而建立的。
       银行告诉他,如果他自己贷款的话,可以贷到一大笔钱,因为他有足够的财产做担保抵押。尤努斯以担保人身份为一大批穷人贷了款,在乔布拉村实践“小额贷款”计划。他不知道自己是对还是错。事实证明穷人们的还款率高达98%,比有钱人更有信用。
       尤努斯开始思考如何开办一家只为穷人服务的银行。他研究了传统银行的缺陷,从他们的错误中开发解决问题的方法。他要创立一套能够真正对穷人有利的发放与收回贷款的银行机制。他在很多村子里做了大量的实验,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他说:“发放小额贷款的最重要工作是确保这笔贷款到达真正需要它的穷人手中。”
       20世纪80年代,尤努斯为穷人们提供的小额贷款通常为25美元。在孟加拉国那些赤贫的村民眼中,这已经是巨款了。初次贷款的穷人害怕还不起,心里满是恐惧。一个后来成为格拉明银行高级主管的妇女回忆说:“我接过那25美元时,浑身颤抖,泪水滚下面颊。我和我的家庭从没有见过这么多钱,也不敢梦想有这么多钱,我像抱着一只小鸟那样捧着这些钱,直到有人提醒我赶紧把钱放到安全的地方,以免被人偷走。”
       尤努斯说:“每次从村子里归来,我都更加确信:提供小额贷款是改变贫困生活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这始终是我的信念。不仅仅是在孟加拉,在世界范围也是如此。我意识到,只要给与机会,穷人是多么富有活力和创造性。”
       尤努斯的小额贷款计划在乔布拉村大获成功,开始向更多村庄蔓延。工作范围不断扩大,管理机构也逐渐扩大,最终发展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只为穷人提供贷款的格拉明银行,在一个对穷人充满敌意的银行体系中开辟出一个崭新的世界。
       消除贫困的灵方
       尤努斯的实践动摇了经济学关于“就业”的经典理论。人们一般只承认领薪水的就业,把提供工作机会奉为减少贫困的根本途径。尤努斯却认为,提供创业机会、让穷人学会自己雇佣自己才能最终解决贫困问题。
       很长时间以后,经济学家们才认识到:尤努斯所倡导的其实是一种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就业方式:自力更生,自己给自己发工资。
       尤努斯说:“西方的经济学家们错了,而我们的经济学家却把错误的理论当作研究的基础,不敢把研究建立在本国穷人们卑微的现实之上。他们不能理解贷款的社会价值。如果银行的贷款只惠顾有钱人,等于宣判穷人死刑。”
       “我们必须克服对穷人的偏见。当银行将他们认为没有信贷价值的穷人拒之门外时,经济学家们为什么保持沉默?正是这种缄默与冷漠,帮助银行实行了针对穷人的金融隔离政策。”今天的世界仍然有成千上万的家庭经受着不公正经济体系的歧视。
       “小额贷款并不是能够一举消除贫困的神奇药方,穷人们的潜力也远远没有得到发挥,”尤努斯一点都不乐观,“小额贷款能够与众多释放人类潜力的创新项目结合,共同寻求一个没有贫困的世界。”(10月29日《财经时报》,作者为该报记者)
       评论
       “草根”银行家的胜出
       把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一个银行家,相信很多人的反应如我一样有点“出乎意料”,但当认真了解尤努斯和他所创办的“格拉明”银行后,就会明白冷门的出现从来都不是没有原由的。
       作为孟加拉国的一个银行家,尤努斯的声名也许无法与诺贝尔和平奖的其他获得者相比,可他的胜出恰恰代表着“草根”银行家的胜利,也意味着推动和平不仅在于裁军等,还在于消除永久的贫困。尤努斯几乎以一己之力做到了,且是以“商业方式”来完成拯救穷人的责任。原因是他既没有违背银行“借钱还钱”的游戏规则,也没有丧失一个经济学家的“普世”精神。
       这表明“草根”银行家更具现实性。因为借钱给穷人实际上比普通的救济或者施舍更有价值。当这些穷人获得贷款后,他们不会只满足于解决暂时的温饱,而是要去创造更大的财富。
       在这个过程中,穷人不仅摆脱了贫困,还获得了做人的尊严,尤努斯银行也获得高额的利润,可以把贷款恩泽更多的穷人。这就是双赢,“格拉明”模式所以不仅在很多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得到推广,目前在美国也被借用。
       尤努斯不仅把钱借给穷人,还贷款给乞丐,并且没有抵押和法律条件。他只是让贷款的乡民互相监督,由于这些穷人都比较好面子,一般不会出现不还钱的情况。据说在他创立“格拉明”银行的30年间,已经有400万的穷人获得了贷款,且贷款偿还率高达99.02%,这在他之前,是绝无仅有的事。
       有经济学家因此认为尤努斯颠覆了传统,在这些主流经济学家看来,富人通常更讲信用,因为他们更有偿还能力。这个观点在中国尤其甚嚣尘上。
       而尤努斯恰恰证明了风险的有无并不在于现有资产的多寡。而在于谁更有能力通过这些贷款创造价值。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几亿的穷人,他们由于没有资产可以抵押,几乎享受不到银行的任何贷款,这就造成大量农民赤贫。而富人却拥有更多的机会,但他们的还款信誉并不见佳,我们从目前一些银行的贷款偿还率就可了解到。
       尤努斯却证明了穷人的信誉并不比富人差,相反更好,这就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让更多的人富裕起来,缩小贫富差距提供了样本。
       这就需要中国的决策者和政策制定者,能够从尤努斯的成功模式中,得到借鉴和启发。(吴力)
       (10月29日《财经时报》)